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遺傳(genetic memory)理論是Carl Jung為解釋種群記憶而提出的假說。在分析心理學中,種群記憶假說是指:通過“群體潛意識”,種群的祖先可將記憶、感情和想法遺傳給後代。後由英國人類和心理學家羅伯特·雷納夫·馬雷特(Rober Ranvlph Marett,古典進化論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古典進化論學派最基本的理論取向,即是以進化的觀點來解釋人類社會的差異,首次提出“前萬物有靈論”)進一步發展。
從那時起,人們就一直在激烈地辯論這個問題。用最簡單的話說,這種理論認為,遺傳機制控制著所有身體特徵的遺傳,但它又不限於控制身體特徵的遺傳。低等動物的行為也是由遺傳決定的,它們的複雜行為是與生俱來的,不需要通過學習來獲得。但是高等動物的行為可變性較大,需要學習和記憶。問題在於高等動物的心理機制,特別是人和猿猴的心理機制,是否有通過遺傳因子先天生就的成分。
現代遺傳學已經證偽了傳統上的“記憶遺傳”理論,即:記憶、感情和想法可以進入遺傳物質DNA而傳遞給下一代的理論是錯誤的。另一方面,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小鼠中父代的某些經歷會影響子代的基因表達調控(是基因表達調控的範疇,基因本身的遺傳物質DNA編碼未變)。這一結果提示了父代經歷的表觀遺傳途徑可作為遺傳中心法則的一種有效補充,但對這一結果的解釋必須在嚴謹的學術角度進行討論,這種現象既不受主觀意志控制,亦無法作為“記憶”、“感情”與”想法“可遺傳的證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記憶遺傳
- 外文名:genetic memory
- 別名:遺傳記憶
- 所屬領域:心理學,遺傳學
記憶遺傳和語言,記憶遺傳和創傷、恐懼以及神經精神障礙,理論的發展史,記憶遺傳與超心理學,文學作品以及中文網際網路中的概念,現代遺傳學,最新研究成果,
記憶遺傳和語言
以現代觀點來看,語言被認為僅僅是記憶遺傳的部分產物。事實上,對於人類而言,語言可視為在出生時神經系統就具備的一種屬性特徵,是人類神經系統的本質屬性。然而,人類在個體發育過程中才逐步建立起對母語中特定音素的認知,也就是說,在不同人類種群的基因編碼中並沒有針對其種群特有的音素群落進行編碼。對於某一個國家的兒童而言,他們的基因中並沒有編碼該國母語中的發音要素。這一事實進一步提示了記憶遺傳並不是一個拉馬克過程。
記憶遺傳和創傷、恐懼以及神經精神障礙
在小鼠中進行的神經科學研究提示,某些經歷能夠對下一代產生影響。在一個研究中,小鼠通過訓練對特定的氣味產生恐懼心理,這種對特定氣味的厭惡能夠被傳給下一代。在這些小鼠的下一代中,即便它們未曾經歷過相似的訓練也從未遇到這種特定氣味,仍對其極為敏感,且表現出同樣的恐懼行為。
同時,小鼠的大腦結構中也發現產生了變化。研究者總結認為:父代的經歷,即便發生在懷孕前,仍然能夠顯著的影響後代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科學家推測,同樣的遺傳機制也可以用於解釋恐懼、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綜合症(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以及其他人類的神經精神障礙病理過程(具體報導請參考本詞條的”最新研究成果“節)。
理論的發展史
雖然上述這類源自十九世紀的觀點和新達爾文主義學說完全衝突,但至今仍未完全消失。現代心理學一般認為記憶遺傳理論是錯誤的,然而,直到21世紀初,一些心理學家,如Stuart A. Newman和Gerd B. Müller等,仍然在為這類觀點添磚加瓦。
記憶遺傳與超心理學
某些超心理學家提出了這樣的假說——特定的記憶被編碼在基因中,並用這樣的假說來解釋來自前世的記憶。然而,多數超心理學家並不支持這樣的觀點,這是因為:(1)在具有前世記憶的案例中,被試者和他們關聯到的前世記憶的所述個體並不存在基因或遺傳學上的關聯。(2)這種觀點在解釋一類有孩子的前世記憶被試者時是不完備的。通常情況下,超心理學家認同現代生物學的觀點:遺傳性狀具有傾向性,即:遺傳性狀僅以傾向性編碼,從而能以特定方式對環境刺激作出反應,而並沒有編碼實際的記憶或具體的體驗。
文學作品以及中文網際網路中的概念
在中文網際網路環境中,搜尋“記憶遺傳”,會發現一系列以訛傳訛的詞條:如搜搜百科、互動百科中的相應詞條。詞條中具有類似下面的段落:
“遺傳記憶是馬雷於1911年首先提出的。從那時起,人們就一直在激烈地辯論這個問題。用最簡單的話說,這種理論認為,遺傳機制控制著所有身體特徵的遺傳,但它又不限於控制身體特徵的遺傳。低等動物的行為也是由遺傳決定的,它們的複雜行為是與生俱來的,不需要通過學習來獲得。但是高等動物的行為可變性較大,需要學習和記憶。問題在於高等動物的心理機制,特別是人和猿猴的心理機制,是否有通過遺傳因子先天生就的成分。” |
以及
記憶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後天積累的,個別的,巨大的,長時間的事件可能會成為一種遺傳記憶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本能。比如當一種動物連續幾百代受到某種動物的襲擊其後代就有可能在對該種動物表現出本能一般的恐懼和躲避,這就是記憶的遺傳。 美國學者瑪格麗特·米德認為,人類的大腦資源的95%沒有開發。但是按照達而文的進化論來說,生物中長期不會用到的部分會逐漸退化掉。那么為什麼人類沒有用到的95%的大腦資源沒有退化掉呢? 其實,那沒有用到但是也沒有退化掉的95%的腦資源,並不是真的沒有用到。而是它的實際作用沒有被人類所發現而已。很多生物一生下來就擁有了生存的技能。例如蜘蛛一生下來就會織網,蚊子一生下來就會吸血。這是為什麼?本能嗎?不!這是生物意識產生的行為。這種行為是經過大腦的邏輯模糊計算與傳輸處理而實現的。那么為什麼有些生物在出生之後,沒有父母和同類的教導及傳授技能便已經具備了這些生存技能了呢? 我認為,只有一個可能性,那就是他們父母或祖先的部分生存技能的記憶,有選擇性的遺傳到了他們後輩的大腦里。使他們與生俱來就具備了生存技能的記憶。所以他們能夠一生下來就會織網,一生下來就會飛就會吸血。其實人類也是一生下來就擁有了生存的技能,簡單舉個例子,當嬰兒接近母乳的時候,嬰兒自己就知道了如何吸吮乳汁。那么人類的其他祖先的生存技能為什麼沒能遺傳下來呢?其實也不是沒有遺傳下來,而是所有遺傳下來的記憶都被自己的大腦封閉起來了。就封閉在那沒有用到的95%的大腦資源里。 “那么人類的記憶是如何遺傳的呢?首先人類自身的DNA會拋棄一些無用的記憶以儘量將你自身的精華和求生基本技能以及身體各部分細胞的排列順序和運動規律通過某種編碼壓縮到一個小小的精子和卵子裡。當精子遇到卵子後,這些記憶組件開始解壓縮,並利用母體內的營養資源組建並創造屬於自己的生命體。” “為什麼人類不能開啟自身的里記憶?因為人類自身的進化和幾億年的經歷組成了一個龐大的信息體。如果這部分的記憶突然被激活,首先大腦就會對所有記憶進行一次自我檢查,那么多的信息一下子湧入一個小小的信息處理器,導致的結果必定是大腦崩潰,甚至死亡。所以潛意識將深層記憶封閉起來,甚至斷絕了通往深層記憶的通道。” |
上述段落的出處為何馬編寫的《藏地密碼》小說,隨後在中文網際網路語境中廣泛傳播,也在其他文學故事作品中被廣泛借用,甚至整段整句原樣地照搬抄襲:如《白色的愛》,《剛果驚魂》以及《殺人遊戲之謀殺感應》等等。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這類描述並不具有科學性,通過借用部分科學名詞和少量概念,組織成與現代科學完全違背的整體思想(參考:偽科學),對於非心理學和生物學專業的讀者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事實上,在上述描述中除“記憶是後天積累”的部分以外,多為主觀的臆測和想像。例如:父母熟讀“四書五經”,其兒女無法遺傳獲得上述記憶。在其他動物中,父母的高級捕獵技能也無法遺傳給子代,因而需要重新接受教育,如:母貓會教育小貓、猩猩訓練兒女學習吃白蟻等技能等等。該說法之所以在今天對公眾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對於科學工作者而言,“記憶遺傳”理論早已沒有市場),關鍵在於其擴大了記憶的概念,譬如,將動物的捕獵本能也納入了記憶的範疇,如:祖祖輩輩的獅子都“記得”餓了要吃肉,等等。顯然,後者並非大腦的高級功能——“記憶”,而是屬於本能的範疇。即便是只有幾十個神經細胞的低等生物——線蟲,也具有“趨利避害”的基礎功能,這並非是記憶,而是生物的應激性。
現代遺傳學
遺傳學是研究生物體的遺傳和變異的科學,是生物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史前時期,人們就已經利用生物體的遺傳特性通過選擇育種來提高穀物和牲畜的產量。而現代遺傳學,其目的是尋求了解遺傳的整個過程的機制,則是開始於19世紀中期孟德爾的研究工作。雖然,孟德爾並不知道遺傳的物理基礎,但他觀察到了生物體的遺傳特性,某些遺傳單位遵守簡單的統計學規律,這些遺傳單位現在被稱為基因。
基因位於DNA上,而DNA是由四類不同的核苷酸組成的鏈狀分子,DNA上的核苷酸序列就是生物體的遺傳信息。天然DNA以雙鏈形式存在,兩條鏈上的核苷酸互補,而每一條鏈都能夠作為模板來合成新的互補鏈。這就是生成可以被遺傳的基因的複製方式。
基因上的核苷酸序列可以被細胞翻譯以合成蛋白質,蛋白質上的胺基酸序列就對應著基因上的核苷酸序列。這種對應性被稱為遺傳密碼。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決定了它如何摺疊成為一個三維結構,而蛋白質結構則與它所發揮的功能密不可分。蛋白質執行細胞中幾乎所有的生物學進程來維持細胞的生存。DNA上的一個基因的改變可以改變其編碼的蛋白質的胺基酸,並可能改變此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進而對細胞甚至整個生物體造成巨大的影響。
雖然遺傳學在決定生物體外形和行為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此過程是遺傳學和生物體所經歷的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例如,雖然基因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體重,人在孩童時期的所經歷的營養和健康狀況也對他的體重有重大影響。
最新研究成果
2013年12月1日發布的一項研究成果稱,受訓練後害怕某種特殊氣味的實驗鼠,能夠通過精子中的一種機制將這種神經衝動傳給它們未出生的子孫。
據法新社2013年12月1日報導,這項研究聲稱,它為動物能夠“遺傳”對祖先所受創傷的記憶、作出似乎自己有過親身經歷的反應這種觀點提供了證據。這是在漸成說研究方面的最新發現。漸成說認為,環境因素能夠在不改變基本DNA編碼的情況下,導致基因開始表現出不同行為。 研究人員之一、位於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埃默里大學醫學院的布賴恩·迪亞斯說:“知道祖先的經歷如何影響後代能使我們對具有跨代性的神經精神疾病的發病情況有更多了解。” 在研究中,迪亞斯和另一名研究人員克里·雷斯勒使用足休克法訓練老鼠害怕一種類似於櫻桃花的味道。隨後,他們試驗了這些老鼠的後代在突然聞到這種味道後的震驚程度。在親代老鼠受訓練時,這些子代老鼠尚未在母體內受胎,而且在試驗前從未聞過這種味道。 雷斯勒稱,受訓練老鼠的後代“能夠辨別劑量小得多的味道並作出反應……表明它們對這種味道更為敏感”。他說,它們對其他味道的反應不同,而且與未受過訓練的老鼠的後代相比,它們對櫻桃花味道的反應大約強了200%。 科學家們然後研究了管理鼻內氣味受體的運作、尤其對櫻桃花味道作出反應的M71基因。結果發現,通過受過訓練的老鼠的精子遺傳下來的這個基因的DNA編碼沒有發生變化。迪亞斯說,但這一基因的確存在一些能夠改變其行為並導致這種基因在後代體內被“表達更多”的所謂漸成標誌。這反過來又導致受過訓練的老鼠及其子孫的腦部發生物理性變化——即腦部嗅球中的嗅小體增大。迪亞斯說:“這是因為鼻中M71神經元增多,(通往腦部的)軸突也增多。” 雷斯勒說:“此種信息傳遞是親代‘告知’子代某些它們在將來可能會遇到的特定環境因素之重要性的一種有效方式。”。英國遺傳學家馬庫斯·彭布雷發表評論說,這些研究成果能在研究恐懼症、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綜合徵時發揮作用。他在科學媒介中心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說:“應立即開始認真對待人類跨代反應現象,否則我們將無法理解神經精神疾病或肥胖症、糖尿病和代謝紊亂等疾病的增多。” |
這個相關結果雖然在報導中運用了“記憶”等辭彙,然而其研究成果並不能作為支持歷史上“記憶遺傳”理論的證據,反而是現代遺傳學中如表觀遺傳等範圍的研究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