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赤霉病

小麥赤霉病

小麥赤霉病別名麥穗枯、爛麥頭、紅麥頭,是小麥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麥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發生,主要分布於潮濕和半潮濕區域,尤其氣候濕潤多雨的溫帶地區受害嚴重。從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莖基腐、稈腐和穗腐,其中為害最嚴重的是穗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禾穀鐮孢,燕麥鐮孢等
  • 拉丁學名:FusaHum graminearum Sehw.稱禾穀鐮孢,F.arde—naceum(Fr.)Sacc.稱燕麥鐮孢等
  • 別稱:麥穗枯、爛麥頭、紅麥頭
  • :真菌界
  • :無性:半知菌亞門,有性:子囊菌亞門
  • :無性:鐮孢屬,有性:赤霉屬
  • 分布區域:在全世界普遍發生,主要分布於潮濕和半潮濕區域。
  • 危害作物:小麥
  • 為害部位:苗、穗、莖基、稈
症狀,部位,階段特徵,病原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誤區,

症狀

部位

主要引起苗枯、穗腐、莖基腐、稈腐和穗腐,從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其中影響最嚴重是穗腐。苗腐是由種子帶菌或土壤中病殘體侵染所致。先是芽變褐,然後根冠隨之腐爛,輕者病苗黃瘦,重者死亡,枯死苗濕度大時產生粉紅色霉狀物(病菌分生孢子子座)。

階段特徵

穗腐小麥揚花時,初在小穗和穎片上產生水浸狀淺褐色斑,漸擴大至整個小穗,小穗枯黃。濕度大時,病斑處產生粉紅色膠狀霉層。後期其上產生密集的藍黑色小顆粒(病菌子囊殼)。用手觸摸,有突起感覺,不能抹去,籽粒乾癟並伴有白色至粉紅色霉。小穗發病後擴展至穗軸,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莖基腐自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發生,麥株基部組織受害後變褐腐爛,致全株枯死。稈腐多發生在穗下第一、二節,初在葉鞘上出現水漬狀褪綠斑,後擴展為淡褐色至紅褐色不規則形斑或向莖內擴展。病情嚴重時,造成病部以上枯黃,有時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黃穗。氣候潮濕時病部表面可見粉紅色霉層。
小麥揚花期發病小麥揚花期發病
穗部發病穗部發病
小麥赤霉病
小麥赤霉病病穗症狀小麥赤霉病病穗症狀

病原特徵

該病由多種鐮刀菌引起。有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稱禾穀鐮孢,F.arde—naceum(Fr.)Sacc.稱燕麥鐮孢,F.culmorum(w.G.Smith)Sacc.稱黃色鐮孢,F.moniliformeSheld.稱串珠鐮孢,F.acuminatum(Ell.et Ev.)Wr.稱銳頂鐮孢等,都屬於半知菌亞門真菌。優勢種為禾穀鐮孢(F.graminearum),其大型分生孢子鐮刀形,有隔膜3~7個,頂端鈍圓,基部足細胞明顯,單個孢子無色,聚集在一起呈粉紅色粘稠狀。小型孢子很少產生。有性態為Gibberella zeae(Sehw.)Petch.稱玉蜀黍赤霉,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子囊殼散生或聚生於寄主組織表面,略包於子座中,梨形,有孔口,頂部呈疣狀突起,紫紅或紫藍至紫黑色。子囊無色,棍棒狀,大小100~250×15~150(um),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無色,紡錘形,兩端鈍圓,多為3個隔膜,大小16~33×3~6(um)。

傳播途徑

中國中、南部稻麥兩作區,病菌除在病殘體上越夏外,還在水稻、玉米、棉花等多種作物病殘體中營腐生生活越冬。翌年在這些病殘體上形成的子囊殼是主要侵染源。子囊孢子成熟正值小麥揚花期。借氣流、風雨傳播,濺落在花器凋萎的花葯上萌發,先營腐生生活,然後侵染小穗,幾天后產生大量粉紅色霉層(病菌分生孢子)。在開花至盛花期侵染率最高。穗腐形成的分生孢子對本田再侵染作用不大,但對鄰近晚麥侵染作用較大。該菌還能以菌絲體在病種子內越夏越冬。
在中國北部、東北部麥區,病菌能在麥株殘體、帶病種子和其它植物如稗草、玉米、大豆、紅蓼等殘體上以菌絲體或子囊殼越冬。在北方冬麥區則以菌絲體在小麥、玉米穗軸上越夏越冬,次年條件適宜時產生子囊殼放射出子囊孢子進行侵染。赤霉病主要通過風雨傳播,雨水作用較大。

發病條件

春季氣溫7℃以上,土壤含水量大於50%形成子囊殼,氣溫高於12℃形成子囊孢子。在降雨或空氣潮濕的情況下,子囊孢子成熟並散落在花葯上,經花絲侵染小穗發病。遲熟、穎殼較厚、不耐肥品種發病較重;田間病殘體菌量大發病重;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粘重土壤,偏施氮肥、密度大,田間鬱閉發病重。

防治方法

(1)選用抗(耐)病品種,截止2013年未找到免疫或高抗品種,但有一些農藝性狀良好的耐病品種,如蘇麥3號、蘇麥2號、湘麥1號、揚麥4號、萬雅2號、揚麥5號、158號,遼春4號、早麥5號、興麥17、西農88、西農881、周麥9號一矮優688系、新寶豐(7228)綿麥26號、皖麥27號、萬年2號、鄭引1號、2133、寧8026、寧8017等。春小麥有定豐3號、寧春24號。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選用。
(2)農業防治合理排灌,濕地要開溝排水。收穫後要深耕滅茬,減少菌源。適時播種,避開揚花期遇雨。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採用配方施肥技術,合理施肥,忌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播種前進行石灰水浸種,方法參見小麥散黑穗病。
藥劑防治
①用增產菌拌種。每667m^2用固體菌劑100~150g或液體菌劑50ml對水噴灑種子拌勻,晾乾後播種。
②防治重點是在小麥揚花期預防穗腐發生。在始花期噴灑,要在小麥齊穗揚花初期(揚花株率5~10%)用藥。藥劑防治應選擇滲透性、耐雨水沖刷性和持效性較好的農藥,每畝可選用25%氰烯菌酯懸浮劑100~200毫升, 或40%戊唑·咪鮮胺水乳劑20~25毫升,或28%烯肟·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95克,對水30~45公斤細霧噴施。視天氣情況、品種特性和生育期早晚再隔7天左右噴第二次藥,注意交替輪換用藥。此外小麥生長的中後期赤霉病、麥蚜、粘蟲混發區,667m^2用40%毒死蜱30ml或10%抗蚜威10g加40%禾枯靈100g或60%防霉寶70g加磷酸二氫鉀150g或尿素、豐產素等,防效優異。在長江中下游,噴藥時期往往陰雨連綿或時晴時雨,必須搶在雨前或雨停間隙露水乾後搶時噴藥,噴藥後遇雨可隔5~7天再噴1次,以提高防治效果,噴藥時要重點對準小麥穗部,均勻噴霧。
1、防治關鍵在於抓住時機+足量用藥+足量用水+二次用藥。防治時機為抽穗至揚花初期、降雨前6-24小時+5-7天后再次防治,其次為雨停後24小時內最晚36小時或雨間歇期間噴藥+5-7天后二次用藥。
2、用水量每畝不低於15公斤,噴片選用小孔噴片,提高霧化效果和單位面積霧滴數,提高穗部著藥均勻度。
3、用直噴頭或如果無風風小,噴頭離開穗頂一尺左右,利於霧滴飄移降落,增加穗部著藥機會和數量。低容量噴霧法或彌霧機彌霧效果更好(但是缺乏專用製劑)。低容量噴霧法是採用0.7mm以下噴片,噴出的霧滴比普通噴片(1-1.5mm噴片)細一倍以上,即同樣體積的水量形成的霧滴數比普通噴霧法多1-2倍。
4、注意用藥量和用水量。要科學認識農藥使用說明,正確使用農藥,包含準確計算用藥量和用水量。避免農藥用量不足達不到效果,超量用藥造成浪費、增加選擇壓力迅速增加病蟲害的抗藥性、環境污染等。每個正規農藥的推薦用量都是經過專業機構(部門)多年測定的結果,否則不會有批准登記證號。但是試驗時是按照一定的科學方法做的,一般用水量為小麥50公斤(以噴濕噴透但不流水為限),但是農民為省工省時(一畝地用水50公斤,對於大田而言確實不現實)噴藥時都做不到合理的用水量,一是用水量小,二是噴片孔越來越大,導致農藥在田間分散性差、對靶標潤濕時機短、吸收時間短、降低靶標著藥機會,從而降低藥效。所以我個人推薦常規工農16型手動或電動噴霧器,畝用水量15公斤比較合適,不低於10公斤,而且得呼籲廠家和農民儘量降低噴片噴孔,以提高霧化效果,為提高效率可以使用一竿三頭。另一個需要重點說明的是,當遇到推薦用藥量為某某倍水的時候,用藥量計算方法是,畝用藥量(商品製劑)=50000÷倍數(商品製劑),比如對於1000倍液的,畝用藥量應該不低於50克,500倍液的畝用量為100克。有的農藥使用說明是原藥用藥量,還要折算成商品製劑用量。
5、安排好澆水時間,避開揚花期澆水,以避免增加田間濕度和感病機會。但是如果揚花期乾旱也是減產因素,因此需要靈活掌握和合理安排澆水時間。但是一定杜絕用噴灌澆地。
6、防治赤霉病新型農藥。烯唑醇、咪醯胺、克百菌、戊唑醇(立克秀)、氰烯菌酯、蘇銳克、速保利等。多菌靈也有不同製劑,膠懸劑效果好,可濕性粉劑容易發生沉澱。
7、防治赤霉病的時間正好也是防治吸漿蟲、蚜蟲、白粉病、鏽病的時間,殺菌劑、殺蟲劑、腐植酸微肥、磷酸二氫鉀混合噴施,實現一噴多防。但注意用藥量不可過大,濃度不可過高(濃度上限是多少,沒見過報導,不知道)。

誤區

小麥赤霉病又叫麥穗枯、爛麥頭、紅麥頭,是小麥的主要病害之一,也是小麥穗期“三病三蟲”中較為嚴重的病害之一。小麥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發生,主要分布於潮濕和半潮濕區域,尤其氣候濕潤多雨的溫帶地區受害嚴重。據有關部門通報,2012年,黃淮海農業區某省小麥赤霉病發生面積約為2460萬畝,占到了全省小麥種植面積的68.3%,創下了該省小麥赤霉病發生的歷史之最,雖經全力防治挽回產量損失20多億斤,但仍然使小麥產量造成一定損失,有農戶因此造成絕產,蒙受重大損失,小麥赤霉病已成為影響小麥優質高產的重大隱患,應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
小麥感染赤霉病會影響到小麥產量和品質。如果防治不當會造成小麥減產,嚴重的會造成絕收,有媒體報導,2012年在安徽省某地就有農戶將未成熟的已經感染赤霉病(確認已經絕產)的小麥提早收割,將秸稈以0.15元/斤的價格賣給奶牛養殖場來餵牛,這樣的小麥麥稈青翠茁壯但麥穗已經枯死發白。同時,小麥感染赤霉病以後品質降低,籽粒乾癟,出粉率降低。小麥赤霉病不僅給小麥生產造成嚴重產量損失和品質影響,更重要的是其病麥毒素影響食品安全,備受多方關注。赤霉病由鐮刀菌屬真菌引起,在給小麥的產量造成損失的同時,還產生以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即嘔吐毒素DON)為主的真菌毒素,對人畜都有較大的危害,食用病麥會引起眩暈、發燒、噁心、腹瀉等急性中毒症狀,嚴重時會引起出血,影響免疫力和生育力等,直接對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威脅,因此,小麥中病麥率含量達到4%以上時即不能食用,同時說明小麥已失去商品價值,需另作處理。在2012年,有媒體報導江蘇某地因為小麥感染赤霉病,糧管所拒收小麥。總之,小麥感染赤霉病後要么沒有產量,要么是有了產量但小麥賣不出去,沒有收益。鑒於赤霉病的嚴重危害,已經引起了農戶的高度重視,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據反映,防治效果差別較大。通過調查發現農戶對赤霉病的認識仍然不夠,防治赤霉病中仍存在諸多誤區。
一:對赤霉病的發生心存僥倖,依賴老經驗解決新問題。
  小麥赤霉病是典型的氣候型病害,由若干種鐮孢屬真菌引起,其發生流行受菌源量、品種抗性、農業生態環境及栽培管理措施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小麥赤霉病病害的流行與氣象條件關係密切,當春季平均氣溫為9℃以上,3-5天雨天時間,越冬菌源便產生子囊孢子,小麥抽穗揚花期在有大量成熟子囊孢子存在的情況下,遇降雨或空氣潮濕,子囊孢子成熟並散落在花葯上,經花絲侵染小穗發病,初在小穗和穎片上產生水浸狀淺褐色斑,漸擴大至整個小穗。小麥抽穗揚花期如遇連續3天以上有一定降水量的陰雨天氣,即可造成小麥赤霉病的大流行,連續三天降雨,雨量達12毫米以上,田間空氣相對濕度達80%以上,十分有利於子囊孢子的釋放和侵染,田間空氣濕度達到80%以上時,極有可能造成小麥赤霉病的發生和流行,因此,在小麥赤霉病的防治中要三看,“看天、看苗、看地”,要綜合考慮發病因素,有農戶不能綜合考慮以上因素,未能充分認識赤霉病的發病症狀、流行規律、發病因素,只參照老經驗注重天氣的變化(雨水及溫度),而忽略田間濕度和品種差異的影響因素,雖沒有出現大範圍的病害發生,但同樣也造成了病害的發生,影響到了小麥產量和品質的提高。
二:重治輕防,見病用藥,錯過最佳防治時期。 
  小麥赤霉病可防不可治,應預防為主,主動防禦,重治輕防的傳統做法不利於赤霉病的防控。同時,對病害預防過程中用藥時期的選擇會直接影響著防效高低。眾多資料介紹赤霉病用藥時期為“抽穗期到揚花期”,如此長的用藥時期內,不同時間段用藥效果存在較大差異。有部分農戶選擇在孕穗期或是揚花末期用藥,更有甚者見到粉紅色霉層後再用藥,都沒有很好的把握住最佳防治時期,防效較低。通過實地調查發現,最佳的防治時期為小麥齊穗到揚花5%時。同時,有幾種情況要充分考慮,抽穗期天晴、溫度高,麥子邊抽穗邊揚花,齊穗期就可以用藥;抽穗期溫度低、日照少,麥子先抽穗後揚花,宜在始花期用藥;抽穗期遇連陰雨天氣,赤霉病有流行可能時,噴藥寧早勿晚,不要等到天晴時或揚花時再噴藥,應搶雨隙多次噴藥防治;若使用內吸性好、持效期長的藥劑防治時期可提前到小麥抽穗初期。
三:盲目選擇藥劑,忽略藥劑抗性及作用機理互補的問題。 
  當前,在農業部獲得防治麥類及小麥赤霉病登記的藥劑共248個(截止2013年3月)。其中登記數量較多的為多菌靈(97個登記證)、甲基硫菌靈(50個登記證)、多.酮(35個登記證)、福美雙(21個登記證),占到了總登記證數量的81.85%,登記防治藥劑涉及到14種成分,分別為:多菌靈、甲基硫菌靈、低聚糖素、三唑酮、硫磺、福美雙、己唑醇、井岡黴素、咪鮮胺、烯肟菌酯、烯唑醇、戊唑醇、蠟芽菌、氟環唑。
近幾年,農戶普遍反映多菌靈不靈了,其他藥劑效果也不好了,不能排除部分藥劑質量存在問題,還應考慮抗性菌株的關係,同時還與農戶用藥過程中不注意將不同作用機理的藥劑混配使用有密切關係。
噴施多菌靈等苯並咪唑類殺菌劑是我國自20世紀70年中期以來防治小麥赤霉病的關鍵措施之一。有資料報導,自1992年周明國(南京農業大學學報文)在浙江海寧發現世界首例禾穀鐮孢菌抗藥性菌株以來,在浙、蘇、滬、鄂等地進行了連年抗藥性檢測試,發現抗藥性病原菌群體比例迅速上升,在浙江等地已經成為致病優勢小種,同時抗病性病原菌分布範圍不斷擴大,已從最初的浙江蔓延到上海和江蘇大部分地區。時隔二十年時間,苯並咪唑類殺菌劑抗性問題已經引起行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在出現某些藥劑防效減低的區域,建議積極關注新品種,如戊唑醇.咪鮮胺混劑(贊米爾)、氰烯菌酯(勁護)等。同時,要注意不同作用機理藥劑的正確混用,確保所使用藥劑具備內吸治療、保護剷除的多重功效,全面阻止病害蔓延。
四:畝用水量偏少,不利於藥效發揮。
  通過走訪得知,部分麥區農戶使用常規噴霧器噴霧畝用水量多為15升,更少者僅為10升,如此少的用水量,會影響到藥效的正常發揮。為保證藥效,若使用常規噴霧器畝用水量宜在45升-60升之間,或是加入藥效保證劑,如展透等。
五:不能正確掌握用藥次數。 
   用藥次數沒有固定的標準,要綜合考慮菌源量、發病情況、藥劑防治效果等因素,對於往年發病重的地塊有必要進行兩次防治,同時注意雨後補噴,對於第一次用藥效果不好的要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在第一次用藥後7天左右使用第二次藥劑,可以更好的控制病菌的蔓延,減少損失。
全面認識赤霉病的發病特徵,掌握髮病規律,抓住最佳防治時期,選對防治藥劑並正確套用,可將病害損失降到最低。 (作者/王國中)
麥類赤霉病防治藥劑一覽表麥類赤霉病防治藥劑一覽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