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第1輯)》是一本於2001年10月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遇羅文等。
基本介紹
- 書名:《記憶(第1輯)》
- 作者:遇羅文 等
- 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1年10月
- 頁數:195 頁
- 定價:23.80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0826095
《記憶(第1輯)》是一本於2001年10月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遇羅文等。
《記憶(第1輯)》是一本於2001年10月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遇羅文等。內容簡介《記憶》,第1輯,書中收錄了大量的回憶文章,本書內容豐富,圖文並茂,資料翔實,再現了那逝去的一幕幕,非常值得一讀。本書內容包括...
《人大·檔案·記憶 第一輯》是2017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檔案館 。內容簡介 為深入挖掘校史資源,充分發揮檔案存史、資政、育人的作用,校檔案館認真梳理研究人民大學建校初期具有開創性的學校管理、教學、科研、學科、基建、機構等原始檔案,通過檔案解讀的獨特視角,回顧建校初期的光輝歷史...
《浙電記憶(第1輯)》是2020年12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內容簡介 《浙電記憶》是由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組織編寫的大型口述訪談項目。該項目主要採訪對象為浙江電力史上重大事件、重要活動的歷史親歷者,包括已退休的各級領導、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基層員工等,具體...
《紅色記憶·第1輯(16)》是海南省文化交流促進會與我公司攜手彙編的,是作為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讀物,以反映老一輩革命者英勇事跡的紅色故事為主,擷取老革命在革命征程中曾經遇見的或經歷的一個人、一件事、一段回憶,書稿內容真實、平凡、感人,可歌可泣,書稿歌頌黨的光輝歷史。內容簡介 《紅色記憶·...
《大家門文學系列:記憶》是2013年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忠實。內容簡介 當我陷入某種無端的無聊無端的孤獨的時候,眼前忽然會掠過作者筆下白鴿的倩影,淤積著歷史塵埃的胸脯里便透出一股活風。 作者在這原下的祖屋生活了兩年。自己燒水沏茶。把夫人在城裡擀好切碎的麵條煮熟。夏日一把躺椅冬天一抱火爐...
紅色記憶-第一輯-1 《紅色記憶-第一輯-1》是於2011年7月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海南省文化交流促進會 。
紅色記憶-第一輯-2 《紅色記憶-第一輯-2》是2011年南海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海南省文化交流促進會。
《記憶的首日封》是2007年1月1日文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曉濱。本書是一本介紹了1976年以來在中國發生的種種紛繁駁雜的歷史事件和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事件的圖書。內容提要 《記憶的首日封》是青島日報報業集團“良友書坊”和營盤兄弟文化(青島)公司聯合策劃編輯出版的《良友》叢書的第1輯。特别致力於民間及...
協和記憶·老專家口述歷史(第一輯) 《協和記憶·老專家口述歷史(第一輯)》是202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把記憶區分為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最早是由詹姆斯(James,18)提出的。他認為記憶由兩個要素組成。第一個要素叫初級記憶(primarytey),它包含尚未從意識中消失的那些材料(相當於短時記憶)。與此相對的次級記憶(secondarymemory),它儲存著當前雖然未被意識到,但一有就能被意識到的材料(相當於長時記憶)。這種理論稱為...
記憶是大腦系統活動的過程,一般可分為識記、保持和重現三個階段。識記,就是通過感覺器官將外界信息留在腦子裡;保持,是將識記下來的信息,短期或長期地留在腦子裡,使其暫時不遺忘或者許久不遺忘;重現,包括兩種情況,凡是識記過的事物,當其重新出現在自己面前時,有一種似曾相識的熟悉之感,甚至能明確地把它...
《記憶中的回憶》是2009年崔強演唱的歌曲,收錄在專輯《記憶中的回憶》。歌曲歌詞 不經意的睡著 被淒涼驚醒 默默睜開眼睛 身體之外如此寧靜 腦里充滿對往事的回敬 似能聽見遠方朋友的心聲 記憶中的回憶 知心兄弟 舉杯相聚 開懷暢飲 無所顧慮 感謝生命中有你 從不相識 走到一起 幾經風雨 成為知己 人生這個遊戲 ...
《珍藏記憶》中他是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感受世事,又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心聲。作品的字裡行間勾勒出一個真實的李忠。他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從蜿蜒的鄉間小路走來,乾過裝卸工、保險、業務員、記者、秘書、團委書記、基層領導,有過婚後幾年6次租房7次搬家的經歷,也有過一天一分錢都沒有的痛苦記憶。圖書目錄 第一輯...
記憶方法是指記住或回想,讓過去的事物留在腦海里的方法。對學習過的事物在腦中保留一定時間再回憶和對記憶的信息提取的形式,有明確的目的或任務、憑藉意志努力記憶某種材料的方法。記憶定義 ⒈[memory;remember;bear in mind]2.記住或想起;訓練記憶的課程 ⒊過去的事物留在腦中的印象 記憶所得者。——蔡元培《...
《交大記憶(第2輯)》是2023年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以“聚焦滄桑歲月,展示時代風貌,構建共同記憶,傳承交大文脈”為宗旨,第2輯精選交大各時期前輩師友文章21篇,分為“黌門哲思”“上庠菁英”“南洋留痕”“崢嶸歲月”“珍檔掌故”“風物探源”6個專欄。書中各篇或縱論交大變遷,或講述...
新時期小說創作領域充滿活力,興盛多變,從藝術創作的整體走向而言,清晰地勾勒出從沉重的記憶走向敘事幻想的軌跡。但迅猛的發展中也難免顯現種種浮躁的心態和現象,離中國當代小說創人作新的繁榮期恐怕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真是任重而道遠。目錄 前言 第一輯 批判的熱情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汪曾祺:古典的溫馨...
記憶缺失(參見“遺忘症”〔amnesia〕)是腦部疾病造成的常見後果,尤指由嗜酒狂(alcoholism)造成和影響海馬(參見“阿耳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的疾病。過人的記憶(超常記憶)有時能通過催眠術獲得,有時則見於孤獨症(autism)患者。條件 跟關於記憶的存在和它的效果的貧乏的知識相此,關於那種內部存留的...
記憶,是大腦對客觀事物的信息進行編碼、儲存和提取的認知過程。也指存儲信息的結構及其內容。包括識記、保持、回憶和再認。記憶是人腦對經驗過事物的識記、保持、再現或再認,它是進行思維、想像等高級心理活動的基礎。人類記憶與大腦海馬結構、大腦內部的化學成分變化有關。記憶作為一種基本的心理過程,是和其他心理活動...
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是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一種概念,最初由法國社會學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在1925年首次完整地提出,以跟個人記憶區分開。集體回憶是在一個群體裡或現代社會中人們所共享、傳承以及一起建構的事或物。一個“記憶的場所”是任何重要的東西,不論它是物質或非物質的,由於...
《協和記憶老專家口述歷史第1輯》是202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圖文並茂,以二維碼視頻的多媒體形式再現協和老專家口述過程,他們以極平實的語言,講述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如協和病房的營養學搭配餐、新中國第一位進藏醫師回憶在藏區行醫經歷,協和婦產科為西哈努克親王夫人莫列王后診斷並治療的故事,新中國...
將需要記住的信息分解為單字、詞語或短句,然後把單字、詞語或短句分別轉化為對應的圖像,最後把圖像串聯為無聲的電影,回憶的時候再把無聲的電影轉化為需要記住的信息。記憶法是依據大腦回憶圖像比回憶文字更容易的原理來創造的一種記憶方法,所以使用記憶法比使用機械記憶效果好得多。學習要點 想像要誇張、奇特、形象...
《記憶前書》是2007年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政恆。內容介紹 《記憶前書》( The First Book of Recollection )為筆者首部作品集,收錄了 2002 年至今五年來大部分的詩作及攝影作品, 主要按時間分為兩輯: 2002 年至 2003 年歸為一卷; 2004 年至 2007 年歸為另一卷。第一卷的作品多為抒情詩,大...
歸分記憶法就是歸納分組記憶法,簡稱“歸分法”。歸分記憶法就是把我們需要記憶的內容,在透徹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切題的歸納,然後把那些在邏輯上有某種關聯的要點歸為一組,這樣,整個內容就被分為幾個大組,組內要點有內在邏輯聯繫,組與組之間也具有某種關聯。這樣,知識被連成了片,一記一大片,一回憶也是一...
《良友第1輯記憶的首日封》是2007年文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留給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我並非不留戀這個世界,但是三十七歲的我已經站在了懸崖邊上,前面只有兩條路——死亡,或是進精神病院,我選擇死亡。——奧基弗 我是不太想念醫院的,以前去過幾次,從未得到任何結論。我知道我的病只能靠自己。也許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