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特徵
小麥葉枯病病原為小麥葉枯病菌,
無性世代為麥根腐平臍蠕孢(學名:
Bipolaris sorokiniana (Sacc.)Shoem);
有性世代為禾旋孢腔菌(學名:
Cochliobolus sativus (Ito et Kurib.)Drechsl)。
形態特徵
分生孢子器生於寄主表皮下,黑褐色,球形至扁球形,大小60(-100)微米×150(-200)微米,表面光滑,頂端孔口略有突起。
分生孢子無色,有大小兩種類型。大型分生孢子數量較多,細長,微彎曲,基部鈍圓,頂端略尖,大小35(-98)微米×1(-3)微米,有3-5個隔膜;小型分生孢子為單胞,細短,微彎,大小為5(-9)微米×0.3(-1)微米,產生量很少。兩種分生孢子均能侵染小麥。有性世代的
子囊殼埋生於寄主表皮內,球形,黑褐色,直徑68-114微米。子囊大小為30(-40)微米×11(-40)微米,橢圓形,成束生在子囊腔內,擬側絲早期消解。每個子囊含8個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為雙細胞,透明,橢圓形,大小2.5(-4)微米×9(-16)微米。
生理特性
分生孢子萌發最適溫度為20-25°C,最低2-3°C,最高33-37℃。菌絲生長最適溫度20-24℃。在此溫度範圍內,潛育期一般為15-21天。孢子的萌發和侵入需要較長時間的濕潤條件。在試驗室內,保濕12小時,孢子開始萌發,24小時後侵入,保濕時間短於24小時,通常不產生病斑;保濕48小時比保濕72小時和96小時產生的病斑明顯減少。分生孢子可在富含糖、蛋白質的濃的粘性基質中產生,在死的組織上不能形成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釋放孢子後不能再產生新的分生孢子。在溫度2-10℃下,分生孢子可保持數月的活力。
以色列、
美國、
澳大利亞、
烏拉圭等國發現,小麥葉枯病菌存在生理專化現象,不同菌株在病害潛育期、病斑數和分生孢子器的產生數量上有明顯差異。
為害症狀
小麥葉枯病主要為害小麥葉片和葉鞘,有時也為害莖稈及穗部。其症狀因環境條件不同而有差異。一般約在小麥拔節至抽穗期開始,在葉片上於葉脈間最初出現淡綠色至黃色紡錘形病斑,以後逐漸擴展並相互癒合成不規則形淡褐色大斑塊,上面散生黑色小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有時病斑呈黃色並連成條紋狀,葉脈為黃綠色,乍看似如小麥黃矮病,但其條紋邊緣為波浪形,且貫通全葉。嚴重時黃葉部分呈水漬狀長條,並左右擴展,使葉片變成枯白色,上生小黑點(分生孢子器)。病葉一般從下部葉片開始向上發展,病斑從葉鞘向莖稈部擴展,並侵染穗部穎殼使其變為枯白色。病葉有時很快變黃、變薄、下垂,但不很快枯死。有的病葉病斑不大,但葉尖全部乾枯,而後逐漸擴展。
分布範圍
小麥葉枯病是世界性小麥病害,在世界各小麥主產區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在
南亞地區是影響小麥生產的最主要病害;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俄羅斯均有發生。據報導,全球栽培小麥葉枯病發生面積約2500萬公頃,其中南亞地區有1000萬公頃。
在中國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農田環境條件的改變,以及矮稈小麥的推廣,小麥葉枯病發生漸趨頻繁,發生範圍已從東北、西北麥區等病害常發區域蔓延到黃淮麥區、長江中下游麥區和華南麥區等;主要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河北、山東、內蒙、山西、陝西、甘肅、新疆、廣東等地區。
侵染循環
小麥葉枯病菌在春麥區以分生孢子器及菌絲體在小麥病殘體上越夏、越冬,到第二年春天,當環境條件適宜時,分生孢子器吸水後即釋放出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引起初侵染。冬麥區,病菌在小麥病殘體或種子上越夏,秋季侵入麥苗,以菌絲體在病株上越冬。病株上產生的分生孢子可借風、雨傳播,進行再次侵染。據報導,
禾本科雜草寄主可能是病菌的重要越夏場所。在紐西蘭、澳大利亞和英國等國家,子囊孢子可借風、雨傳播,侵染早期麥苗,成為重要的初染源,其對產量的影響比分生孢子後期侵染植株上部葉片的作用更大。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的芽管可直接或通過氣孔侵入小麥。
流行規律
小麥葉枯病的流行與適宜的氣候條件(降雨頻繁、氣候溫和)、特殊的裁培措施、有效的接種體和感病品種的存在有著密切的關係。主要影響因素為以下4個:
菌源:小麥病殘體和種子帶菌是病害重要的初次侵染來源,其上菌源的有無和多少是影響病害流行程度的主要因素。
氣候:小麥葉枯病菌喜低溫、高濕氣候。病客在低溫、多雨的條件下容易發生。溫、濕度條件既影響病菌孢子的萌發、侵入和病害的潛育期,也影響病害的傳播。 如在夜間溫度低於7℃,氣候乾燥等條件下,病害的垂直傳播和水平傳播速度均較慢。相反地,當夜間溫度上升到8-10℃以上和有降雨時,傳播較快。
栽培:措施病田連作、 田間病樁殘體殘留較多和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病害初染源增多,病害發生重;土壤結構差、土質窘薄的麥田,植株生長衰弱,抗病力差,病害發生重;氮肥施用過多,引起植株倒伏和小麥群體密度過大,使葉片重疊,通風透光不良,均會加重病害的發生,冬麥早播,成熟期提前,病害發生加重;增施磷、鉀肥可提高植株抗病力而減輕發病。
品種:小麥品種間對葉枯病的抗病力有明顯差異。一般高稈、晚熟品種較矮稈、早熟品種抗病,春性小麥品種較冬性小麥品種發病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小麥葉枯病的農業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3點:
選用抗病品種。在發病較重地塊實行2年輪作。在中國,
浙江省東陽縣觀察,揚麥1號、67-777等品種較抗葉枯病;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觀察,甘麥23、702-28-11-5等品種葉片感病率在10%以下,牛朱特及其後代品種對葉枯病表現高抗;東北地區的合作2號、3號、4號等品種發病均較輕。
深翻滅茬, 清除田間病株殘餘集中燒毀;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消滅田間自生麥苗,以減少越冬、越夏菌源;冬麥適時晚播,施足底肥,及時追肥,增施磷、鉀肥,控制灌水量或次數,以增強植株抗病力,減輕為害;病重地實行3年以上輪作。
控制田間群體密度,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禁忌大水漫灌。
化學防治
主要藥劑有25%三唑酮(粉銹寧)可濕性粉劑75g,拌麥種100kg悶種;75%萎銹靈可濕性粉劑250g,拌麥種100kg悶種;50%多福混合粉(25%多菌靈+25%福美雙)500倍液,浸種48小時;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40%拌種靈可濕性粉劑、40%拌種雙可濕性粉劑等4種藥劑,均按種子重量0.2%拌種,其中拌種靈和拌種雙易產生藥害,使用時要嚴格控制劑量,避免濕拌。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使用種子重量0.15%的噻菌靈(涕必靈)(有效成分)、0.03%的三唑醇(羥銹寧)(有效成分)拌種,控制效果均較好。
重病區,可在小麥
分櫱前期,每畝用70%
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43克或75%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5克(均加水50-75 升), 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1:1:140波爾多液進行噴藥保護,每隔7-10天噴灑1次,共噴2-3次。也可在小麥挑旗期頂三葉病情達5%時,畝用25%或50%
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7-20克(有效成分)或25%
丙環唑乳油33毫升,加水50-75 升噴霧, 每隔14-28天噴1次,共噴1-3次,可有效地控制小麥葉枯病的流行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