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止定是小說中的一個名詞,是一種很有意思的規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止定
- 外文名:appanā-samāpatti
- 釋義:心完全專一的狀態
安止定(appanā):(安止定的規定)他這樣的意向於相而行道:他想“我今將成安止定了”,便間斷了有分心,以念於“地、地”的勤修,以同樣的地遍為所緣,而生起意門轉向心。此後對於同樣的所緣境上,速行了四或五的速行心。在那些速行心的最後的一念為色界心;余者都是欲界的,但有較強於自然心的尋、伺、喜、樂、心一境性的。又為安止的準備工作故亦名為遍作,33譬如鄉村等的附近稱為近村或近城,正如這樣的近於安止或行近於安止,故亦稱為近行34;又以前是隨順於遍作,以後則隨順於安止,故亦名為隨順。這裡的(三或四的欲界心中的)最後的一個,因為征服了小種姓(欲界的)而修習於大種姓(色界的),故又名為種姓35。再敘述其不重複的(即不兼備眾名,而一念假定一名的):此中,第一為預作,第二為近行,第三為隨順,第四為種姓。或以第一為近行,第二為隨順,第三為種姓,第四或第五為安止心。即於第四或第五而入安止。這是依於速行的四心或五心的速通達與遲通達36而言。此後則速行謝落,再成為有分的時間了。
阿毗達摩師(論師)喬達答長老說:“前前諸善法為後後諸善法的習行緣37,依據此種經38中的習行緣來說,則後後諸善法的力量更強,所以在第六與第七的速行心也得有安止定的。”然而在義疏中卻排斥他說:“這是長老一己的意見。”
其實只在第四和第五成安止定,此後的速行便成謝落了,因為他已近於有分之故。如果深思此說,實在無可否認。譬如有人奔向於峭壁,雖欲站住於峭壁之端,也不可能立止他的腳跟,必墮於懸崖了,如是在第六或第七的速行心,因近於有分,不可能成安止定。是故當知只有在第四或第五的速行心成為安止定。
其次,此安止定僅一剎那心而已。因為時間之長短限制,有七處不同:即於最初的安止,世間的神通,四道,道以後的果,色無色有的有分禪(無想定及滅盡定)39,為滅盡定之緣的非有想非無想處,以及出滅盡定者所證的果定。此中道以後的果是不會有三剎那心以上的。為滅盡定之緣的非有想非無想處是不會有二剎那心以上的。於色、無色界的有分(無想定及滅盡定)是沒有限量的。其餘諸處都只有一剎那心而已。在安止定僅一剎那之後,便落於有分了。自此又為觀察於禪的轉向心而斷絕了有分以後便成為禪的觀察。
其實只在第四和第五成安止定,此後的速行便成謝落了,因為他已近於有分之故。如果深思此說,實在無可否認。譬如有人奔向於峭壁,雖欲站住於峭壁之端,也不可能立止他的腳跟,必墮於懸崖了,如是在第六或第七的速行心,因近於有分,不可能成安止定。是故當知只有在第四或第五的速行心成為安止定。
其次,此安止定僅一剎那心而已。因為時間之長短限制,有七處不同:即於最初的安止,世間的神通,四道,道以後的果,色無色有的有分禪(無想定及滅盡定)39,為滅盡定之緣的非有想非無想處,以及出滅盡定者所證的果定。此中道以後的果是不會有三剎那心以上的。為滅盡定之緣的非有想非無想處是不會有二剎那心以上的。於色、無色界的有分(無想定及滅盡定)是沒有限量的。其餘諸處都只有一剎那心而已。在安止定僅一剎那之後,便落於有分了。自此又為觀察於禪的轉向心而斷絕了有分以後便成為禪的觀察。
33 “遍作”(parikamma),《解脫道論》“修治”。
34 “近行”(upacàra),《解脫道論》“外行”。
35 “種姓”(gotrabhå),《解脫道論》“性除”。
34 “近行”(upacàra),《解脫道論》“外行”。
35 “種姓”(gotrabhå),《解脫道論》“性除”。
36 “速通達”(khippabhibba)、“遲通達”(dandhabhibba)見第三品底本八十六頁以下。
37 “習行緣”(asevana-paccaya)見底本五三八頁。
38 Tikapatthana p.5;p.7.
39 “有分禪”(bhavaïgajjhana)是無意識狀態的禪,指無心定而言,即色界的無想定及無色界的滅盡定。
37 “習行緣”(asevana-paccaya)見底本五三八頁。
38 Tikapatthana p.5;p.7.
39 “有分禪”(bhavaïgajjhana)是無意識狀態的禪,指無心定而言,即色界的無想定及無色界的滅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