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設計是人類的本性》(《To Engineer is Human》,1985)是亨利·波卓斯基的第一本著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正是這本書奠定了他以失敗分析作為研究方法的基礎,通過後來一系列著作的進一步豐富,逐步完善了他所擅長的失敗分析方法。
本書主要記述了一些設計上的成功與失敗的案例:不僅包括堪薩斯市凱悅酒店的兩座人行天橋的倒塌、偉大的水晶宮和至高無比的維多利亞建築、塔科馬海峽吊橋的巨大失敗、布魯克林大橋的成功、金字塔形制的演變等大型的案例;還包括作者孩子玩具、妻子所用刀叉等身邊的案例。作者主要想通過一些案例的講述,說明設計是什麼和怎樣設計的問題。
作者通過分析指出:設計是由無數的假設或者說選擇組成的,永遠都有出現失誤的可能,作為設計師要學會關注細節,善於在成功中看到失敗,對已經出現的失敗作出分析是很必要的,且具有重要的意義,要在失敗中吸取經驗,穩步改善,並盡力避免失敗的再次發生。這種失敗分析的方法,後來進一步演化為《器具的進化》中設計的動因之一“缺點論”的觀點。這本書同樣體現了他分析問題的視角與方法的獨特性。
作者介紹
亨利·波卓斯基(Henry Petroski),美國杜克大學土木工程、歷史學教授,特別擅長於事故分析,被《克科斯評論》(Kirkus Reviews)譽為“科技的桂冠詩人”,2006年榮獲美國歷史悠久且最富盛名的工程獎項之一——華盛頓獎(Washington Award)。他曾在《美國科學家》(American Scientist)雜誌中,持續為大眾撰寫工程設計與文化研究的專欄,也為《紐約時代》雜誌(The New York Times)、《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撰寫一些非工程類文章。他曾受邀參加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今日秀(Today Show)節目和吉姆萊勒新聞時間(News Hour with Jim Lehrer)的專訪。
其他重要著作有《鉛筆:一個設計與環境的歷史》(The Pencil: A History of Design and Circumstance)和《超越設計:散論及其他非方程式計算的嘗試》(Beyond Engineering: Essays and Other Attempts to Figure without Equations)。波卓斯基通過對事故分析的案例、不同文化背景器物形態的差異比較,以及對器物創造、演進過程的梳理,富有創造性地闡述出抽象的設計基本問題;另一方面,他多採用以小見大的研究方法,通過一些經常被人們忽視的小物件來揭示設計的基本問題。
作品目錄
推薦序為什麼設計?(孫建君) / Ⅴ
前言 / Ⅸ
1、致命的創意——人性化背後的反思 / 1
2、跌倒是成長的一部分——失敗乃後世之師 / 11
3、來自日常生活的教訓——疲勞效應 / 21
4、沒有一成不變的正確——成功的工程僅僅為一種假設 / 41
5、從金字塔到大教堂的警示——論橋樑的坍塌 / 55
6、設計就是一次旅行——從此岸到彼岸 / 66
7、一位工程師就是一位詩人——設計中的推敲與修改 / 78
8、必然發生的事故——細節的薄弱導致整體的崩塌 / 89
9、安全係數——對於危險性的預測和度量 / 102
10、當裂紋變成斷裂——安全壽命 / 119
11、公車的框架與刀刃——裂痕分析 / 133
12、插曲:水晶宮的成功故事——創新意味著更加謹慎的分析 / 147
13、橋的坎坷史——成功的鞭策與失敗後的剎車 / 167
14、鑑識工程和工程類小說——文學作品中對失敗的隱喻 / 181
15、從計算尺到計算機——對曾經的計算方法的遺忘 / 198
16、莫衷一是的行家——事故原因可能性列表 / 212
17、設計的局限——失敗和成功的不斷循環 / 223
後記 / 234
參考書目 /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