語言風格

語言風格

語言風格是指人們在進行交往時,根據不同的交際場合、目的、任務及交際者的秉性和素質而採用的不同的語言素材和方式。可分四類:日常口語體風格、套用文體風格、藝術文體風格和個人的語言風格,各類風格都有自己獨特的一套辭彙、語法、語音和修辭手段等風格要素。兒童對這方面能力的獲得有賴于思維的發展及對旁人運用語言的觀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語言風格
  • 外文名:language style
  • 分類:婉約,豪放等
風格分類,名家分類,派別分類,題材分類,語言風格,術語例析,

風格分類

名家分類

古代作家:
豪放:蘇軾辛棄疾 婉約:柳永姜夔、李清照
雋永:李煜劉禹錫 自然:謝朓謝靈運
清新飄逸:李白  沉鬱頓挫:杜甫 清淺通俗:白居易
雄渾悲壯:屈原 淡遠閒靜:陶淵明 豪放磅礴:曹操
深奧險怪:韓愈 恬淡優美:王維  雄壯豪邁:王昌齡
曠達俊爽:杜牧 穠麗朦朧:李商隱 幽峭冷艷:李賀
現代作家:
魯迅—冷峻,孫犁—樸實,趙樹理—通俗,朱自清—高雅

派別分類

浪漫主義:善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誇張手法,語言熱情奔放,想像瑰麗神奇。
現實主義:注重按照生活本來的樣子精確細膩地描寫想像。
豪放派:氣勢豪放,意境雄渾
婉約派:語言清麗含蓄,抒情婉轉纏綿。

題材分類

宮廷詩:纏綿宛轉
田園詩:恬淡寧謐
山水詩:清新優美
邊塞詩:悲涼慷慨
諷喻詩:沉鬱激憤
詠史詩:雄渾壯闊
懷古詩:幽深綿長
送別詩:意蘊深遠

語言風格

現代套用文語言風格多種多樣,不同體裁的文章對語言形式有著不同的要求。曹丕《典論·論文》言:“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陸機《文賦》說:“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碑披文以相質,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頌優遊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奏平徹以閒雅,說煒曄而譎誑……”古人的這些論述說明,不同體裁的文章要有與之相稱的語言風格。

術語例析

平實質樸、樸素自然
其特點是看似尋常最奇崛,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陳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語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詞藻的華麗,顯現出質樸無華的特點,但於平淡中蘊含著深意。如賈島的《訪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全篇4句20字,毫無難解之處。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含蓄雋永、含蓄委婉
詩歌最富有靈氣,詩的靈氣在於雋永,在於“字短情長”,字裡行間總是留著啟人聯想、開人悟性的“空白”。含有深意,藏而不露。這種風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說出來,而是藏在形象中,讓讀者自己展開想像,思而得之。多用象徵、雙關等手法。如李商隱的《雨夜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天各一方的夫妻間掛念問候,其時其境其情,歸家團聚作長夜之談的憧憬,統統顯於言外,隱於空白。如"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眉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朱慶餘《閨意獻張水部》)
清新明麗、清新雅致
這種風格往往用清麗的語言來營造優美的意境,表達怡然喜悅的感情。其藝術境界多如大雨過後的清清柳色、荷葉上顫動著的晶瑩水珠。"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周邦彥《蘇幕遮》)。如楊萬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用語新穎別致,不落俗套,給人一種清新美的愉悅。
形象生動
詩歌的語言往往以其生動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蘇軾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赤壁懷古》),既是詩又是畫,有形有聲有色地展現了赤壁的壯麗景色,氣勢雄偉,境界開闊。語言活靈活現,具體形象,包括①人物語言個性化,言如其人;②描寫逼真,繪聲繪色,惟妙惟肖;③運用多種辭格,新鮮活潑;④注意詞語選用,注意句式變換。
絢麗飄逸
如“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的詩大都寫得色彩繽紛、景象綺麗、變幻莫測,這是絢麗飄逸之美。
婉約細膩
這種風格往往體現出"曲、細、柔"的特點,曲徑通幽,情調纏綿,表達感情細如抽絲。如,"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幽默風趣
在詩中多指詼諧、風趣或辛辣的筆調和趣味。運用誇張、反語、仿詞、雙關等手段,突出事物特徵,揭露事物本質,富於諷刺意義,增強批判性和說服力,令人輕鬆愉快,忍俊不禁。如,"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章碣《焚書坑》)
雄渾
雄渾指力的至大至剛,氣的渾厚磅礴。其特點是:骨力挺健,氣壯山河,氣吞宇宙,氣度豁達,氣概恢宏,氣宇軒昂,氣勢浩瀚,氣魄雄偉。在具體作品中,有的壯志凌雲、剛毅雄健,如劉邦《大風歌》;有的慷慨悲歌、視死如歸,如項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達,豪情橫溢,如曹操的《觀滄海》。雄渾是盛唐詩歌的時代風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榮的景象和朝氣蓬勃的活力。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氣勢浩瀚,雄偉壯麗;王之渙的《出塞》(黃河遠上白雲間)想像豐富,境界遼闊;孟浩然的“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臨洞庭》)氣魄宏大,氣勢壯觀;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何其高遠,多么壯麗!而真正能夠稱為“雄渾”的是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人。
豪放
豪邁奔放,謂之豪放。其特點既表現了作為主體的詩人的特點,又表現了作為客體的描繪對象的特點。就主體而言,情感激盪,格調昂揚;想像奇特,誇張出格;志向高遠,襟懷曠達;氣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盪不羈。就客體而言,往往擁有巨大的體積、偉大的力量而顯示出特有的壯美、崇高,或顯示出渾茫、浩淼的無限闊大的景象,因而氣勢崢嶸,場面壯闊,境界縹緲,極目無垠。李白是豪放風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盪,格調昂揚,想像奇特,誇張出格,是李白豪放詩風的特點。“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氣勢浩蕩,一瀉千里;“草綠霜已白,日西月復東。”(《古風》)描繪光陰流逝之快,人事變遷之速,一氣呵成,天衣無縫;“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風行》)“白髮三千丈,緣愁是個長。”(《秋浦歌》)誇張雖不合理卻合情。宋詞中的豪放派,以蘇、辛為最傑出代表,蘇詞注重將慷慨激昂、悲壯蒼涼的感情融入詞中,善於在寫人、詠景、狀物時,以奔放豪邁的形象,飛動崢嶸的氣勢、闊大雄壯的場面取勝,《念奴嬌 赤壁懷古》是代表作。
沉鬱
沉鬱,就是指情感的渾厚、濃郁、憂憤、蘊藉。“沉則不浮,郁則不薄。”杜甫之詩,為濃郁之極至。憂愁是杜詩沉鬱的主要內容,他的憂愁,不只是個人的,更是國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這種憂愁具有豐富的情感層次,使其沉鬱獲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價值。他的“三吏”“三別”“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都是沉鬱的力作。
悲慨
觸景生情,睹物傷懷,悲壯慷慨,謂之悲慨。大凡詩人,慨嘆風雲變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擊人民災難之重,身受命運坎坷之苦,鬱積壯志未酬之憤,而憂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可見,悲慨是時代的心聲,詩人的呼喊,詩人面對動亂的現實,出於嚴肅的責任感,遂作悲慨。陳子昂的詩,就以悲慨而馳譽詩壇。《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動人心的悲慨之詩。
俊爽
即英俊豪縱,颯爽流利。代表詩人是杜牧。他的詩,縱橫古今,雄視萬代,暢談歷史,痛砭時弊,總結教訓,憂國憂民,懷撐天之宏志,感報效之無門,另一方面,又矯健豪舉,瀟灑風流,流轉飛動,暢快爽利。如《過華清宮絕句》:“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以含蓄諷刺的筆調,深刻揭露了唐玄宗縱情聲色,驕奢淫逸,醉生夢死的生活。
沖淡
沖淡,即沖和、淡泊,含有閒逸、靜穆、淡泊、深遠的特點。王維的山水詩有閒、靜、淡、遠的特點,他是沖淡派大師。如"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深澗中。"(《鳥鳴澗》)"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鹿砦》)這裡,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人間的紛爭,沒有外界的紛擾,只有大自然的寧靜,山水花鳥的生機。詩人盡情地消受著、欣賞著、陶醉著,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之中,變成了大自然的有機體了。
曠達
即疏狂不羈,通脫豁達,瀟灑飄逸,高潔特立,代表作家是蘇軾。蘇軾的詞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曠達的詞風。有雄才大略而又懷才不遇的蘇軾,既要堅持不苟合隨俗,又要隨緣自適;既要"盡人事",又要"知天命",使其性格中帶有典型的"曠達"的特徵。"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念奴嬌 赤壁懷古》)"老夫聊發少年狂"(《江城子 密州出獵》)這樣的詩句,就帶有明顯的曠達的色彩。
音律和諧
語言具有音樂美。合轍押韻,節奏勻稱,平仄調配,抑揚頓挫,音律講究;多用疊詞、迴環、頂真修辭和象聲詞,多用整句,多用四字短語。讀來朗朗上口,聽來悅耳動聽,富音樂性。
整散結合
整句(對偶、排比等)與散句錯雜。語言具有整齊美、對稱美、復疊美、迴環美、錯落美,活潑多致,豐富多彩,顯得富有文采,情濃意滿,酣暢淋漓。
率性
其率直如流,徹悟通達。特點是不加任何修飾,好像作者直接把心掏給你,易引起讀者們的感情共鳴。如蔣方舟的《青春叛逃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