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哲學背景下命題與模態的語言學研究2009年12月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語言哲學背景下命題與模態的語言學研究
- ISBN:9787309070286
- 頁數:192
- 定價:15.00元
- 出版時間:2009-12
內容介紹,圖書目錄,
內容介紹
《語言哲學背景下命題與模態的語言學研究》主要內容簡介:語言學的研究一直受到哲學、邏輯學的影響。俄羅斯當代語言學的研究也不例外。西方語言哲學所關注的命題與模態問題,也是俄羅斯當代語言學“語言的邏輯分析”課題組早期語用學研究方向的重要組成部分。本項研究首先對哲學和語言學中“命題”與“模態”概念內涵的沿革過程進行梳理,對相關概念進行了區分。從“命題與模態關係”、“模態詞”、“命題態度謂詞”三個方面來展示西方語言哲學和俄羅斯當代語言學在命題和模態研究上各自的特點。在“命題與模態關係”上,分別描述了語言哲學和語言學對模態的認識,描寫了語言中存在的模態類型、不同類型模態的特徵、相互之間的關係.模態詞是模態邏輯和語言學關注的重要內容之一,但前者僅僅側重於對其的形式化描寫。俄羅斯語言學對相關模態詞“能夠”、“必然”的研究則以具體的語料為依據,不僅概括出了語言中存在的不同類型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而且還對自然語言中“可能性”、“必然性”、“現實性”等相關概念的關係進行了總結。西方語言哲學儘管提出了命題態度概念,但對它的研究只是巨觀的,且僅僅局限於“相信”、“知道”等少數命題態度謂詞。俄羅斯語言學中的“語言的邏輯分析”課題組則在對命題態度謂詞歸類的基礎上,從多個角度、不同層次對它們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描寫,展現了不同命題態度謂詞各自的語義特徵、句法行為和交際一語用前景。西方語言哲學和俄羅斯當代語言學在“命題與模態”問題上各有所側重,將兩者有機結合,必將有益於我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
圖書目錄
內容提要
ABSTRACT
緒 論
0.1 選題背景
0.2 研究對象、研究目的和研究任務
0.3 課題研究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0.4 理論基礎和材料來源
1. 哲學和語言學
1.1 哲學和語言學的關係
1.1.1 古希臘哲學對語言學研究的影響
1.1.2 中世紀哲學思想對語言學研究的影響
1.1.3 唯理主義和經驗主義對語言學研究的影響
1.1.4 西方哲學的“語言轉向”對語言學研究的影響
1.2 語言哲學背景下的俄羅斯語言研究
1.2.1 俄羅斯的語言哲學
1.2.2 馬爾的“語言新學說”
1.2.3 20世紀50年代以後的前蘇聯語言學研究
1.2.4 西方語言哲學對俄羅斯語言研究的影響
1.3 “語言的邏輯分析”小組及其成就
1.3.1 “語言的邏輯分析”小組創建前提
1.3.2 主要研究內容
1.3.3 “語言的邏輯分析”小組的組成、制度及成果
1.4 本章小結
2. 命題與模態概念
2.1 哲學和語言學中的命題
2.1.1 傳統哲學的命題觀
2.1.2 分析哲學的命題觀
2.1.3 日常語言哲學的命題觀
2.2 與命題相關的概念
2.3 俄羅斯語言學界對“命題”的認識
2.3.1 沙圖諾夫斯基的命題觀
2.3.2 帕杜切娃的命題觀
2.3.3 弗謝沃洛多娃的命題觀
2.4 哲學和語言學中的模態
2.4.1 哲學中的模態概念及相關研究
2.4.2 西方語言學對模態的認識
2.4.3 俄羅斯語言學中的“模態”觀
2.5 本章小結
3. 命題與模態關係研究
3.1 模態邏輯對模態的認識
3.2 俄羅斯語言學的模態分類
3.2.1 阿魯秋諾娃對模態的認識與分類
3.2.2 弗謝沃洛多娃對模態的認識與分類
3.2.3 里亞布采娃對模態的認識
3.3 模態與命題的關係及相關的概念分析
3.3.1 感知模態與命題
3.3.2 心智模態與命題
3.3.3 情感模態與命題
3.4 模態之間的協調性
3.4.1 婭科夫列娃對模態協調性的研究
3.4.2 伊奧阿涅相對模態協調性的研究
3.5 本章小結
4. 模態邏輯及模態詞的語言研究
4.1 可能性與相關概念
4.1.1 主觀可能性和客觀可能性
4.1.2 現實性與可能性
4.1.3 可能性與必然性
4.2 自然語言中的“可能性”
4.2.1 本體可能性與認知可能性的關係
4.2.2 本體可能性的類型
4.2.3 認知可能性
4.3 自然語言中的“必然性”
4.3.1 絕對必然性
4.3.2 絕對-相對必然性及其分類
4.4 模態詞與命題態度謂詞
4.4.1 “能夠”的搭配特徵
4.4.2 “能夠”的語義類型
4.4.3 搭配特徵與語義的關係
4.5 本章小結
5. 命題態度謂詞
5.1 語言哲學對命題態度的研究
5.1.1 命題態度的由來
5.1.2 信念、知道等命題態度的語言哲學研究
5.2 俄羅斯語言學對命題態度謂詞的研究
5.2.1 命題態度謂詞的分類
5.2.2 命題態度謂詞的個例研究
5.2.3 命題態度謂詞的否定研究
5.2.4 命題態度謂詞的其他研究
5.3 本章小結
結 語
參考文獻
ABSTRACT
緒 論
0.1 選題背景
0.2 研究對象、研究目的和研究任務
0.3 課題研究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0.4 理論基礎和材料來源
1. 哲學和語言學
1.1 哲學和語言學的關係
1.1.1 古希臘哲學對語言學研究的影響
1.1.2 中世紀哲學思想對語言學研究的影響
1.1.3 唯理主義和經驗主義對語言學研究的影響
1.1.4 西方哲學的“語言轉向”對語言學研究的影響
1.2 語言哲學背景下的俄羅斯語言研究
1.2.1 俄羅斯的語言哲學
1.2.2 馬爾的“語言新學說”
1.2.3 20世紀50年代以後的前蘇聯語言學研究
1.2.4 西方語言哲學對俄羅斯語言研究的影響
1.3 “語言的邏輯分析”小組及其成就
1.3.1 “語言的邏輯分析”小組創建前提
1.3.2 主要研究內容
1.3.3 “語言的邏輯分析”小組的組成、制度及成果
1.4 本章小結
2. 命題與模態概念
2.1 哲學和語言學中的命題
2.1.1 傳統哲學的命題觀
2.1.2 分析哲學的命題觀
2.1.3 日常語言哲學的命題觀
2.2 與命題相關的概念
2.3 俄羅斯語言學界對“命題”的認識
2.3.1 沙圖諾夫斯基的命題觀
2.3.2 帕杜切娃的命題觀
2.3.3 弗謝沃洛多娃的命題觀
2.4 哲學和語言學中的模態
2.4.1 哲學中的模態概念及相關研究
2.4.2 西方語言學對模態的認識
2.4.3 俄羅斯語言學中的“模態”觀
2.5 本章小結
3. 命題與模態關係研究
3.1 模態邏輯對模態的認識
3.2 俄羅斯語言學的模態分類
3.2.1 阿魯秋諾娃對模態的認識與分類
3.2.2 弗謝沃洛多娃對模態的認識與分類
3.2.3 里亞布采娃對模態的認識
3.3 模態與命題的關係及相關的概念分析
3.3.1 感知模態與命題
3.3.2 心智模態與命題
3.3.3 情感模態與命題
3.4 模態之間的協調性
3.4.1 婭科夫列娃對模態協調性的研究
3.4.2 伊奧阿涅相對模態協調性的研究
3.5 本章小結
4. 模態邏輯及模態詞的語言研究
4.1 可能性與相關概念
4.1.1 主觀可能性和客觀可能性
4.1.2 現實性與可能性
4.1.3 可能性與必然性
4.2 自然語言中的“可能性”
4.2.1 本體可能性與認知可能性的關係
4.2.2 本體可能性的類型
4.2.3 認知可能性
4.3 自然語言中的“必然性”
4.3.1 絕對必然性
4.3.2 絕對-相對必然性及其分類
4.4 模態詞與命題態度謂詞
4.4.1 “能夠”的搭配特徵
4.4.2 “能夠”的語義類型
4.4.3 搭配特徵與語義的關係
4.5 本章小結
5. 命題態度謂詞
5.1 語言哲學對命題態度的研究
5.1.1 命題態度的由來
5.1.2 信念、知道等命題態度的語言哲學研究
5.2 俄羅斯語言學對命題態度謂詞的研究
5.2.1 命題態度謂詞的分類
5.2.2 命題態度謂詞的個例研究
5.2.3 命題態度謂詞的否定研究
5.2.4 命題態度謂詞的其他研究
5.3 本章小結
結 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