詛

拼音:zǔ

部首:言

部外筆畫:5

總筆畫:12

五筆86&98:YEGG 倉頡:YRBM

筆順編號:411125125111

四角號碼:0761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8A5B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詛
  • 部首:言
  • 部外筆畫:5
  • 總筆畫:12
基本字義,詛 zǔㄗㄨˇ,詛〈動〉,常用詞組,古籍解釋,

基本字義

詛 zǔㄗㄨˇ

1. 求神加禍於別人,現泛指咒罵:“百姓之咎怨誹謗,~君於上帝者多矣”。~咒。~罵。 陸德明經典釋文云:以禍福之言相要曰詛 ,《毛詩.小雅.何人斯》:及爾如貫,諒不我知。出此三物,以詛爾斯。西漢毛萇傳云:三物,豕犬雞也。民不相信,則盟詛之,君以豕,臣以犬,民以雞。東漢鄭玄箋云:及,與;諒,信也。我與女(音汝)俱為王臣,其相比次,如物之在繩索之貫也。今女心誠信,而我不知,且共出此三物,以詛女之此事,為其情之難知,己又不欲長怨,故設之以此言。唐陸德明經典釋文云:貫,古亂反。諒音亮。詛,側助反,以禍福之言相要曰詛。比,毗志反。索,素洛反。為其,於偽反。長如字,又張丈反。
2. 盟誓:“~無畜群公子”。

詛〈動〉

1. (形聲。從言,從且,且( jū)亦聲。“且”意為“加力”、“加強”。“言”與“且”聯合起來表示“強化的言語”、“力言”。本義:力言。引申義:強力的罵人話;或強力的誓言)
2. 同本義 [curse;damn;wish sb. evil]
詛,詶也。——《說文》
否則厥口詛祈。——《書·無逸》。疏:“請神加殃謂之詛。”
以詛射潁考叔者。——《左傳·隱公十一年》
出此三物,以詛爾斯。——《詩·小雅·巧言》
一人祝之,一國詛之,一祝不勝萬詛,國亡,不亦宜乎?——《論衡》
3. 又如:詛讓(咒罵責備);詛詈(lì)(詛咒;咒罵);詛恨(詛咒怨恨);詛書(詛咒的文字);詛魘(用詛咒來害人);詛祝(祈求鬼神加害於敵對之人);詛師(巫師);詛楚文(又稱“詛楚”)指秦王祈求天神克楚兵,收復其邊城
4. 盟誓,特指就小事或往事起誓 [take an oath]
掌盟詛。——《周禮》。鄭玄註:“盟詛,主於要誓,大事曰盟,小事曰詛。”
5. 又如:詛盟(誓約);詛誓(盟誓)

常用詞組

1. 詛罵 zǔmà: 惡毒地謾罵;咒罵。
[curse;swear]
2. 詛咒 zǔzhòu:原指祈禱鬼神加禍與所恨的人,今指咒罵。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謯《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莊助切,阻去聲。《說文》州也。《廣韻》咒詛。《書·無逸》厥口詛、祝。《疏》詛祝,謂吿神明,令加殃咎也。以言吿神謂之祝。請神加殃謂之詛。《詩·小雅》出此三物,以詛爾斯。《釋文》以禍福之言相要曰詛。《周禮·春官》詛祝掌盟詛之祝號。《注》詛,謂祝之使沮敗也。大事曰盟,小事曰詛。《疏》盟盟將來,詛詛過往。《後漢·仲長統傳》匈詈腹詛。
又《集韻》古通作。《詩·大雅》侯作侯祝。《釋文》作,本或作詛。《朱傳》作,讀為詛。詛祝,怨謗也
又《集韻》遵遇切,娵去聲。義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壯所切,音阻。《集韻》呪也。《釋名》阻也。使人行事阻限於言也。
又通作阻。《晉語》狂夫阻之衣也。《注》狂夫,方相氏之士也。阻古通詛。將服是衣,必先詛之。
考證:〔《詩·大雅》侯作侯祝。《釋文》作,本或作詛。《傳》作,讀為詛。〕 謹照原書傳字上增朱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