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錯位是指角色扮演者的實際表現與社會、群體、組織、他人的期待和要求不相符合的行為。你要扮演好自己擔當的角色,就必須嚴守職責。一個角色扮演者不論在其位而不謀其政,還是不在其位卻謀其政,都是角色錯位的表現。角色錯位也是一種角色行為,不過是一種扭曲了的角色行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角色錯位
- 外文名:Role Dislocation
成因,矯正,現象,危害,
成因
角色錯位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觀原因,又有客觀原因。
1.角色錯位形成的主觀原因
從主觀上說,許多角色錯位的形成,都不只是一個原因,往往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這就是說,個體扮演的角色之所以發生錯位,與其文化素養、思想意識、道德品質、價值觀念、工作作風、思想方法、性格特點、人格狀況、生活方式及言行習慣等方面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或其中某幾方面的問題)有著很大的關係。例如,有的子女以種種藉口對自己父母不盡贍養扶助的義務;有的經營者不顧消費者利益,用“以次充好、摻雜使假,坑蒙拐騙、投機取巧”等非法手段坑害消費者,損害消費者利益,昧心賺取消費者的錢財;有的明星代言涉嫌欺詐的廣告;等等。這些角色錯位的發生,都有角色扮演者自身某些方面的原因,他們應當從中汲取教訓。
在這裡,還必須指出的是,有些人發生角色錯位,不是文化素質、思想意識、道德品質等問題所致,而是因其性格內向、意志懦弱、閱歷淺顯以及受客觀過程的發展及其表現程度的限制(客觀過程的方面及本質尚未充分暴露)有關。在這種情況下,有的人沒有如願以償地扮演好角色,深感煩惱、困惑、沮喪,甚至意志消沉,得過且過,這就大可不必了。“吃一塹長一智”。其實,一個人不能遭遇挫折後就一蹶不振,應該堅持自強不息,奮發有為,這才是一個生活強者的追求和選擇,而且一定能夠在廣闊的社會舞台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2.角色錯位形成的客觀原因
從客觀上說,同樣地,許多角色錯位的形成,都不只是一個原因,往往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人事政策落實不有力。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已經制定了相當數量的人事管理法規和政策檔案,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央和地方加快了人事人才法律法規建設的進程,初步建立了比較完備的人事政策法規體系。但是,應當看到,在落實人事政策法規方面,各地的發展是不平衡的。事實表明,人事政策落實不力,是導致角色錯位的一個重要社會原因。何以見得?西安的北大中文系畢業的陸步軒臨街賣肉,一度成了新聞熱點。評論家李克傑在“新浪時評”中寫道:“人只有職業的不同而沒有高低尊卑貴賤之分。令人不解的是,近幾年來,從國家到地方都在喊‘人才缺乏’,特別是西部欠發達地區,即使是在改革開放2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仍需要‘招募’數乾名有關。應屆大學畢業生支援包括陝西省在內的西部地區建設,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像陸步軒這樣的名牌大學高才生卻幹著和他的知識不相稱的工作。”
(2)法律規範操作不具體。如前所述,明星代言涉嫌欺詐的廣告事件屢屢發生。有的律師建議,國外對明星代言廣告的義務和法律責任多有具體明確的規範,這對強化明星的法律意識和解決相關糾紛至關重要。我國過於原則化的法律規定,不利於法制的統一。在明星代言虛假廣告屢屢引發糾紛的今天,立法部門應將相關立法儘快列入議事日程。
矯正
1.增強角色意識
增強角色意識,是指增強角色扮演者的主體認識,履行角色的職責和義務。例如,公務員角色應當履行下列義務:模範遵守憲法和法律;按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式認真履行職責,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接受人民監督;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忠於職守,勤勉盡責,服從和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和命令;保守國家秘密和工作秘密;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模範遵守社會公德;清正廉潔,公道正派;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又如,經商者一定要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努力做到文明經商、優質服務,從而贏得消費者的信賴。
2.健全用人機制
健全用人機制,是指健全廣納群賢、人盡其才、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把優秀人才聚集到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中來,保證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從角色理論角度來說,健全這種新的用人機制,是防止角色錯位的一項重要舉措。為此,我們要“吃透兩頭”:一頭是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中央關於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檔案的精神。另一頭是人事部門領導和工作人員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及時掌握本地區、本單位人事動態情況,按照規定的原則、程式和方法,致力於拓寬視野、不拘一格地選拔人才。
現象
在企業中,管理角色錯位通常表現為以下幾種現象:
一、高層官僚現象
我們經常在企業中聽到老闆與管理人員相互抱怨聲不絕於耳,老抱怨職業經理人好高騖遠,言過其實,在經費方面更是崽賣爺田,花錢大手大腳,而實際並不能給企業帶來多大收益;高層管理人員對老闆的不放手也頗多微詞,直接命令、直接指揮到辦事員工,造成員工直接越級匯報,經常是員工直接把事辦完了,而身為管理人員還不知道。久而久之,高層管理人員也就“好自為之”,不加過問啦,高層管理人員的官僚的問題也就產生了,因為這時候,即便有員工找到他們進行請示決策,他們一方面沒有相應的責任,又沒有相應的資源作為支持,就只能動動嘴皮,進行一些原則性的指導,或者乾脆就一拖了之。而到工作總結或者出現問題的時候,老闆一定會作出高層管理人員管理能力不行的評價,如此三番,高層管理人員最後只能選擇黯然離去。客觀規律告訴我們,企業一旦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授權和分權將成為老闆們不得不作的選擇。而現實中很多企業的分權標準,只圖一個放心,把聘用管理人員的初衷和意義在集體無意識中忘得一乾二淨。
二、中層無為現象
老闆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不僅使高層管理者官僚現象嚴重,而且也會使中層管理者無為現象嚴重。這是因為,由於老闆直接向中層或基層員工發號施令,具體的資源分配與協調支持則需要主管領導來提供支持,而主管高層高高在上,官僚指揮,導致中層員工不知所從,許多工作最後不了了之。老闆則會認為,不僅僅主管高層領導能力不夠,而且所屬中層管理人員或員工工作也越來越差。即使是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到老闆那裡邀功行賞的往往也是主管領導。長久以往,中層的工作積極性也就蕩然無存了,工作上所體現出來的特徵則是被動的執行,讓我做什麼就做什麼,但做得行不行,不是我說了算,藉口一籮筐,指責與謾罵不絕於口。相互之間戒備代替合作、推卸代替執行、無為代替努力。
三、老闆失職現象
向下錯位的管理模式還造成老闆本身的工作不能很好地開展。比如老闆作為企業的領航人,他應花更多的時間研究行業環境,甚至巨觀環境,更多地參與各種活動而獲取更多的信息,從而對企業的發展方向與業務運作模式作出決策,而不是忙於具體的事務。但遺憾的是,我們經常發現企業老闆每天忙得可謂腳不沾地,但企業經營目標、企業高管隊伍建設、老闆個人品牌形象塑造等方面,老闆往往拿不出時間來牽頭梳理,這就造成企業各層管理人員工作沒有方向感,沒有具體的目標作為指引,只能事事向老闆請示匯報,得到具體任務安排才能去開展工作。這樣,本該各層管理人員決策安排的工作全部堆積到老闆案頭,占據了老闆大量的時間,而老闆又抽不出時間開展他最應該做的工作,長此以往,就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四、低效高成本現象
企業本身花了大價錢請來管理人員,在使用過程中卻出現一種怪現象:一方面,企業花一大筆錢給管理人員提供優越的條件,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年薪、住房、汽車、豪華辦公室、期權等;但另一方面,老闆又會因為用這個管理人員去辦某事比自己去辦多花了三五千元,或者因為自己處理會節約兩三天的時間,寧願自己去辦理而不讓管理者去辦理。
所以,基於安全與慣性的向下角色錯位的現象必然導致如下結果:
老闆占用了自己的時間做了管理者應該做的事;
管理者現在不用做了,以後也不用做了;
管理者缺少經驗的積累變得無能;
老闆做了太多管理者的事變得低效;管理者繼續拿著高薪;相互間開始抱怨。
危害
一、管理者角色錯位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管理者的角色錯位會在企業中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也就是說,如果企業中某一個層級的管理者出現角色錯位,必然會引起相鄰的管理層級的管理者隨之出現角色錯位。打個比方來說,假設一個公司的副總經理給某個項目經理安排了一項工作,該項目經理應該在接到這項工作任務後,先制訂工作計畫,然後對下屬主管進行合理分工,主管再對下級員工進行分工,藉助團隊的力量來完成這項工作。而在角色錯位的情況下,該項目經理並沒有給下級主管進行分工,而是自己去執行了,或者是直接給主管的下級分配任務了,相當於項目經理做了主管的工作。既然主管的工作被項目經理做了,主管就只好去做一般員工的工作了,一般員工就會因為主管做了他的工作而變得無所事事。再來看該項目經理的上級管理者,因為該項目經理角色向下錯位去做了主管的工作,項目經理的上級分管副總就不得不去做項目經理的工作,因為副總做了項目經理的工作,總經理就要分出部分精力來做副總缺位後留下的工作。這樣一來,企業中各個層級的管理者都出現角色錯位,這是典型的管理者角色向下錯位引起的連鎖反應。
二、管理者角色錯位使團隊效率低下
管理者角色錯位會使團隊的工作效率降低。還借上文中的例子來分析,當一個公司的項目經理出現了角色向下錯位,他做了主管的工作,一般情況下一個項目經理的下屬主管不止一名,最少也有幾名。也就是說,該項目經理角色錯位以後,不但要同時承擔幾名主管的工作,還要直接管理本來屬於主管的多名下屬,這意味著工作量會加大,管理幅度會加寬。該項目經理會變得非常繁忙,時間和精力都不夠用。儘管這樣,上級對他的工作業績還是不滿意。這是因為管理者角色錯位以後,改變了企業已經設計好的組織機構和崗位設定。一個人的時問和精力總是有限的,幾個主管的工作,一個項目經理是無法有效完成的;一群一般員工的工作,幾個主管也是無法有效完成的。還有,一般員工都無所事事了,對團隊的工作效率也一定會有影響,最終就會導致團隊的效率大打折扣。
三、管理者角色錯位不利於管理者的個人發展
如果某個管理者角色錯位了,尤其是角色向下錯位,意味著管理者實際在做低一級的管理者應該做的工作,那么管理者就不會得到自己所在層級和崗位應有的鍛鍊,也不會獲得應有的經歷,其管理能力就很難提高。無論工作的時間有多長,最後其管理能力充其量也只能是低一層級管理者中的佼佼者,而不能做到在同級的管理者中出類拔萃。在這種情況下,管理者要想獲得發展是非常困難的。並且,因為管理者角色錯位的“多米諾”骨牌效應,該管理者管理的團隊中的其他管理者也一定會出現角色錯位,其他管理者的個人發展也一樣會因之受影響。
四、管理者角色錯位會使管理者的心態失衡
管理者角色錯位會使管理者的工作量加大,同時還會使團隊的效率降低。當管理者自身意識不到這是自身角色錯位造成的時候,管理者的心態就會失衡。在這種情況下管理者會覺得,我每天做這么多的工作,辛辛苦苦,任勞任怨,到頭來上級還不滿意,同事還不理解,委屈得不得了。管理者受了委屈之後,就會帶著情緒工作,要么灰心懈怠,心想既然這么辛苦也得不到認可,還不如不乾;要么就和上級談條件,申訴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如果管理者不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及時調整自己的管理角色定位,結果當然是情緒進一步失控,心態進一步失衡,直到影響到自己的職業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