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雉屬

角雉屬

角雉屬(學名:Tragopan):是鳥綱雞形目雉科的一屬,重要特徵為雄鳥長有一對顏色艷麗的肉質角,在求偶時向雌鳥炫耀。雄鳥體及兩翅主要為深栗紅色,滿布具黑緣的灰色眼狀斑,下體灰斑大而色淺。雌鳥上體灰褐色,下體淡黃色,雜以黑、棕、白斑。雄性較雌性更為美麗。

喜歡居住在有長流水的溝谷、山澗及較潮濕的懸崖下的原始森林中,在海拔1000-3500米之間均有分布。 喜歡單獨活動,只是在冬季偶爾結有小群。主要以喬木、灌木、竹以及草本植物和蕨類植物的嫩葉、幼芽、嫩枝、花絮、果實和種子為食。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地區。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世界,中國,繁殖方式,下屬物種,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角雉屬的鳥類體形和大小同家雞差不多,體長44-66厘米,體重930-1800克。(代表物種紅腹角雉)
雄鳥的羽色非常艷麗,在頭頂上生長著烏黑髮亮的羽冠,羽冠的兩側長著一對鈷藍色的肉質角,精巧而美麗,這就是“角雉”名稱的由來。此外,在它的項下還生有一塊圖案奇特的肉裙,色彩絢麗而富於變幻,兩邊分別有八個鑲著白邊的鮮紅色斑塊,中間在黑色的襯底上散布著許多天藍色的斑點。它們的臉頰裸出,露出天藍色的皮膚,周緣圍著一圈桔黃色的羽毛。頭、頸的後部和上胸為橙紅色,尾羽為棕黃色,雜有黑色的蟲蠹狀斑,並具有黑色的橫斑和端斑。其餘體羽都是深栗紅色,上面布滿了圓圓的灰色眼狀斑,背部的較小,胸、腹部的比較大,就像是紅色的錦緞上灑滿了大大小小的珍珠。
雌鳥的羽色就遜色多了,上體一般為灰褐色,下體淡皮黃色,均布滿了黑色的斑紋和白色的斑點。不過這種天然的保護色,可以使它在孵卵時免遭天敵的襲擊。
虹膜為褐色;嘴黑色或角褐色;腿、腳粉紅色或灰褐色。

棲息環境

棲息于海拔1000-3500米的山地森林、灌叢、竹林等不同植被類型中,主要是1500-2500米的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及針葉林。喜歡居住在有長流水的溝谷、山澗及較潮濕的懸崖下。有時也上到海拔3500米左右的高山灌叢,甚至裸岩地帶活動。

生活習性

喜歡單獨活動,只是在冬季偶爾結有小群。主要以喬木、灌木、竹、草本植物和蕨類的嫩芽、嫩葉、青葉、花、果實和種子等為食,兼食少量動物性食物,春季和夏季喜食鱗毛蕨、寶興冷蕨、報春花等的嫩葉和嫩芽等;秋季除蕨類外,還有玉竹、花楸、懸鉤子等的葉、莖和果實,以及山蝸牛、昆蟲等動物性食物;冬季則以常扒開雪被,啄食早熟禾、鐵線蓮、鹿耳韭等草本植物和蕨類的葉。
它們的膽子很小,走過林間小路時,常常先從灌叢邊伸頭張望,確認沒有危險時才迅速通過。每當夜幕降臨時,它們就悄悄地飛到樹上過夜,雄鳥和雌鳥在相距不遠的樹上分別棲息。
性機警,善奔走。鳴聲似小孩啼哭的“哇、哇”聲,故當地民眾叫“娃娃雞”。多單獨或成對活動,冬季亦常集成2-5隻,甚至10隻左右的小群活動。白天活動。多數時間都在林下地面活動和覓食,有時也上到樹上覓食,夜晚則棲息於樹上。

分布範圍

世界

不丹、印度、尼泊爾、喜馬拉雅山西北部、印度、緬甸、巴基斯坦以及克什米爾地區。
角雉屬分布圖角雉屬分布圖

中國

分布於西藏、雲南、貴州甘肅陝西湖南湖北廣西四川、福建。

繁殖方式

通常4月初即進入繁殖期。雄鳥發情時頭部一對綠藍色肉質角不斷充氣,膨脹,逐漸從頭部伸出和延長,喉下部鑽藍色肉裙亦逐漸擴展和膨大起來。4月末5月初開始產卵。
雄鳥的肉質角平時藏而不露,頭頂部只能看到長長的羽冠,肉裙也收縮在項下。每當求偶炫耀時,兩隻角就膨脹起來,高高聳立,肉裙也充血膨脹,突然展開,飄灑在胸前,幾乎可以垂到地面,就好像系了一條漂亮的彩裙,而且一會兒縮回,一會兒展開,更像是一朵不斷開合的鮮花,令人眼花繚亂。同時微微張開雙翅,尾羽也如同扇子一樣展開,交替踏著舞步緩緩移動,以博得雌鳥的歡心。達到高潮時,肉角不斷地顫動,同時發出低沉的“咕,咕”聲,隨後直起身體,煽動兩翅,昂首沖向雌鳥。雌鳥則呈半蹲狀,一動不動地接受交尾。交尾後雄鳥離開雌鳥並抖動雙翅,肉角和肉裙也緩慢地收回。
巢多置於樹上,距地高0.5-8米,巢甚隱蔽,呈淺盤狀或碗狀,相當粗糙而簡陋。主要由樹枝、藤條、三葉木通、松蘿、苔蘚和樹葉構成,內墊於少量松針、樹葉、雜草和羽毛。每窩產卵3-6枚卵,卵的顏色為棕皮黃色或淺黃色,被有大小不等的紅褐色斑點。孵卵由雌鳥承擔,它的羽色和周圍環境渾然一體,即使走到巢邊也難以發現。孵化期為28-30天。

下屬物種

角雉屬(5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
Tragopan blythii
Jerdon, 1870
2
Tragopan caboti
Gould, 1857
3
Tragopan melanocephalus
J. E. Gray, 1829
4
Tragopan satyra
Linnaeus, 1758
5
Tragopan termminckii
J. E. Gray, 1831

種群現狀

棲息地和種群正受到人類干擾和威脅,主要是棲息地的林木砍伐以及揀蛋毀巢、採藥、偷獵獵等。棲息地內闊葉林被取代為人工栽植的針葉林,應加強管理和保護。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無危(LC)——2種;近危(NT)——1種;易危(VU)——2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