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科718

許科718

許科718河南省許科種業有限公司以周麥13號為母本、漯麥四號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小麥品種。

許科718平均生育期225.4天,幼苗半匍匐,苗期葉片寬長,苗壯,冬季抗寒性一般,分櫱力一般;成株期旗葉寬大上舉,穗下節長,穗部有蠟質,株高81.9厘米,莖稈粗壯,有彈性,抗倒伏能力強。中抗小麥葉鏽病、小麥紋枯病和小麥葉枯病,高感小麥赤霉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許科718
  •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2001
  • 品種來源:周麥13號(母本)/漯麥四號(父本)
  • 作物名稱:小麥
  • 育種者:河南省許科種業有限公司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技術,

選育過程

許科718是河南省許科種業有限公司以周麥13號為母本、漯麥四號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2012年通過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豫審麥2012001。

特徵特性

  • 農藝性狀:半冬性大穗型中晚熟品種,平均生育期225.4天,比對照品種周麥18號晚熟0.9天。幼苗半匍匐,苗期葉片寬長,苗壯,冬季抗寒性一般,分櫱力一般;春季返青晚,起身慢,兩極分化快,苗腳利索,受春季低溫影響較小;成株期旗葉寬大上舉,穗下節長,穗部有蠟質,株高81.9厘米,莖稈粗壯,有彈性,抗倒伏能力強。中長芒,近長方型穗,均勻,結實性好。籽粒橢圓型,大小均勻,半角質,飽滿度中等,黑胚少。
  • 抗性:2011年經河南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鑑定:中抗小麥葉鏽病小麥紋枯病小麥葉枯病,中感小麥白粉病小麥條鏽病,高感小麥赤霉病
  • 小麥主要指標:2010年區試混合樣品質分析結果(鄭州):蛋白質14.61%,容重778克/升,濕麵筋32.0%,降落數值337s,吸水量61.9毫升/100克,形成時間4.8分鐘,穩定時間5.0分鐘,弱化度141F.U.,沉澱值57.8毫升,硬度64HI,出粉率69.1%;2011年區試混合樣品質分析結果(鄭州):蛋白質14.66%,容重804克/升,濕麵筋30.4%,降落數值393s,吸水量62.3毫升/100克,形成時間3.4分鐘,穩定時間3.1分鐘,弱化度102F.U.,沉澱值55.2毫升,硬度68HI,出粉率69.3%。

產量表現

2009—2010年度河南省冬水Ⅰ組區試,10點匯總,8點增產,1點平產,1點減產,平均畝產529.0千克,比對照品種周麥18號增產2.68%,不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的第2位。2010—2011年度河南省冬水Ⅰ組區試,12點匯總,12點增產,平均畝產593.9千克,比對照品種周麥18號增產4.67%,達極顯著水平,居15個參試品種的第1位。2011—2012年度河南省冬水Ⅰ組生產試驗,11點匯總,11點增產,平均畝產526.3千克,比對照品種周麥18號增產5.5%,居7個參試品種的第2位。

適種區域

許科718適宜在河南省(南部稻茬麥區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栽培技術

  • 精細整地,施足底肥:套用深耕深松技術,要深耕25—30厘米,耕深耙透不漏耕,達到上虛下實,地面平整。在田間起壟作畦,保證灌溉方便。重施基肥,以農家肥為主,每公頃施優質粗肥30—45立方米、尿素300千克、過磷酸鈣1050千克、氯化鉀(硫酸鉀)225千克、硫酸鋅30千克,或施氮磷鉀複合肥750千克做底肥,耕地前施入深翻。
  • 適期適量播種:該品種屬半冬性品種。中國黃準冬麥區10月上中旬均可播種,最佳播期10月15日左右。該品種分櫱力強,採用半精播高產栽培技術,每公頃播種量135千克,中低肥力地塊適當增加播量,如延期播種,以每推遲3天每公頃增加7.5千克播量為宜,以保證一播全苗。機械播種深度以3—5厘米為宜,防止播種過深造成出苗困難。
  • 藥劑拌種和土壤處理:為了苗齊、苗勻、苗壯,播前應精選晾曬種子,播種前採用12.5%全蝕淨+50%辛硫磷乳油混合拌種,可以達到防治小麥全蝕病小麥紋枯病地下害蟲的效果。具體使用方法是:10千克麥種用12.5%全蝕淨20毫升和50%辛硫磷乳油30—50毫升,對水0.5千克,均勻拌種,堆悶6—12時後播種。地下害蟲嚴重的地塊每公頃用3%辛硫磷或3%甲基異柳磷30—45千克,耕地前或耙前撒施進行土壤處理,可以防治螻姑﹑蟒蠟和金針蟲等地下害蟲。
  • 冬前管理:出苗後應及時查苗補種,疏苗補缺。對旺長麥田中耕鎮壓,防旱保墒。適時澆好越冬水,防早、防凍、保苗安全越冬。注意對雜草嚴重麥田,在小麥三心一葉,即11月中下旬進行一次化學除草。如果麥田雜草多為闊葉類雜草,可選用杜邦、巨星;防治單子葉雜草使用驃馬效果較好。
  • 春季管理:推廣套用“氮肥後移”延衰技術,在拔節期每公頃追施尿素120—150千克,澆好孕穗水,酌施孕穗肥。小麥孕穗期對水分很敏感,是需水臨界期,均應澆好孕穗水。結合澆水每公頃追施尿素90千克,可以起到減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數。注意孕穗肥不可過晚過多,以免貪青晚熟﹐降低粒重。防治小麥紋枯病、小麥白粉病,每公頃用12.5%烯唑醇300—450克,或20%三唑酮乳油1.125—1.5升。
  • 後期管理:注意防治蚜蟲、小麥條鏽病、小麥白粉病、小麥紋枯病、小麥赤霉病等病蟲害。要採用“一噴三防”措施,每公頃用12.5%烯唑醇600克+25%吡蟲啉粉劑450克+磷酸二氫鉀2250克,對水750千克葉面噴霧﹐揚花期若天氣預報有3天以上的連陰雨天氣,要在雨前和雨後每公頃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千克,對水750千克噴霧防治小麥赤霉病。
  • 適期收穫:小麥高產最適宜的收穫期是蠟熟末期,此期的長相為植株葉片枯黃﹑莖秤尚有彈性﹑籽粒顏色為該品種固有光澤,此時收穫品質最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