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記憶的遠方
創作年代:現代
作者:葉戈爾·伊薩·耶夫
作品賞析
長詩局部的敘事與貫穿始終的抒情又融為一體。全詩充滿了濃郁的抒情色彩,抒情主人公充滿深情地侃侃而談,給讀者展現出一幅又一幅親切、動人、逼真、溫暖的日常生活圖景,又使讀者感受到抒情主人公——一位農民之子——的純潔、美好、熱烈、善良、而又充滿憂思的心靈。因此,這部作品被人稱為是“現代人心靈的熱烈獨白”。那飄浮的白雲,“回家”的呼喚,更是充滿了詩情畫意,同時又表現了抒情主人公的飄忽的思緒和熱戀故鄉的情感。
在整部長詩中,有三個形象貫穿始終:記憶、土地、道路。這三個主要形象有著各自不同的象徵,但又有著內在的聯繫,道路連結著記憶,土地又在記憶的遠方展現。道路主要象徵著人民的命運,土地象徵著俄羅斯,記憶象徵著歷史。這三個形象巨觀地囊括了俄羅斯人民的歷史命運,同時又包容著作者的全部思想和情感。除了這三個貫穿全詩的形象之外,長詩中的各個章節中又有一些獨特的象徵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第五章中“打火石——眼淚石”這一形象。這一顆眼淚的化石,是人民痛苦命運和堅強意志的象徵。它是眼淚,飽含著人民的悲哀,又是化石,眼淚的結晶,打火石,一旦受到打擊,就會爆發出火星,它凝聚著人民堅毅、勇敢、憤怒和反抗的性格。《打火石——眼淚石》一章,是全詩的精華和重點,占整個篇幅的近三分之一。而這一形象又是連結記憶、道路、土地三個主要形象的焦點。它集中表現了俄羅斯人民在
十月革命之前的災難深重而又堅毅勇敢的歷史命運和偉大形象。
長詩在藝術上所進行的探索,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作者發揚了
涅克拉索夫和
特瓦爾多夫斯基的傳統,有著俄羅斯民間口頭文學的豪邁和幽默,有著鏗鏘有力的哲理抒清,有著細膩入微的
現實主義的描繪,有著對嚴酷的矛盾衝突的準確描繪以及充滿光明和樂觀情調的氣氛,更有著濃郁而又純樸的鄉村生活畫面。特別是標題中的《記憶的遠方》就直接表明了對特瓦爾多夫斯基《
山外青山天外天》(直譯為《遠方的遠方》)的繼承性。
在詩律方面,也打破了嚴謹刻板的傳統,不注重外在的韻律,而注重內在的節奏和辭彙的音響效果。尤其是在結構方面,為前蘇聯當代詩歌的發展開拓了道路。詩人在總的記憶——道路——土地這一主題和形象下,包容了許許多多記憶中的細節:婦女的悲慘生活,莊稼人的繁忙的勞動、戰場上對敵人坦克的襲擊、蘋果樹下少男少女的情絲,等等。對於這一切,作者都渾灑自如,涉筆成趣,使得情節結構方面衝突尖銳複雜,容量廣博,意境深邃。因此,前蘇聯著名文藝評論家、
列寧格勒大學教授
葉爾紹夫稱這部作品是“巨幅復調結構長詩”。
作者簡介
葉戈爾·伊薩·耶夫,前蘇聯詩人,1926年生於沃龍涅什州的科爾謝沃村。1943年,17歲的伊薩·耶夫參加了反法西斯
衛國戰爭,親眼目睹了激烈的戰鬥和死亡。他曾跟隨蘇軍打到
德國。戰後,他在駐歐蘇軍中繼續服役5年。在此期間,他目睹了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和平復興,並有機會接觸了一些原
希特勒軍隊的士兵,這為他以後的詩歌創作提供了基礎。伊薩耶夫自1945年開始發表作品,主要是寫一些抒情短詩。1953年,他發表了第一部長詩《在多淄河的波濤上》,描寫在德國服役的前蘇聯軍人的生活。1955年,他畢業於
高爾基文學院,開始專門從事詩歌創作。伊薩耶夫代表性的作品是他的兩部長詩《
記憶的審判》和《記憶的遠方》。他由於這兩部長詩的發表而一舉成名。這是他的詩歌兩部曲,前者花費了作者6年時間(1956—1962),後者花費了作者12年時間(1965—1977)。作者因這兩部長詩而獲得了1980年度的前蘇聯最高文學獎——
列寧獎金,從而在前蘇聯當代詩壇上占據了重要地位。20世紀80年代,伊薩耶夫還創作有長詩《25點鐘》(1984)、《我秋天的田野》(1984)、《獵人打死了仙鶴》(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