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體

詞體

【出處】唐·賈島《喜李餘自蜀至》詩:“迢遞岷峨外,西南驛路高。幾程尋嶮棧,獨宿聽寒濤。白鳥飛還立,青猿斷更號。往來從此過,詞體近風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詞體
  • 出處:《喜李餘自蜀至》
  • 拼音:cí tǐ 
  • 釋義:詩詞文章的體式
基本信息,詞語肆義,

基本信息

【拼音】:cí tǐ
【漢字】:詞體

詞語肆義

【釋義】詩詞文章的體式。
【詞體分類說明】
詞體從形式上有諸多分法,這大多與曲調、長短、音律等有關。多數從文字上分,大致如下:
令(或稱小令):比較簡短的詞,只有一闋(稱單調),或最多兩闋(稱雙調),字數最多不超過五十八字。如《十六字令》《浣溪沙》。早期的詞以小令為多。
中調:從五十九字到九十一字的詞,一般稱為中調,基本上是兩闋,或稱雙調、上下片。如《蝶戀花》、《江城子》。
長調(或稱慢詞,但二者有差別):一般九十二字以上的詞稱為長調,至少是兩闋,多的達三闋、四闋(三、四闋以上多稱“疊”)。如《雨霖鈴》、《蘭陵王》、《梁州令疊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