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道論》十二卷,羅漢優波底沙造,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漢譯本收錄於歷代大藏經中。學者考證此書可能系傳承至斯里蘭卡的上座部佛教中無畏山寺的觀點。
基本介紹
- 書名:解脫道論
- 作者:羅漢優波底沙
- 原版名稱:解脫道論
- 譯者: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
《解脫道論》十二卷,羅漢優波底沙造,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漢譯本收錄於歷代大藏經中。學者考證此書可能系傳承至斯里蘭卡的上座部佛教中無畏山寺的觀點。
《解脫道論》十二卷,羅漢優波底沙造,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漢譯本收錄於歷代大藏經中。學者考證此書可能系傳承至斯里蘭卡的上座部佛教中無畏山寺的觀點。...
《清淨道論》,巴利文Visuddhimagga 的意譯,南傳上座部里程碑式人物覺音(Buddhaghosa)著,約成書於5世紀,被譽為三藏典籍和義疏的精要。 是綜述南傳上座部佛教...
佛學術語,四道之第三。佛道之總名。出離解脫之道。如解脫道論之解脫道。1 ...... 佛學術語,四道之第三。佛道之總名。出離解脫之道。如解脫道論之解脫道。...
釋量論攝義能顯解脫道論,藏傳因明(量學)著作。賈曹傑·達瑪仁欽著。按照《釋量論頌》的內容,作了詳盡的解釋。其特點是通過量理的探討,而臻於解脫道之理路。 ...
《解脫道論》“常樂行施”。“喜舍與者”(vossaggarata),《解脫道論》“常供 給”。“有求必應者”(yacayoga),“喜分施者”(danasamvibhagarata),《解脫...
“放舍者”(muttacaga):《解脫道論》“常施與”。“淨手者”(payatapani),《解脫道論》“常樂行施”。“喜舍與者”(vossaggarata),《解脫道論》“常供給...
安止定(appanā):(安止定的規定)他這樣的意向於相而行道:他想“我今將...35 “種姓”(gotrabhå),《解脫道論》“性除”。36 “速通達”(khippabhibba...
18 “十種安止善巧”(dasavidha-appanakosalla),《解脫道論》“安定方便”。 19 “令事物清淨”(vatthuvisada-kiriya),《解脫道論》“令觀處明淨”。 20...
69 “行道清淨”(patipada-visuddhi),《解脫道論》“清淨修行”。 70 “舍隨增”(upekhanubruhana),《解脫道論》“舍增長”。 71 “喜悅”(sajpahaj...
3. 指禪支。枝,為支之意。解脫道論卷四(大三二·四一六上):‘外行成就入初禪;禪枝,謂覺、觀、喜、樂,一心也。’中文名 禪枝 注音 chán zhī 用途 ...
著有《中觀根本明義集》、《莊嚴根本論》、《明照解脫道論》等,其中《明照解脫道論》是對《釋量論》的註疏,為格魯派學制必修課本之一。七年(1432)逝世於...
苦滅道聖諦的實踐《解脫道論》的指示《達摩多羅禪經》的總攝第五章 以無生的見地修習四諦禪觀無生四諦禪觀的心要從無生四諦到無量四諦...
這7部論書常被認為是南傳上座部佛學的基本理論著作。以後,還出現闡述上座部教理特別是修持方法的《解脫道論》;覺音又在《解脫道論》的基礎上著《清淨道論》,...
備註:“時死”(Kala-marana)、“非時死”(akala-marana),《解脫道論》:“時節死、不時節死”。 “度使魔”(Dusimara),M.50(Maratajjaniya-sutta)I,p....
、《攝大乘論》、《辨中邊論》、 《辨法法性論》、《現觀莊嚴論》、《入中論》、《入行論》、《根本智論》、《回諍論》、《無常觀論》、《解脫道論》。...
又,《義釋》與《無礙解道》一同被認為是法將舍利弗所造。此義釋及無礙解道兩書,攝藏於斯里蘭卡大寺派之經藏中,但屬於無畏山寺派之解脫道論,因有毗曇或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