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石阻兵

位於大理與下關之間的大石庵(又稱觀音塘),是大理有名的佛教古剎之一。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建在一塊長6米、寬4米、高6.5米的觀音石,相傳漢時官兵進犯大理,觀音大士不忍大理生靈塗炭,化作一白髮蒼蒼老婦,用草索背著一塊大石頭在路上與敵兵相遇,入侵兵看見了不禁大驚失色,心想:這裡的老婦竟然會有這么大的力氣,更何況是青壯年呢?於是鳴金收兵,不敢再犯大理。這就是著名的“負石阻兵”的傳說。關於觀音負石阻兵,除了口頭傳說,還有文字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負石阻兵
  • 屬性:大理有名的佛教古剎
文字記載,《南詔野史》,《雲南通志》,《白國因由》,民間相傳,

文字記載

《南詔野史》

“大理南十五里,傳漢兵見老婦以稻草索負大石,趨漢兵,兵懼乃止。”

《雲南通志》

“俗傳漢兵至境,見一婦負大石,眾驚異,相戒勿露刃,但略其地為葉榆縣,後入祀觀音像於其上。”《雲南通志》是雍正年間所纂,此時雲南的佛教仍盛行不衰。

《白國因由》

“漢時,兵入大理,觀音化作一老婦,用草索背大石。兵見而問曰:‘汝老婦如何背此大石?”答曰;‘我年老不過背小的,你還不見年幼男子背的更大。’兵乃聞言而相語曰:‘考婦之力尚且如是,若年幼男子必不可當。’乃縮然自退,今觀音塘大石即其遺記也。”
《白國因由》是專表觀音偉業的。此神話疑由土著神話演變而為密教神話。

民間相傳

古時候,外族的強悍敵兵駐紮在大理七里橋,正準備大舉進攻白子國。觀音巡天來至白國上空,見白國百姓就要遭屠殺,美麗的國土就要變成廢墟,觀音即施法顯神,變成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婦,用草索背著一堵大岩石,邁著輕鬆的步子朝敵兵走去。敵兵首領見此情形,向她問道:“哎!你這個老太婆來做什麼?咋個能把這么大一堵岩石背著來?”老婦滿不在乎地說:“我老了,不中用了。比起在我後面的年輕人差多了。我是聽說你們要來攻打白國王府,先來看看你們有多大本領,能不能打得過我後面的年輕人。”首領又問:“後面的年輕人有多大本事7”老婦答:“他們呀,象我背的大岩石,一隻手就輕輕舉起來,一丟就能丟到百步遠。每個人還有一把百斤重的大刀,殺人就象砍瓜切菜!”敵兵聽了,嚇得面如土色,連忙退兵。白國兵馬藉助神力,乘勢追殺,打得敵兵人敗而逃。老婦見戰事已平,把岩石丟在七里橋;還原為觀音,回到天上。從此,敵兵不敢再來攻打白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