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語言文學的現代建構:語言運動與中國現代文學再探索
- 作者:劉進才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09月16日
- 頁數:336 頁
- 定價:4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
- ISBN:978-7-301-26256-6
- 千字數:355
《語言文學的現代建構:語言運動與中國現代文學再探索》是2015年09月16日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進才。內容簡介該書從國語運動、國語教學、現代文學三個維度立體展現和透視了中國語言的現代轉型,國語運動在語音、...
《語言運動與中國現代文學》是2007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進才。內容簡介 《語言運動與中國現代文學》本書首次系統地把語言運動、現代文學與國文教學納入一個互動共生的文化整體加以考察,從原始資料入手,以歷史主義的態度還原晚清以來語言運動發生的政治、思想及文化背景,闡明現代文學的語言動力機制,探討現代...
中國自新文化運動以來的文學史,幾可看做是歐美文學的“副本文學史”。李銳說:“在我看來,‘建立現代漢語的主體性’是自新文化運動以來,一直未能完成的歷史命題。所謂主體性的建立首先要具備的就是對現代漢語的自信心。在成一的晉商小說中,在成一從容不迫、淡定自信的敘述中,我不但看到了感人的故事、湮沒的滄桑...
胡適在1920年3月出版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嘗試集》,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個人新詩集,受到讀者的歡迎,這是歷史上首次出現的現代詩歌個人專集。此後,更多的詩人開始嘗試白話詩的創作,形成了中國的文學史上的第一個流派“嘗試派”。該詩歌流派的成熟標誌是胡適《嘗試集》的出版,被詩歌界稱為中國現代詩歌的“...
第一章 從晚清到五四: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 第一節 晚清啟蒙運動與文學的變革 第二節 報刊與新小說的繁榮 第三節 晚清白話文運動的興起 第四節 《新青年》與五四文學革命 第五節 外國文藝思潮的引進 第二章 五四初期的理論探討與創作實踐 第一節 現代文學觀念的確立 第二節 白話新詩的最初嘗試 第三節 現代...
中國現當代文學(欄目主持:周燕芬 姜彩燕)主持人語 紅、黃、藍:色彩的“政治學”——1958年“紅色文學史”的編寫 洪子誠 現代性的延展與中國文論的“當代性”建構 丁帆 巴金晚年著述中的信仰初探 陳思和 文學東北與中國現代性——“東北學”研究芻議 王德威 成都與中國現代文學發生的地方路徑問題 李怡 晚年...
1 《現代藝術詞典》,四川文藝出版社,1989 2 《外國文化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3 《中國現代文學名著選講》,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 4 《百部名著導讀》,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 5 《文學理論導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 《審美文化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譯著作品 1 《走入迷宮—當代文化的同一...
美國另一位建築師羅伯特·斯特恩(Robert Stern)在對現代主義的國際風格進行批判後,也對後現代主義進行了討論,在他發表的《現代主義運動之後》一書中提出“所謂後現代主義是現代主義的一個新的側面,並非拋棄現代主義,建築要重返‘正常的’途徑在於探索一條比現代主義運動先驅者們所倡導的更有含蓄力的途徑。”並將...
第一編 現代文學語言的發生與流變 第一章 “五四”作家語言的轉型與現代文學語言的發生 第一節 魯迅等作家語言的轉型 第二節 郁達夫等作家的語言轉型 第三節 葉聖陶等作家的語言轉型 第二章 20世紀30年代中國作家的語言探索及意義 第一節 語言自身的建設 第二節 新文學的擴展與語言的跟進 第三節 大眾語運動...
中國現當代文學(欄目主持:周燕芬 姜彩燕)主持人語 紅、黃、藍:色彩的“政治學”——1958年“紅色文學史”的編寫 洪子誠 現代性的延展與中國文論的“當代性”建構 丁帆 巴金晚年著述中的信仰初探 陳思和 文學東北與中國現代性——“東北學”研究芻議 王德威 成都與中國現代文學發生的地方路徑問題 李怡 晚年...
在形式上,現代主義採用了一系列西方古典文學從來沒用過的創新筆法,比如在結構上按照古希臘諸神體系建構的《尤利西斯》,在語言上採取意識流不停歇的不加標點的寫作手法的《喧譁與騷動》,以及在情節上採取大膽的給主角改變性別的《奧蘭多》等等,這些作品給西方文學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工藝美術運動時期和新藝術運動時期都...
阿英在《現代十六家小品》(1935)中認為鐘先生的散文不少篇章是“新文藝的小品中的優秀之作”。鐘先生這些散文創作成就奠定了他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鐘敬文先生在熱衷於文學創作的同時,並沒有忘記自己研究草根文化的使命。在杭州他團結了一批同志,成立了“中國民俗學會”,編印了《民間》(月刊)、《民俗學集鐫...
151.《重構建設性的文學批評》,《文藝爭鳴》2012年第2期。152.《靜默的力量——2011年短篇小說創作巡禮》,《小說評論》2012年第1期。153.《烏托邦的憑弔——論格非長篇小說》,《南方文壇》2012年第2期。154.《集體記憶的重構與現代性的反思——以和為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2年第10期。155.《...
35,《世界語與弱小民族文學的中譯》,中國比較文學2004年第1期。36,《論中外文化交往中的世界語運動》,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37,《漢語資源的發掘與現代翻譯文學》,華僑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38,《關於西方的中國形象的對話》(與周寧合作),中國比較文學2005年第2期 39,《變奏與致意:在創造中...
高小康,男,1954年2月4日出生於西安,祖籍陝西延長,1982年畢業於蘭州大學中文系2010年獲寶鋼優秀教師獎。現為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美學》主編。人物履歷 1982年畢業於蘭州大學中文系,1987年在南京師範大學攻讀中國文學碩士研究生畢業並獲得學位;1998年獲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學位,在南京...
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4項;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京派小說詩學研究》(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語言運動與中國現代文學》(中華書局2007年,獲河南省優秀社科成果1等獎、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3等...
當發軔於索緒爾的現代語言觀通過結構主義運動滲透到人文科學的方方面面,對結構的痴迷就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對真理的追尋。解構主義脫胎於結構主義,它認為後者仍未擺脫傳統的形上學,因而有必要對後者進行揚棄。二十世紀物理學的突破也對人類思維產生了深刻影響。傳統哲學是建立在一種“客觀觀察者”的假定前提基礎上的...
胡 源/後現代時期的詩歌創作與藝術再現 李子榮/當代文學的語言狀況與新白話文運動 林 雨/城市·詩·記憶——“城市·城市”詩歌大展側記 □照野旌旗 蔡慶生/歌者之歌——讀《宮璽詩稿》杜 李 胡禮忠/用大山激情碰撞現實浪漫哲理的狂歌者——漫評楊秀武詩歌創作 馮 楚/我在詩歌的疼痛中清醒過來——簡評詩人拜...
33.《以艾青與青年詩人的關係為例重評“朦朧詩論爭”》,《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5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5年第8期轉載。34.《歷史關結點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005年第1輯(創刊號),巴蜀書社2005年版。35.《細讀根子詩歌作品》,《詩探索》(...
1. 《“土著”之學:司禮義的中國民俗學研究》,《民族文學研究》(1):60-79 2. 《小道可觀:現代中國的扶箕與詮釋》,《世界宗教研究》(1):29-43 3. 《語言的“通脹”與意義:紀念李安宅》,《讀書》(5):76-84 4. 《Folklore和Folkways:中國現代民俗學演進的兩種路徑》,《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張麗華:“通向文化史的現代文本文獻學——以魯迅隨感錄《新青年》刊本與《熱風》本的校讀為例”,北京大學中文系主辦“現代文學與書寫語言”國際學術研討會,2017年9月22-23日。張麗華:“從‘傳奇文’溯源看魯迅、陳寅恪的小說觀念”,香港嶺南大學主辦“現代與古典文學的相互穿越:故事新編與理論重建”國際研討...
乾泉教授一直致力於在易學、國學等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的基礎上,建構中國管理哲學,並認為中國的國際化應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和國際化,中國企業要實現國際化,中國企業文化首先要經得起國際競爭,中國創造如果沒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支撐是不可能實現的。其學術研究方向:國學與企業家精神、中國管理哲學、易經與管理...
(7) 運動區 運動區里除了有滑梯、鞦韆、搖椅、翹翹板、雲梯等大型運動器械,還有很多可加入想像創造遊戲的材料,如輪胎、大塊木板等。滾動輪、搭木板的遊戲,不僅拓展了幼兒的肢體活,也擴大了探索和創造的空間。(8) 園藝區 孩子在觀察到老師如何細心的進行耕種工作後,也會加入到耕種的工作中,每個幼兒根據年齡和...
3.《中國國進步和現代化的世紀之路》 ,《國外社會科學》,2012年3期 4.《在作家故里探索肖洛霍夫創作的奧秘》,《俄羅斯文藝》,2012年4期 5. 《肖洛霍夫研究的新傳統》,《外國文學動態》,2012年6期 6. 《民俗觀照與知識融通——< 中國木版年畫集成·俄羅斯卷>讀後記》,《中國俗文化研究》第七輯 7.《...
陳曉明,男,1959年2月生,福建光澤人,文學博士,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和後現代文學理論批評等。著有專著二十多部,發表論文評論近四百篇。主要著作有:《無邊的挑戰——中國先鋒文學的後現代性》(1993,2004修訂版...
和合學是在繼承中國傳統文化, 融合中西文化的基礎上, 進行的原創性建構; 是為了化解 21世紀人類面臨五大衝突和危機, 回應中國文化所面臨的三大挑戰而建構的理論思維形態。創始初衷 現代社會是競爭激烈的社會,現代生活的快節奏,高效率,使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而身心長期處於超負荷的緊張狀態,...
現代文化研究結合了語言學、符號學與大眾傳播理論更精緻地發展了這一模式。“在齊美爾看來,時尚不是社會地位的來源而只是社會地位的表現。”然而在這個符號當道、消費盛行的時代,這種模式已經受到了挑戰,在這裡,不是階級衍生符號文化而是階級借用符號文化。一個最簡單的案例就是奢侈品的消費,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處...
2010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獲中國現代文學博士學位,師從楊義、趙稀方研究員。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傳記文學》副社長。現任北京體育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主要成就 主要從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研究。著有《現代時期新舊詩學互訓》《遠方的繆斯與詩感空間》,在《...
46、《地方性、民族形式與國家想像》,《漢語言文學研究》2016年第4期。 47、《語言方案、歷史意識與新文化的形成——清末民初語言改革運動中的世界語》,《現代中文學刊》2017年第1期。。 48、《從“歷史”中覺醒——〈狂人日記〉主題與形式的再解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7年第7期。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