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語文新課標必讀: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語文新課標必讀: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一般指本詞條

《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是一本中篇小說集,包含了《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三部(前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的三部曲自傳體小說,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字裡行間涌動著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

基本介紹

  • 書名: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 作者:(前蘇聯)馬克西姆·高爾基
  • 譯者:李峰,初麗岩,梁曉莉
  • ISBN:9787535435446
  • 類別:世界名著
  •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 裝幀:精裝
  • 開本:32開
  • 字數:453000
內容簡介,《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作品目錄,作品鑑賞,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它內涵豐厚,耐人尋味,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精彩紛呈的精神世界。 這本世界著名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通過一個漸漸長大的孩子的眼光來觀察和了解他周圍的世界,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倔強、富有同情心和不斷追求的青少年形象青少年在成長期所遇到的種種問題、所經受的各種心理考驗,對於讀者來說無比親切感人,是一部不可錯過的成長必讀書。另外: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童年》

反映了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親去世後,隨母親寄住
在外祖父家中度過的歲月。其間,他得到外祖母的疼愛、呵護,受到外祖母所講述的優美童話的薰陶,同時也親眼目睹兩個舅舅為爭奪家產爭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瑣事中表現出來的自私、貪婪。這種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善與惡、愛與恨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廖沙就是在這種“令人窒息的、充滿可怕景象的狹小天地里”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小說全面而真實的考察俄羅斯的國民性,通過阿廖沙的所見所聞無情的揭露和批判了俄國小市民的生活方式及精神特徵,鞭撻了小市民的卑鄙靈魂。

《在人間》

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阿廖沙11歲時,母親又不幸去世,外祖父也破了產,他無法繼續過寄人籬下的生活,便走上社會,獨立謀生。他先後在鞋店、聖像作坊當過學徒,也在繪圖師家、輪船上做過雜工,飽嘗了人世間的痛苦。在輪船上當洗碗工時,阿廖沙結識了正直的廚師斯穆雷,並在他的幫助下開始讀書,激發了對正義和真理追求的決心。五年後,阿廖沙懷著進大學的希望準備到喀山去。

《我的大學》

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作品講述了阿廖沙在喀山時期的生活。16歲那年,他背井離鄉,到喀山去上大學。夢想破滅後,他不得不為生存而奔波。住“大雜院”,賣苦力,同流浪漢接觸,和形形色色的小市民、知識分子交往,進了一所天地廣闊的社會大學。在這所大學裡,他經歷了精神發展的複雜道路,經受諸多方面的生活考驗,對人生的意義、對世界的複雜性進行了最初的探索。

作品目錄

童年
在人間
我的大學

作品鑑賞

高爾基是一位完全自學成材的作家。他只上過兩年國小,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憑著自強不息、奮力拚搏的精神,最終成為一名世界無產階級文學巨人,被列寧稱為“無產階級藝術最傑出的代表”。
高爾基的這部自傳體三部曲從醞釀到問世,一直得到列寧的關心和支持。列寧在一次會見中全神貫注地聽完高爾基講述自己苦難童年和流浪生活後,熱情地鼓勵他說:“您應該把這些全寫下來,老朋友,應該寫!這一切都是非常有益的,非常有益……”據克魯普斯卡婭回憶,列寧在生命的最後幾天,還讓她給他讀剛發表的《我的大學》。不可否認,高爾基的這三部曲在俄蘇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是崇高的、深遠的,它的問世對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馬卡連柯的《教育詩》、法捷耶夫的《青年近衛軍》等作品的誕生起了積極推動作用。它不僅為研究高爾基本人的成長曆程、創作軌跡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並且深刻揭露了沙皇專制制度的黑暗,反映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舊俄勞動人民的悽慘生活、小市民的自私、富農的貪婪和仇恨心理,描寫了俄國早期革命者、民粹派成員推翻沙皇專制統治的秘密社會活動,著力勾勒出一幅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俄國城鄉廣闊的生活畫面。應當說,高爾基的三部曲在我國曾經影響了幾代青少年,時至今日,它對廣大未成年人,乃至青年讀者仍具有不容忽視的社會教育意義和經久不衰的經典文學的藝術魅力,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顯現出它的璀璨光芒。

出版信息

中文譯本
1975年,《人間》,汝龍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8年,《童年》,劉遼逸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4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劉遼逸、樓適夷陸風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8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聶剛正、高厚娟、曹嫚西、王志棣譯,譯林出版社
1999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勾煥茹譯,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0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秋原等譯,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0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李思賁譯,湖南文藝出版社
2002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高惠群、安東、顧生根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5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倪梅譯,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7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張敏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7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劉雅婷譯,中山大學出版社
2007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李峰、初麗岩、梁曉莉譯,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7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袁順芝譯,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8年,《童年》,汪雲譯,農村讀物出版社
2009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葛崇岳譯,黃山書社
2009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母親》,溫倞譯,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0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郭家申譯,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0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崔巍、趙彤丁建略譯,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1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曾沖明譯,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2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胡艷新譯,黑龍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作者簡介

馬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蘇聯文學的奠基人,也是20世紀俄羅斯文學的傑出代表。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出生於伏爾加河畔的一個木匠家中,幼年父母雙亡,寄居在開小染坊的外祖父家裡。後來外祖父破產,十歲的阿列克謝就在社會上流浪,當過各種雜工。雖然他只上過兩年國小,卻一直堅持勤奮自學,讀了許多書。加上他本人曾廣泛地接觸過社會生活,積累了豐富的素材,終於使他成為世界知名的大作家。
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語文新課標必讀: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高爾基的處女作是發表於1892年的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福馬·高爾傑耶夫》(1899)是高爾基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