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塘

觀音塘

觀音塘又名大王庵,位於大理古城南,上末村,因清代曾設汛溏,故又稱觀音塘。是大理市佛教協會駐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觀音塘
  • 又名:大王庵
  • 位於大理古城
  • 屬於:因清代曾設汛溏
觀音塘簡介,觀音塘的歷史,

觀音塘簡介

觀音塘是大理市佛教協會駐地,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為觀音會,人們不僅朝拜觀音,而且還開展各種文藝活動,將宗教、文化、集市貿易融為一體。
相傳,漢時官兵進犯大理,觀音大士化作一老婦,用草索背著一塊大石頭在路上與敵兵相遇,入侵兵看見了,覺得非常驚訝,心想:這裡的老婦竟然會有這么大的力氣,更何況是青壯年呢?於是,敵兵不敢再犯,鳴金收兵。這就是著名的“負石阻兵”的傳說。後人為了紀念觀音保境安民,便在大石上建了一座觀音閣,閣內供奉觀音像,繼而擴建為觀音塘。
觀音塘在建築上獨樹一幟。觀音閣就建在傳說中觀音所負的巨石上,閣體全部用大理石鑲成。大石旁四周修有水池,池邊石欄桿圍護。閣中供奉石觀音像。閣四周有石迴廊,可通行人,東西有石拱橋四座。亭的三壁上碑刻與石雕畫相映成趣,亭外四面相通。靜止的石亭和輕泛漣漪的池水互相襯托,石的剛與水之柔相輔相成,亭池間橋廊緊湊,渾然一體,整個建築嚴謹有序,而且以石為廊,以石為牆,別具匠心。

觀音塘的歷史

建於明代,始建時以觀音閣為主體;到了清代重修,在修繕觀音閣的同時,始建殿宇。據寺內楊玉科立《重修觀音塘記》碑所述,清初已有殿宇,清同治十二年,岑毓英出面修繕。清光緒二年又建成七開間、三面封閉、正面開門的大雄寶殿。隨後逐步形成了戲台、門樓、殿宇、亭閣集於一體的建築群,同時融入了祭祀、歌舞表演、集市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但又逐年衰敗。 1965年又將觀音塘修繕一新,但是次年又毀。歷經十多年,又於1988年重修。觀音塘分前閣、中殿和後殿。其中最具有特點的是前閣,內祀觀音,閣建在一塊名叫觀音石的大石上,用大理石建造,觀音塘始建於明代,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岑毓英重修。閣四面圍以大理石欄桿,雕龍畫鳳,十分雄偉壯觀。觀音大石上刻有佛像,玲球剔透。 觀音塘幽雅的環境,別致的建築,陶冶了白族人民愛美的心理素質,也激發了白族人民豐富的想像力,他們為此創造出優美的傳說。相傳漢時有兵犯大理,觀音化一老婦,用草索背一大石在路上與敵兵相遇,入侵兵見了很是驚異,心想:老婦竟有這樣大力氣,何況青壯年呢?於是,敵兵不敢再犯,鳴金收兵。這就是著名的“負石阻兵”傳說。  後人為紀念觀音保境安民,便在大石上建了一座觀音閣,閣內供奉觀音像,繼而擴建為觀音塘。觀音塘在建築上獨樹一幟,形成了獨特的藝術美。尤其是內中觀音閣建在一塊拔地而起的大石上,而且全部用大理石鑲成。石亭面闊3.3米,進深3米,高5米,亭的三壁上碑拓字畫相映成趣,亭外四面相通。亭下也用大理石圍砌成一個水池。靜止的石亭和輕泛漣漪的池水互相襯托,亭池間橋廊緊湊,渾然一體,整個建築嚴謹有序,而且以石為廊, 以石為牆,是獨具匠心的建築。觀音閣是白族工匠的傑作,也是白族人民審美形式的體現。
觀音塘建於城池的外圈,這是曾是上關至下關的十塘之一。而且緊靠森森茂密蒼山,面臨清澈碧綠的洱海,位置險要,交通便利,因此,觀音塘香火一直很旺。
如今,修葺一新的觀音塘仍然香火繚繞,人群熙攘。但是,人們的活動已經不單純局限於佛教徒的宗教信仰範圍,又加入了民族民俗文化活動的內容。特別是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的觀音會,更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人們不僅朝拜觀音,而且也加進了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觀音塘也成集宗教活動、文化活動、集市貿易為一體的場所。在這裡觀音菩薩也不僅僅是一個宗教偶像,而逐漸轉化為慈愛、正義和希望的象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