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訾詈
- 外文名:Scold
- 拼音:zǐ lì
- 釋義:責罵 詆毀
基本解釋,詳細解釋,
基本解釋
訾 zī/zǐ
拼音: zī/zǐ
筆劃: 13
部首:言
五筆: hxyf
錢財:訾算。
估量,限度:“訾粟而稅”。
希求:“不訾重器”。
古同“咨”,嗟嘆聲。
古同“恣”,恣縱,狂放。
姓。
詳細解釋
訾 zī
【動】
衡量;計量〖measure〗
訾功丈而知人數。——《呂氏春秋·知度》。注:“相也。”
考慮;希求〖consider;seekfor〗
不訾重器,毋訾衣服成器。——《禮記·少儀》
又如:訾問(考慮、過問)
放縱〖indulge〗
訾
zī
【名】
通“貲”。錢財〖property〗
家訾累數巨萬矣。——《史記》
以訾為騎郎。——《史記·張釋之傳》
以訾助邊。——《鹽鐵論·擊之》
古地名〖Zi,anancientplacename〗。在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夏,四月,乙酉,單子取訾。——《左傳》
疾病〖illness〗
又如:訾厲(疾病,災害)
缺點〖defect〗
又如:訾缺(過錯與缺失)
姓。如:訾陬(複姓)
另見zǐ
訾
zǐ
【動】
(形聲。從言,此聲。本義:毀謗,非議,<書>說人壞話:訾論(評論人的短處))
同本義〖caluminate;slander〗
訾,訾訾不思稱意也。從言,此聲。——《說文》
四制訾之者,是不知禮之所由生也。——《禮記·喪服》。注:“口毀曰訾。”
不訾小忿。——《左傳·昭公二十一年》
公子沓訾之。——《呂氏春秋·審應》。注:“毀也。”
訾行者不容於眾。——《淮南子·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