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角鷿鷈為中型
游禽。體態緊實,略具冠羽。繁殖羽:清晰的橙黃色過眼紋及冠羽與黑色頭成對比並延伸過頸背,前頸及兩脅深栗色,上體多黑色。冬羽:比黑頸鷿鷈臉上多白色,嘴不上翹,頭顯略大而平。長有一個黑色的短嘴,又直又尖,尖端呈黃白色,像尖鑿子一樣,適於啄捕魚蝦。翅膀短而圓,尾巴短,兩條腿的位置長在尾部,腳趾上有分離的、像
花瓣一樣的蹼,中趾的爪尖上還有像
蓖子一樣的突起,可以作為清潔羽毛的梳子。飛行時與
黑頸鷿鷈的區別為翼覆羽。偏白色的嘴尖有別於所有其他鷿鷈但似體型較小的
小鷿鷈。
夏羽頭部、後頸和背部的羽毛均為黑色,前頸、頸側、胸部和體側是栗紅色,下嘴的基部到眼睛有一條淡色的紋,眼睛裡的
虹膜為紅色,從眼睛前面開始向眼後方的兩側各有一簇金栗色的
飾羽叢伸向頭的後部,呈雙角狀,極為醒目,故名“角鷿鷈”。
冬羽頭頂,後頸和背黑褐色;頦、喉、前頸、下體和體側白色,具白色
翼鏡,飛翔時極明顯,野外容易識別。
虹膜紅色,眼圈白;嘴黑色,嘴端偏白;腳黑藍或灰色。
大小量度:體重♂250-500g,♀245-375g;體長♂370-390mm,♀366-380mm;嘴峰♂23-27mm,♀23mm;翅♂132-149mm,♀124-140mm;跗蹠45mm,♀44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生活習性
冬季結小群活動。繁殖於整個北方溫帶的
淡水區域,游泳時親鳥常將雛鳥置於背部;冬季分散在約北緯30°以南,包括沿海水域,結小群活動。中國種群數量甚稀少,繁殖於
天山西部,越冬在中國東南部及長江下游。食物是各種魚類、
蛙類、
蝌蚪等,也吃水生昆蟲、昆蟲的幼蟲、蝦、
蝲蛄、甲殼類動物和軟體動物等水生
無脊椎動物,偶爾還吃一些水生植物。
叫聲:非繁殖期寂靜無聲。顫音二重唱似小鷿鷈但鼻音較重;也發粗啞而多喉音的叫聲。
分布範圍
世界
原產地:阿爾巴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白俄羅斯、比利時、保加利亞、加拿大、中國、克羅地亞、捷克共和國、丹麥、愛沙尼亞、法羅群島、芬蘭、法國、喬治亞、德國、希臘、格陵蘭、匈牙利、冰島、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愛爾蘭、義大利、日本、哈薩克斯坦、韓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立陶宛、馬其頓、墨西哥、摩爾多瓦、蒙古、荷蘭、挪威、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聖皮埃爾和密克隆、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克蘭、英國、美國(喬治亞州)、烏茲別克斯坦。
遊蕩:阿爾及利亞、亞美尼亞、百慕達、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賽普勒斯、直布羅陀、香港、印度、以色列、科威特、黎巴嫩 利比亞、盧森堡、黑山、摩洛哥、巴基斯坦、葡萄牙、塞爾維亞、斯瓦爾巴和楊梅 敘利亞、突尼西亞。
不確定:阿富汗。
中國
繁殖於新疆(天山西部),見於東北(哈爾濱, 旅順)、河北、河南、山東,冬遷長江下游,福建和台灣。
繁殖方式
在4-8月間繁殖,產卵通常在6月。
雄鳥和雌鳥從相識到交配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求偶舞蹈。水面上,兩隻相遇的鷿鷈,面對面低頭展翅,然後抬頭仰脖,拍動雙翅,迅速向前。當互相快碰到時,又驟然停下改為後退。簡直就是一場優美的芭蕾。通過舞蹈的互相比試和了解,如果贏得了對方的愛心,它們就銜著水草開始共同建造洞房。
鷿鷈的巢很特別,它不在固定地點,而是
隨波逐流,飄蕩在水上。巢建好後,產3-8枚卵,雙親輪流孵化。遇有情況時,親鳥跑得無影無蹤。其實,在它離開時,它早已用水草和蘆葦將巢蓋嚴實了。經過22-25天的孵化,幼鳥出殼。幼鳥屬於
早成鳥,剛出殼就躍入水中。幼鳥通常19-24天可獨立生活,並且在大約41-60天飛行。這種物種被認為達到大約兩歲時性成熟,在野生環境生活長達五年。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角鷿鷈指名亞種 | Podiceps auritus auritus | Linnaeus, 1758 |
---|
2 | 角鷿鷈斯拉夫尼亞亞種 | Podiceps auritus cornutus | Gmelin, 1789 |
---|
種群現狀
對該物種的主要威脅是人類干擾,圍繞繁殖湖區的林業作業(例如導致水文變化的植被,導致無脊椎動物及獵物數量的減少),水位波動,以及虹鱒魚湖的養殖(與其競爭水生昆蟲的物種)。大湖區E型肉毒桿菌病的爆發可能是死亡的重要原因。由於酸化和湖泊腐殖質含量的增加,還發生了湖水面積歷史範圍的收縮,該物種通常被捕獲並意外淹沒在漁網中,並且特別容易在冬季期間在海洋環境中被溢油侵害。在加拿大的草原上,掠食動物(普通烏鴉、浣熊、黑嘴鴉鵲)的擴散對其數量構成威脅。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