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詩《記憶的審判》是前蘇聯20世紀60年代戰爭題材敘事詩的代表作。寫的是關於偉大的衛國戰爭的記憶。作品通過對3個曾經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國士兵的戰後生活以及對待戰爭不同態度的描寫,表現了反對侵略戰爭和和平必定勝利的思想。長詩儘管是戰爭題材的敘事詩,但並不是直接描寫戰爭,而是通過對戰後生活的描寫來回憶戰爭,使製造死亡、殘酷殺人的戰爭參與者遭受“記憶的審判”。
基本介紹
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賞析
作品通過對3個曾經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國士兵的戰後生活以及對待戰爭不同態度的描寫,表現了反對侵略戰爭和和平必定勝利的思想。長詩儘管是戰爭題材的敘事詩,但並不是直接描寫戰爭,而是通過對戰後生活的描寫來回憶戰爭,使製造死亡、殘酷殺人的戰爭參與者遭受“記憶的審判”。
長詩構思完整嚴謹,塑造的人物形象鮮明、典型。其中著墨最多的主人公是霍爾斯特,他是法西斯戰爭的工具,同時又是戰爭的受害者,戰爭使他喪失了一切常人的秉性,從一個熱愛生活的小伙子變成了一桿無動於衷地狂熱殺人的“自動步槍”。這個戰爭的罪人甚至在戰後對一切部麻木不仁,唯獨還從戰爭中撈取好處,將子彈頭挖出來化鉛賣錢(實際上也是象徵著準備戰爭)。作者在描寫他時,從人性與戰爭的對比、反襯來揭示這一人物的性格特徵。是戰爭扼殺了人性,人性與戰爭的矛盾,也是長詩中的基本的矛盾衝突。正是在這種衝突中,表現了對法西斯戰爭的憤恨和審判。
作品中另外兩個主人公——漢斯和庫爾特——是作為霍爾斯特的對立面來描寫的,是具有強烈反戰情緒的正面人物。漢斯幾乎被表現為一名為和平而鬥爭的人,反戰精神最為強烈。庫爾特是戰爭的犧牲品,戰爭使他失去了雙腿,他對戰爭充滿了義憤,對未來的戰爭也充滿了恐懼,對自己曾參與法西斯戰爭充滿了悔恨之感。作者借他向霍爾斯特的傾訴,反映了自己強烈的反戰思想和對戰爭與和平的深思。作品中主持審判的正面人物是“記憶”的形象。作者給這個記憶加上了形象性的特徵:一個赤足的“小小的女人”。她是作品中的第四個主人公,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正面的形象。她既是人民的化身、正義的化身,代表人民,代表正義,對戰爭的罪人進行審判,同時又是作者思想的體現者,是作者心目中的良心和道義。她代表作者,表現對不同人物的不同的態度。她對霍爾斯特之類的人進行審判,而對霍夫曼·庫爾特和漢斯等認識並且控訴戰爭罪惡的人表示稱讚。這個“赤足的記憶——小小的女人”的使用使得抽象的道德概念有了形象化的特徵,富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然而,這個體現正義和良心的形象,則是一個弱小女人的形象,她也只能用“記憶”去進行抽象的審判,因而顯得孱弱,顯得單薄。長詩在藝術方面頗具特色,抒情與哲理交融一體,代表了前蘇聯當代詩歌的發展傾向。
作者簡介
葉戈爾·伊薩耶夫,1926年生,前蘇聯詩人。社會主義勞動英雄(1986)。蘇聯作家協會書記。他於1926 年生於沃龍涅什州的科爾謝沃村,1943年,17歲的伊薩耶夫參加了反法西斯衛國戰爭,親眼目睹了激烈的戰鬥和死亡。他曾跟隨蘇軍打到德國。戰後,他在駐歐蘇軍中繼續服役5年。在此期間,他目睹了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和平復興,並有機會接觸了一些原希特勒軍隊的士兵,這為他以後的詩歌創作提供了基礎。伊薩耶夫自1945年開始發表作品,主要是寫一些抒情短詩。1953年,他發表了第一部長詩《在多淄河的波濤上》,描寫在德國服役的前蘇聯軍人的生活。1955年,他畢業於高爾基文學院,開始專門從事詩歌創作。伊薩耶夫代表性的作品是他的兩部長詩《記憶的審判》和《記憶的遠方》。他由於這兩部長詩的發表而一舉成名。這是他的詩歌兩部曲,前者花費了作者6年時間(1956—1962),後者花費了作者12年時間(1965—1977)。作者因這兩部長詩而獲得了1980年度的前蘇聯最高文學獎——列寧獎金,從而在當時的前蘇聯詩壇上占據了重要地位。80 年代伊薩耶夫還創作有長詩《25 點鐘》(1984)、《我秋天的田野》(1984)、《獵人打死了仙鶴》(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