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粟,讀音是zī sù。意思是計量畝產量。
基本介紹
- 拼音:zī sù
- 釋義:計量畝產量
解釋,出處,
解釋
計量畝產量。
出處
《商君書·墾令》:“訾粟而稅,則上壹而民平。”
蔣禮鴻 錐指:“ 李奇 曰:‘訾,量也。’蓋謂案畝而稅,量一畝所出粟而賦之,額既一定,故上壹而民平。”
訾粟,讀音是zī sù。意思是計量畝產量。
訾 zī 〈動〉(1) 衡量;計量 [measure]息耗減損通於不訾。——《淮南子·原道》訾功丈而知人數。——《呂氏春秋·知度》。注:「相也。」訾相其質,足以比成事,誠可立而授之。——《國語·齊語》(2) 又如:訾粟(度量粟米)...
訾: 訾 zī 錢財:訾算。估量,限度:“訾粟而稅”。希求:“不訾重器”。古同“咨”,嗟嘆聲。 辱: 辱 rǔ 羞恥:羞辱。恥辱。使受到羞恥:辱罵。侮辱。折辱。謙辭,表示承蒙:辱承。辱賜。釋義 複姓。漢 王符 《潛夫論·志...
訾詈是漢語辭彙,解釋為責罵、詆毀。訾,誹謗。詈,罵也。——《說文》基本解釋 訾 zī/zǐ 拼音: zī/zǐ 筆劃: 13 部首:言 五筆: hxyf 錢財:訾算。估量,限度:“訾粟而稅”。希求:“不訾重器”。古同“咨”,嗟嘆聲...
漢語詞語,猶言褒貶毀譽 釋義:猶言褒貶毀譽。《新唐書·李延壽傳》:“其史於本國詳,佗國略,往往訾美失傳。”詞語分開解釋 訾: 訾 zī 錢財:訾算。 估量,限度:“訾粟而稅”。 希求:“不訾重器”。 古同“咨”,嗟嘆聲...
商鞅稅收思想是指商鞅在秦國推行以富國強兵為目的變法,擴大財政收入來源是他變法的一個主要內容。他主張增加生產,均平稅負。《史記·商君列傳》稱商鞅“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 。(《商君書·墾令篇》) “訾粟而稅,上壹而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