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詩》是東漢末王粲創作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詠史詩
- 作者:王粲
- 創作年代:東漢末
《詠史詩》是東漢末王粲創作的一首詩。
詠史詩是中國古代詩歌中重要的一類,是以歷史為客體來抒寫主體情志的詩歌。詠史詩大多針對具體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詠史詩發端於秦漢時期,而唐代是詠史詩創作的成熟與繁榮期。詠史懷古詩借古諷今,寫出了人是變...
《詠史》是女詩人李清照寫的一首五言絕句。詩的前兩句寫東、西兩漢和王莽建立的新朝。後兩句寫不願意投降司馬氏的嵇康,慨然赴死及嵇康對依附司馬氏的朋友山濤的痛責。這首詩的東、西兩漢暗諷李清照所處時代的北、南兩宋,借新朝來指貶偽齊、偽楚政權。同時又借嵇康之口,用山濤來影射那些不思報國,卻貪戀權位的...
《詠史》是東漢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創作的一首五言詩,該詩借用西漢文帝時緹縈上書的事跡,表達了對諸子不肖使自己受到牽累的哀傷與無奈, 同時也流露出能夠因聖主明君發動惻隱之心而獲得寬宥的微茫期許。該詩敘事凝練,語言質樸;全詩中遣字用韻融入聲韻理論,偶句押韻,一韻到底,全押平聲。該用韻方式為後人寫古詩...
《詠史》是魏晉王粲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此詩是王粲詠懷子車三兄弟的詩作。作品全文 自古無殉死,達人共所知。秦穆殺三良,惜哉空爾為。結髮事明君,受恩良不訾。臨歿要之死,焉得不相隨?妻子當門泣,兄弟哭路垂。臨穴呼蒼天,涕下如綆縻。人生各有志,終不為此移。同知埋身劇,心亦有所施。生為百夫雄,死為...
盧照鄰的詠史詩,在“唐初四傑”詠史詩中首屈一指。他的《詠史四首》,歌頌了漢朝的季布、郭泰、鄭泰(太)、朱游四個著名人物。第一首寫的是能屈能伸忠直孤正 、不畏強權、正氣凜然的大丈夫季布。他稱讚季布道:百金孰雲重,一諾良匪輕。廷議斬樊噲(季布議斬阿諛呂后欲發動對外戰爭的樊噲),群公寂無聲...
《詠史》是南宋著名詩人陸游的詩。作品原文 其一 入郢功成賜屬鏤,削吳計用載廚車。閉門種菜英雄事,莫笑衰翁日荷鉏。其二 夜雨燈前感慨深,為邦一士重千金。風雲未展康時略,天地能知許國心。劍忽拄頤都將相,帽曾壓耳隱山林。英雄自古常如此,君看隆中梁甫吟!其三 桃花落寞閒池閣,少年意氣壯山河。三萬江...
《詠史》是詩人高適創作於盛唐。詩人在少年時,相當落魄,其詩歌大多感慨懷才不遇,仕途失意。這首詩正是寫於未入仕途之時。因他自以為是“天下士”,卻只得到個“封丘尉”,於是通過寫古人贈綈袍的故事來比喻現在,表達了對有才華的貧寒人士得不到同情、重視的悲憤情緒。此篇雖題為“詠史”,實則是詩人借詠史...
《詠史》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第一句詩人把六朝興廢之感用高度的藝術概括融匯至口茫茫湖水的形象之中;第二句通過具體事物的特寫,形象地表現了六朝王運之終;第三句囊括六朝三百年恥辱的歷史,用誇張手法說來,恰好似凌晨殘夢;第四句反問,是對“龍盤”王氣進行的思考,扣合三百年滄桑。全詩通過...
詠史詩 《詠史詩》是東漢末王粲創作的一首詩。誤哉秦穆公,身沒從三良。忠臣不違命,隨軀就死亡。低頭窺壙戶,仰視日月光。誰謂此可處,恩義不可忘。路人為流涕,黃鳥鳴高桑。
《詠史詩八首》是中國當代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呂振羽創作的一組詩。作品原文 左丘明與《左傳》分事系年創史編,字嚴襲貶有嫣嬋。直書“橫暴”竹千桿,曲護綱常心一元。“今”“古”師門刑後學,春秋年譜紀前言。丘明史法斷朝史,批判揚剔素料全。司馬遷修《史記》子長文史古無多,互見短長比書哥。敢把“日”...
《詠史》是西晉文學家張協創作的一首詩。收錄於蕭統《文選》的詠史類詩中。作品原文 《詠史》昔在西京時,朝野多歡娛。藹藹東都門,群公祖二疏。朱軒曜金城,供帳臨長衢。達人知止足,遺榮忽如無。抽簪解朝衣,散發歸海隅。行人為隕涕,賢哉此丈夫。顧謂四坐賓,多財為累愚。清風激萬代,名與天壤俱。咄...
《詠史三首》是明代詩人王彥泓創作的一組七言詩。作品原文 詠史三首 其一 不恨身短恨情長,春去空餘樹底芳。恍隔紗窗聞暗佩,欲搴重幕睹明妝。杯澆翠影神同醉,筆寫蘭儀語亦香。漢殿傾城真浪說,生前掩面鬱金床。其二 冠劍紛紜出石城,偏從佳客問分明。只應不避蘭成妒,歷歷鶯啼說太清。其三 花顏玉...
懷古與詠史 詠史與懷古都是以歷史題材為詠寫對象,對歷史人物的功過、歷史事件的成敗等,發表議論、或抒發感慨,或者借古以諷今,或者發思古之幽情。大都各有側重,詠史詩多針對具體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懷古詩多是登臨舊地,遊覽古蹟時有感而發之作。懷古詩 懷古詩 古,是指一種古蹟...
詠史詩二首 《詠史詩二首》是東漢末阮瑀創作的一首詩。誤哉秦穆公,身沒從三良。忠臣不違命,隨軀就死亡。低頭窺壙戶,仰視日月光。誰謂此可處,恩義不可忘。路人為流涕,黃鳥鳴高桑。
《詠史》是趙翼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食椒能幾粒,八百斛猶貧。枉署摸金尉,先為入草人。但知烏攫肉,豈悟象焚身。何事狂奔者,依然覆轍循。作者簡介 趙翼(1729—1814),清江蘇陽湖人,字耘松,一字雲崧,號甌北。乾隆二十六年進士,殿試第三,授編修,歷廣西鎮安知府,官至貴西道。曾佐兩廣總督李侍堯幕...
《詠史詩·黃河》是唐代詩人胡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出自《全唐文》。詩詞原文 博望沉埋不復旋,黃河依舊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語,只得靈槎送上天。作者簡介 胡曾(約839—?),唐代詩人。邵陽(今屬湖南)人。鹹通中舉進士不第。曾任漢南節度使從事。後為路岩、高駢諸人幕僚。胡曾為軍官多年。歷覽古代興廢...
終自投潁水而死。工詩,尤其擅長七言歌行,對推動七古的發展有貢獻。今存《盧升之集》和《幽憂子集》。盧照鄰的詠史詩,在“初唐四傑”詠史詩中首屈一指。他的《詠史四首》分別詠懷漢代四位名人季布、郭泰、鄭泰和朱雲。這首是第一首,寫的是能屈能伸忠直孤正、不畏強權、正氣凜然的大丈夫季布。
《詠史詩·黃金台》是唐代詩人胡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出自於《全唐詩》。詩詞原文 北乘羸馬到燕然,此地何人復禮賢。若問昭王無處所,黃金台上草連天。作者簡介 胡曾(約839—?),唐代詩人。邵陽(今屬湖南)人。鹹通中舉進士不第。曾任漢南節度使從事。後為路岩、高駢諸人幕僚。胡曾為軍官多年。歷覽古代...
《歷代詠史詩五百首》是2010年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師綸選注。內容簡介 我國是詩歌的國度,自古以來,詩篇之多,真可謂汗牛充棟,浩如煙海。最早如堯舜時代即有古謠諺流傳。到春秋時代,孔子刪定《詩經》,據說“刪”去者較存“定”者多至十倍。而所存的《詩經》,遂不脛而走,為集古之大成。...
《歷朝詠史懷古詩》一書的出版社是華夏出版社,作者是杜立,出版時間是2000-01。作品目錄 先秦至六朝 《詩經》黍離 班 固 詠史 漢樂府 梁甫吟 王 粲 詠史詩 曹 丕 煌煌京洛行 曹 植 豫章行(選一)阮 籍 詠懷八十二首(選三)左 思 詠史八首 陸 機 班婕好 劉 琨 重贈盧諶 袁 宏 詠史 陶淵明 詠荊軻...
《詠史詩·華亭》是唐代詩人胡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出自《全唐詩》。詩詞原文 陸機西沒洛陽城,吳國春風草又青。惆悵月中千歲鶴,夜來猶為唳華亭。作者簡介 胡曾(約839—?),唐代詩人。邵陽(今屬湖南)人。鹹通中舉進士不第。曾任漢南節度使從事。後為路岩、高駢諸人幕僚。胡曾為軍官多年。歷覽古代興廢...
棘、楚皆小木,桑亦非黃鳥所宜止,《小雅·黃鳥》詩‘無集於桑’是其證也。”馬說甚是。詩中描繪三良死前是“臨其穴,惴惴其栗”,全無視死如歸的氣概,正是死不得其所的明證。不過宗元反其道而行,也是有所本的。漢末王粲《詠史詩》論三良之死曰:“結髮事明君,受恩良不訾。臨末要之死,焉得不...
《詠史詩·漢宮》是唐代詩人胡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詞正文 明妃遠嫁泣西風,玉箸雙垂出漢宮。何事將軍封萬戶,卻令紅粉為和戎。作者簡介 胡曾(約839—?),唐代詩人。邵陽(今屬湖南)人。鹹通中舉進士不第。曾任漢南節度使從事。後為路岩、高駢諸人幕僚。胡曾為軍官多年。歷覽古代興廢陳跡,輒慷慨悲歌。
《詠史詩·上蔡》是唐代詩人胡曾創作的一首詩作,作品體裁為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上蔡東門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歸。功成不解謀身退,直待鹹陽血染衣。其他信息 宋朝大詩人劉敞也為李斯墓題了詩。詩為:“二事三公何足論,憶牽黃犬出東門。天人忌滿由來事,枉持沙丘有舊恩。”作者簡介 胡曾(約839—?),唐代...
《詠史詩·烏江》是唐代詩人胡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出自《全唐詩》。詩詞原文 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作者簡介 胡曾(約839—?),唐代詩人。邵陽(今屬湖南)人。鹹通中舉進士不第。曾任漢南節度使從事。後為路岩、高駢諸人幕僚。胡曾為軍官多年。歷覽古代興廢...
《詠史詩·官渡》是唐代胡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出自《全唐詩》卷647-156。作者簡介 胡曾(約839—?),唐代詩人。邵陽(今屬湖南)人。鹹通中舉進士不第。曾任漢南節度使從事。後為路岩、高駢諸人幕僚。胡曾為軍官多年。歷覽古代興廢陳跡,輒慷慨悲歌。其詩通俗明快。有《安定集》10卷,今佚;《詠史詩》150...
今河南沁陽)人。開成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所作詠史詩多托古以諷時政,無題詩很有名。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之病。與溫庭筠合稱“溫李”,與杜牧並稱“小李杜”。有《李義山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