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的凝聚:姚賈詩派研究》是張震英創作的文學流派研究類著作,首次出版於2012年4月。
《詩意的凝聚:姚賈詩派研究》是唐代文學研究領域中第一部論述姚賈詩派的專著,也是第一次提出姚賈詩派的概念。作者認為姚賈詩派是與韓孟、元白詩派並行的又一個詩派,它在晚唐五代的影響力甚至超過韓孟和元白兩個詩派,這對學界通行的唐詩史觀無疑是一個挑戰。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詩意的凝聚:姚賈詩派研究
- 作者:張震英
- 首版時間:2012年4月
- 類別:文學流派研究
- 字數:348千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思想,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姚賈詩派的確立與構成”,要是對古典詩歌流派現代意義上的解釋和姚賈詩派類型歸屬、概念確立、成員構成的論證。下編“姚賈詩派的發展歷程”,主要以姚合的仕履變遷為論述主線,動態演繹了姚賈詩派的發展演變過程。
作品目錄
序 | - |
緒論 | 一 姚賈詩派研究現狀 |
二 本專著的研究方法、意義和價值 | |
上編 姚賈詩派的確立與構成 | |
第一章 古典詩歌流派觀念的演變與姚賈詩派的類型 | 第一節 體、派的本義及詩歌流派的現代解釋 |
第二節 從《文心雕龍》《詩品》《滄浪詩話》到《詩人主客圖》——論中國古典詩歌流派觀念的演進 | |
第三節 古代詩歌流派的類型與姚賈詩派的歸屬 | |
第二章 姚賈詩派的名稱及其源起 | 第一節 唐人並稱的類型及其內涵的延伸 |
第二節 唐人對姚賈之認識、評論及其意義 | |
第三節《詩人主客圖》及唐人風格流派觀念的形成 | |
第四節 宋代詩歌流派意識的逐漸成熟和姚賈詩派概念的確立 | |
第五節 元明清人的認同及《重訂中晚唐詩主客圖》 | |
第三章 姚賈詩派的構成 | 第一節 歷代學者對姚賈詩派成員的認識 |
第二節 姚賈詩派成員的確認 | |
第三節 姚賈詩派中姚賈的核心地位與姚合的領袖地位 | |
下編 姚賈詩派的發展歷程 | |
第四章 醞釀期:姚賈初識及其在元和年間的創作(走向長安,約憲宗元和五年[810]一約元和十五年[820]) | 第一節 元和詩風的變遷 |
第二節 醞釀期的標誌性事件:姚賈初識及其意義 | |
第三節 姚賈詩派醞釀期的重要事件及其相關創作 | |
本章小結:醞釀期對於姚賈詩派形成的意義 | |
第五章 形成期:長安與洛陽間的會宿賦詩(長安與洛陽,穆宗長慶元年[821]—約文宗大和四年[830]) | 第一節 元和中興的殘破與姚合詩風的轉變 |
第二節 形成期標誌性事件:《武功縣中作三十首》組詩的創作與姚合詩歌風格的成熟及聲名的鵲起 | |
第三節 長安、洛陽期間的集會與姚賈詩派的形成 | |
本章小結:姚賈詩派的形成 | |
第六章 發展壯大期:風雅的詩風與風雅的追隨(金州、短暫長安、杭州時期,約文宗大和五年[831]—約文宗大和九年[835]) | 第一節 姚合官僚士大夫閒適情趣的加強與詩風進一步向閒雅方向發展 |
第二節 金州刺史及刑部郎中時期的交遊與創作 | |
第三節 姚合任杭州刺史時期的交遊創作與姚賈詩派的壯大 | |
本章小結:姚賈詩派的發展壯大 | |
第七章 延續期:理論主張的標舉與創作實踐的延續(長安,約文宗開成元年[836]一約武宗會昌二年[842]) | 第一節《極玄集》的編纂與姚賈詩派“雅正清奇”審美取向的倡導 |
第二節 姚合詩壇聲望的提升和“詩宗”地位的強化 | |
第三節 新天地與新生活——賈島貶謫後的交遊與創作 | |
第四節 延續期內姚賈詩派在長安的主要交遊唱和活動 | |
本章小結:姚賈詩派理論主張的標舉與創作實踐的延續 | |
第八章衰 落期:文章中斷與文星隕落(長安、劍南,武宗會昌三年[843]一武宗會昌六年[846]) | 第一節 文章中斷:賈島過世與姚賈詩派的衰落 |
第二節 文星墜落:姚合辭世及後人的悼念 | |
第三節 衰落期姚賈詩派其他詩人的行蹤與創作 | |
本章小結:姚賈詩派的衰落 | |
主要參考文獻 | - |
後記 | - |
作品思想
一、建構理論:從傳統出發的古典詩歌流派的現代解釋
該書理論研究上的最大貢獻,在於移植西方現代文學史意義的“流派”範疇,而從中國古典文學史的實際出發審視詩歌流派觀念的發展演進過程,並針對傳統思維方式的弱點,致力於把一系列具體認知和具體結論上升為理論的建構,彰顯出“從中國古代詩歌史的實際出發審視流派的意識”這樣一種新的學術觀念。可以說,該書是從整個古典文學流派發展史著眼,站在一個新的高度,以歷史的眼光和現代規範的流派研究方法觀察和分析詩歌流派的發展演變,衝破了傳統學術方法的某種狄隘性和封閉性,自覺地在學理上建構古典詩歌流派的研究範式。
這種自覺的學理構建是從梳理古典詩歌流派觀念的演變開始的。該書首先從“體、派、源、流”四個基本詩學概念出發,以《文心雕龍》《詩品》《詩人主客圖》《滄浪詩話》等文學理論著作為討論中心,論證中國古代詩歌流派觀念演進的早起過程,指出“晚唐詩人張為在《詩人主客圖》中首次明確地對中晚唐詩人進行派別上的區分”“客觀上成為唐詩派別理論之雛形乃至後世詩派學說之濫觴”,宋代江西詩派的形成則是古代詩歌流派意識趨於成熟的標誌。以此為依據,結合現代詩派的概念,批判吸收現代詩派研究的成果,將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流派約略地分為廣義流派和狄義流派兩種形態,其中又將狹義流派分為準流派和成熟流派兩類,並確立了狹義詩歌流派構成的七個基本組成要素。進而以這七個基本要素為參照,論證了姚賈詩派從隊伍構成、創作活動、創作成就、創作主張、詩歌風格和傳承影響等各方面,均符合作為狄義流派所應具備的基本要素,到此明確提出“姚賈詩派也屬於類似韓孟詩派、元白詩派的嚴格詩歌意義範疇內的狄義詩派中的準詩歌流派”,從而界定了姚賈詩派的類型歸屬。
“如何在前人豐厚積累的基礎上找到新的視角,從而進行深入研究,取得原創性成果,是21世紀唐代文學乃至古典文學研究面臨的最為嚴峻的問題。”該書從詩歌流派觀念演進的傳統實際出發,融通古今,提煉出古典詩歌狄義流派的七個基本組成要素,這些理論總結,顯示了作者敏銳的理性思辨能力和自覺的理論意識,為古典詩歌流派研究提供了經驗和範式。
二、提出問題:姚賈詩派的成立與中晚唐詩壇格局的重建
歷來很少有人將姚賈作為詩派來關注,因為研究者都熟知這樣兩個事實:一是賈島生前為後輩追慕身後卻一燈相傳,對姚合影響的認識則更加模糊;二是姚賈雖齊名,但詩風差異較大,賈島苦吟刻削,姚合率意平和,作為詩派宗師的風格接合點不好確定。因此,姚賈詩派能否以文學流派命名,就成為該書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首先,姚賈詩派概念的提出,得益於作者多年的積累和識力。張震英教授讀碩士時即對姚賈下過很深的功夫,攻博期間,更是鉤玄索隱,鑽研有得,以《姚賈詩論》作為學位論文。畢業後進入機關,工作之餘不廢學業,出版《寒士的低吟:賈島詩歌藝術新探》《風雅的傾訴——姚合詩歌藝術研究》二書。繼而又沿著醞釀已久的思路,將學術視野拓展到姚賈詩派,跟隨蔣寅先生完成博士後研究,可謂積數年之功成就此書。該書從整個古典文學流派發展史著眼,將詩派視為介於時代與個體作家之間的一個重要層面加以探討,具有宏闊的學術視野和獨擅的學術眼光,顯示出作者深厚的治學功底和嚴謹的思辨能力。尤其令人欽佩的是,書中並沒有沉迷於對史料文獻的細緻考辨和詳盡解釋,反而隱去了諸多考證過程,只是冷靜地將考證的結論分門別類地歸屬到要論證的章節內容中,完成論證的流程,以構建完整的論述體系,這種建立在歷史實證基礎上的學術自信與胸襟膽力,正是當代學者所欠缺的。
其次,姚賈詩派的提出與成立,得益於洛陽新出土的姚合墓誌的發現。《唐故朝請大夫秘書監禮部尚書吳興姚府君墓銘並序》這一關鍵資料的出現,起碼說明了三個問題:(1)姚合的生卒年歲和仕履變遷;(2)姚合詩名早著,當其入京應進士時已聳動一時,為後學追慕;(3)姚合與賈島一樣,得到過韓愈的賞識和提攜。前二者是論定姚合足以成為詩派領袖的佐證,後者則說明了他與賈島出於同一宗派淵源,彌補了姚賈詩派詩法宗傳的重要一環。《詩意的凝聚:姚賈詩派研究》正是以新出土的姚合墓誌為依據,糾正了古今學者對於姚合的許多誤讀,並在此基礎上以姚賈的交遊為依據,以姚合的仕歷變遷為主線,進一步對姚賈詩派的發展歷程進行分期和論證。
在姚賈詩派成立問題上,作者的邏輯思路則分為兩個層面。一是學理層面的論證,如前文所述,通過確定狹義詩派構成的七個基本要素,進而以這七個基本要素為參照,界定了姚賈詩派的類型歸屬。二是歷史層面的還原,通過時代再現和歷史認同的相互印證,理清了姚賈詩派的淵源、領袖、核心、成員、形成、傳承及影響等具體問題,勾勒出姚賈詩派的創作陣營和流變歷程,探討了姚賈詩派與韓孟、元白、張王等中晚唐重要詩人群體的關係;從詩學史的角度重新解讀了《詩人主客圖》《瀛奎律髓》《唐才子傳》《升菴詩話》和《重訂中晚唐詩主客圖》等文獻對姚賈詩派的歷史認同,並指出宋元以後的詩論家在辨析姚賈詩風異同上,過於強調二者的差異而忽視其整體的一致,從而產生 認識偏差,使眼界日趨侷促。
姚賈詩派的成立,在文學史上意味著重建了中晚唐詩壇格局,有力地證明了姚賈詩派是繼承革新韓孟、元白詩派之後出現的又一個詩派,它“變韓孟諸人主要以道德文章為依託、以應舉仕進為目的的‘功利的集合’,為主要以詩歌藝術為紐帶、情感交流為目的的‘詩意的凝聚’”,因而在中晚唐詩壇上能獨樹一幟,成為把握唐詩流派和探究唐宋詩嬗變的重要線索。因此,《詩意的凝聚:姚賈詩派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又表現出追求歷史真實與文學史意義並重的特點。
三、打破程式:詩派發展歷程的靜態論述到動態演繹
從唐宋文學研究領域來說,被關注過的文學群體、流派主要有:唐代“吳中詩派”、山水田園詩派、邊塞詩派、大曆詩人群體、蕭李文士集團、韓孟詩派、元白詩派,宋代江西詩派、中興詩人群體、江湖詩派、大晟詞人群體、南渡詞人群體、辛派詞人群體、格律詞派等,對它們的研究都形成了重要的成果。
但必須指出的是,這些成果中幾乎存在共同的不足之處:一是缺失嚴格意義上對文學流派系統的學理論證,二是寫作程式上普遍採用以巨觀論述結合作家作品為中心的靜態模式。與這些著作相比,《詩意的凝聚:姚賈詩派研究》既有對詩派成立的嚴格意義上的學理論證,又“在對中國古代詩歌流派的論述上較之以往有明顯的突破,作者採取動態的方式演繹詩歌流派的發展歷程,打破了傳統文學史上靜態與割裂研究詩歌流派和作家作品的程式,較好地揭示了中晚唐之交文學運動的軌跡,具有理論創新的價值和意義”。
歷史不是靜態的分布,而是動態的延展。《詩意的凝聚:姚賈詩派研究》在寫作模式上能取得這樣的突破,與作者這種識見有關。學界所見研究流派的著作,在寫作模式上一般分為上、下編,上編是靜態的巨觀論述(綜合論述流派的歷史淵源、創作陣容、理論主張、創作成就、藝術風格、傳承影響等),下編是重要作家的分論,往往給人“兩張皮”的印象。《詩意的凝聚:姚賈詩派研究》則顯示出對以巨觀論述結合作家作品為中心的靜態研究模式的突破與超越。
該書的寫作模式,一改單一的割裂的靜態論述,在方法論上表現為多層次多角度的動態的歷史把握。它以姚合、賈島和詩派其他成員之交遊聯絡為依據,以姚合之仕歷為主線,深入探究姚賈詩派的形成發展歷程,將姚賈詩派的發展歷程分為醞釀期、形成期、發展期、延續期和衰落期五個階段; 它注重從發展變遷的角度探討姚賈詩派形成的外部 因素(即歷史文化因素),同時視角又由“外觀”轉向“內察”,將各種外部因素的探討努力匯集到一個焦點,即外部因素如何進入詩歌內部——外因如何影響姚賈詩風轉變和最終形成姚賈詩派的。在《詩意的凝聚:姚賈詩派研究》中,這種多元的觀察,主要表現為探討姚賈詩派與中晚唐社會政治、軍事、文化、宗教、詩壇風尚、文人心理以及科舉制度之間的關係等問題。正是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考察,《詩意的凝聚:姚賈詩派研究》才能進一步準確把握住詩派發展演變的各個不同階段,並分階段對姚賈詩派形成的意義和價值進行動態剖析、理性闡釋和審美判斷,揭示出該詩派的傳承離析軌跡以 及在文學史中興衰變遷的規律。
作品影響
《詩意的凝聚:姚賈詩派研究》首次全面系統地對姚賈詩人群體及姚賈詩歌流派進行研究,為古代文學流派研究領域的一項重要的標誌性成果。該著作初步解決了以往文學研究史中對於組合、群體、流派、風格等概念含混不清的狀況,首次全面系統地對唐代重要的詩歌流派——姚賈詩派進行研究,在古代詩歌流派理論的構建方面具有較大的理論突破,具有首創意義和較高的學術價值,對於促進中國古代文學流派領域研究的深入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指導意義。
出版信息
書名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時間 |
---|---|---|---|---|
《詩意的凝聚:姚賈詩派研究》 | 張震英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978-7-5161-0660-0 | 2012年4月 |
作者簡介
張震英,男,1972年生,祖籍河南許昌,出生於甘肅武威。文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1989年以來,先後在甘肅農業大學、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甘肅分院、蘭州大學法律系、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河北大學人文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學習食品工程、經濟管理、法學、中文等專業。1991年參加工作以來,曾先後於蘭州市第二商業局所屬市食品工業研究所、甘肅省人大常委會研究室、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調研室、龍勝各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欽州市三娘灣旅遊管理區管委會等單位任職。現為西華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碩士生導師。中國柳宗元研究會理事,廣西思維科學學會副會長,廣西先進文化發展促進會理事,廣西管理科學研究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