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舉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zhào shì ,是指報請王者授與職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詔事
- 拼音:zhào shì
- 注音:ㄓㄠˋ ㄕㄧˋ
- 釋義:報請王者授與職事
詔舉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zhào shì ,是指報請王者授與職事。
詔舉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zhào shì ,是指報請王者授與職事。...... 詔舉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zhào shì ,是指報請王者授與職事。中文名 詔事 拼音 ...
元初元年(114)十月,安帝頒詔除三輔地區三年田租、更賦、口算。 郡國十五地震。 雜譚逸事 詔舉敦厚質直之士 元初元年(114)四月,安帝詔令三公、特進、列侯、...
康熙八年(公元一六六九年),詔舉山林隱逸之士,巡撫范承謨將薦之,詔舉山林隱逸之士,力辭不就。所作《西湖賦》,卷首有西湖全圖,文字以韻文行筆,是一部圖文...
舉人是指被薦舉之人。漢代取士,無考試之法,朝廷令郡國守相薦舉賢才,因以“舉人”稱所舉之人。唐、宋時有進士科,凡應科目經有司貢舉者,通謂之舉人。至明...
中國古代的一種人事選拔制度,是薦舉賢才,授以官職的官吏選拔制度。舉薦的標準主要是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它衝破了先秦貴族血緣世襲制的藩籬。西漢的察舉、...
薦舉,作為選賢任能的一種形式,歷史可謂悠久。四千多年前,舜繼堯位,靠的是推舉;春秋時的祁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說的也是薦舉。若是細分,薦舉似...
建初五年詔舉賢良方正不起,復征為博士,封冀縣侯,三詔不就。 簡介 漢天師夷堅,字輔漢,沛國豐(江蘇省豐縣人),東漢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於吳地天目山。其為...
漢代察舉賢良屬於特舉。此科具體名稱不固定,一般稱賢良方正,或賢良文學。察舉賢良方正始於漢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此後,兩漢屢有詔舉賢良方正之令。有時賢良...
賢良方正是漢代選官取士的科目之一。文帝二年(前 178)詔二三執政,“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以後兩漢諸帝大都頒布過察舉此科目之詔令。屬特舉或制科,多...
賢良文學是漢代選官取士的重要科目之一,與“賢良方正”類同。文帝十五年(前165)“詔有司舉賢良文學士,錯在選中”《漢書·晁錯傳》。昭帝始元五年(前 82),...
是年,詔舉博學鴻儒,有薦之者,固辭不就。歸,設教於淮安洗馬邱象隨家,十年。復北游,一試京兆,報罷,遂絕意仕進。宋犖撫吳,聞其賢,以禮聘就幕府。犖內...
182年靈帝詔舉害民官吏 光和五年(182)正月,靈帝下詔,令公卿舉奏刺史、郡守貪殘害民者。太尉許馘、司空張濟諛附宦官,收受賄賂。凡宦官子弟、賓客為官貪殘者,...
裴敦復(?~747),字號不詳,山西聞喜人。唐玄宗開元十二年(724)詔舉“堪任將帥”科,裴敦復第一人登第。...
郤詵(xì shēn),字廣基,濟陰單父(今山東菏澤市單縣)人。父郤晞,官尚書左丞。郤詵博學多才,生性至孝。晉武帝泰始年間詔舉賢良直言之士,郤詵以對策第一,任...
公元147年桓帝下詔舉士 編輯 建和元年(147)四月,桓帝下詔,令大將軍、公、卿、校尉薦舉賢良方正,能直方極諫者各一人,又令大將軍、公、卿、郡國舉至孝篤行...
元和制舉案指的是發生於唐憲宗元和三年四月的制舉考試因李宗閔,牛僧孺,皇甫湜等人的策文觸怒當權者,最終導致大量官員被貶謫的案件。...
自天順未立武舉法,材勇多由科目進,後雖特詔舉用將才,少有應詔之人。弘治九年(1496)六月,兵部尚書馬文升請廣選舉,令府部台省諸人別其才所堪用者奏問,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