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爾時佛母摩耶夫人(1),恭敬合掌,問地藏菩薩言:“聖者,閻浮眾生,造業差別,所受報應,其事云何?”地藏答言:“千萬世界,乃及國土,或有地獄,或無地獄;或有女人,或無女人;或有佛法,或無佛法;乃至聲聞、辟支佛,亦復如是。非但地獄罪報一等。”摩耶夫人重白菩薩:“且願聞於閻浮罪報所感惡趣。”地藏答言:“聖母,唯願聽受,我粗說之。”佛母白言:“願聖者(2)說。”爾時地藏菩薩白聖母言:“南閻浮提罪報名號如是: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出佛身血(3),毀謗三寶,不敬尊經,亦當墮於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侵損常住(4),玷污僧尼,或伽藍(5)內恣行淫慾,或殺或害,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偽作沙門(6),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7),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8)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偷竊常住財物、穀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地藏自言:“聖母,若有眾生作如是罪,當墮無間地獄,求暫停苦一念不得。”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薩言:“云何名為無間地獄?”地藏白言:“聖母,諸有地獄,在大鐵圍山之內。其大地獄,有一十八所(9)。次有五百,名號各別。次有千百,名字亦別。無間獄者,其獄城周匝(10)八萬餘里,其城純鐵,高一萬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其獄城中,諸獄相連,名號各別。獨有一獄,名曰無間。其獄周匝萬八千里,獄牆高一千里,悉是鐵為,上火徹下,下火徹上。鐵蛇鐵狗,吐火馳逐,獄牆之上,東西而走。獄中有床,遍滿萬里。一人受罪,自見其身遍臥滿床。千萬人受罪,亦各自見身滿床上。眾業所感,獲報如是。又諸罪人,備客群苦。千百夜叉,及以惡鬼,口牙如劍,眼如電光,手復銅爪,拖拽(11)罪人。復有夜叉,執大鐵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拋空翻接,或置床上。復有鐵鷹,啖罪人目。復有鐵蛇,繳罪人頸(12)。百肢節內,悉下長釘,拔舌耕犁,抽腸銼斬,烊(13)銅灌口,熱鐵纏身。萬死千生,業感如是。動經億劫,求出無期。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次壞,轉寄他方。他方壞時,展轉相寄。此界成後,還復而來。無間罪報,其事如是。”“又五事業感,故稱無間。何等為五?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絕,故稱無間。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三者,罪器叉棒,鷹蛇狼犬,碓(14)磨鋸鑿,銼斫(15)鑊湯,鐵網鐵繩,鐵驢鐵馬,生革絡首(16),熱鐵澆身,飢吞鐵丸,渴飲鐵汁,從年竟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斷,故稱無間。四者,不問男子女人、羌胡夷狄(17)、老幼貴賤、或龍或神、或天或鬼,罪行業感,悉同受之,故稱無間。五者,若墮此獄,從初人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以此連綿,故稱無間。”地藏菩薩白聖母言:“無間地獄,粗說如是。若廣說地獄罪器等名,及諸苦事,一劫之中,求說不盡。”摩耶夫人聞已,愁優(18)合掌,頂禮(19)而退。
作品注釋
(1)摩耶夫人:
釋迦牟尼之母,為古印度迦毗羅衛城淨飯王之妃。臨產前依時俗返回娘家待產,途中於其父天臂城藍毗尼園(今
尼泊爾境內)休息時,生下釋尊,七日後逝世,生於忉利天。
(2)聖者:聖者,正也。發無漏真智而證真理之人曰聖者。乃見道位以上者。見道者,初發真無漏智而觀諦理,以斷一切見惑之位。聲聞乃四加行後之預流向,菩薩為初地之入心。復有修道(斷修惑,菩薩為初地至十地位)、無學道(證理究竟,
聲聞為羅漢果,
菩薩為佛果)。
(3)出佛身血:五逆罪之一。五逆者,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其罪次第而遞增。以前二者背恩養故,後三者違福田故。以父母乃身之所出,命之所養,殺父母乃極背逆恩德,故重;以阿羅漢、佛乃福田也,殺之或出血之,乃違福田。而破壞和合僧眾,使令鬥爭,則三寶斷絕,乃五逆中罪業最大者。
(4)常住:指往來僧眾辦道的地方。此外,亦指屬於寺院全體的東西,如田園、雜具之類,為僧眾所共用。常住:法無生滅變異謂之常住。常住有三種,指佛的法身、報身、化身常住也。此處指常住物,即四種僧物:一、常住常住:眾僧之廚庫寺舍眾具、華果樹林田園仆畜等也,乃永久之物;二、十方常住:日日供僧之常食,乃取常住常住而入當日之常食也。屬十方僧人之物;三、現前現前:各比丘所屬之私物,乃現前僧人之現前物也;四、十方現前:亡僧所遺之物,可分與十方僧人為現前物者。
(5)伽藍:
梵文Samgharama,音譯為僧伽藍摩,或作僧伽藍,漢譯為僧園、僧院。原指可供建設眾僧居住之房舍的用地,後指僧人聚合修行的清淨閒靜之所,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寺院。 5)伽蘭:梵語僧伽蘭摩之略音,譯作眾園。為僧眾所住之園庭,乃寺院之通稱也。又伽蘭神之簡稱。伽蘭神乃護衛伽蘭之神。《釋氏要覽》上云:“七佛經雲,有十八神護伽蘭,一、美音;二、梵音;三、天鼓;四、嘆妙;五、嘆美;六、摩妙;七、雷音;八、師子;九、妙嘆;十、梵響;十一、人音;十二、佛奴;十三、頌德;十四、廣目;十五、妙眼;十六、徹聽;十七、徹視;十八、遍視”。亦有以漢將關羽為伽蘭神者。
(6)沙門:梵文Sramanaka,又音譯為沙門那;漢譯的名稱很多,如息、息心、靜志、淨志、乏道、貧道、功勞、勤息等,指出家的僧人。
(7)白衣:梵文Avadata—vasana,原意白色之衣,轉稱著白衣者,即指在家人。印度人一般皆以鮮白之衣為貴,故僧侶以外者皆著用白衣,佛典中亦多以“白衣”為在家人之代用語。
(8)無間:八大地獄之第八地獄,謂之無間,以有五種無間也。一、趣果無間:感此獄之罪,為順現業或順生業,在造業與受果之間決無隔他生者。二、受苦無間;三、時無間;四、命無間:壽命相續死而復生;五、身形無間:地獄廣八萬由旬,身形亦八萬由旬,無些少空處。經中五無間,受苦、身形、時無間與上述同,而有兩種不同:一、罪器無間:種種罪器充滿而無間;二、眾類無間:種種眾生同一受之而無間也。
(9)一十八所:指十八地獄。一、光就居:人居此中相見即欲斗,自然而有兵器出現供相殺,無歲數,又不死,以人間三千七百五十歲為一日,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經一萬歲,即人間一百三十五億歲。二、居虛略,此中一苦當前二十,其人入火中赤身出而相鬥,以人間七千五百歲為一日,其壽兩萬歲(已下之獄中苦與日、年壽之倍增皆例此也)。三、桑居都:其人常被火燒。四、樓:其人常居大火鐵城中。五、房卒:於大深谷之火中爛燒而不死。六、草烏卑次:於高二千里、廣四千里之火城中爛燒而不死。七、都盧難旦:大火鐵貫其人。八、不盧半呼:常在火中炮炙。九、烏竟都:寒冷凍身。十、泥盧都。十一、烏略。十二、烏滿。十三、烏藉。十四、烏呼。十五、須健居。十六、末都乾直呼。十七、區逋途。十八、陳莫。見《十八泥犁經》中詳述。
(10)周匝:匝,音雜,就是周圍、周長、四周之意。
(11)拖拽:拽,音‘知外’合,就是拖、拉、扔的意思。
(12)繳罪人頸:繳,音攪,同絞,有纏繞、勒吊之意。
(13)烊:音洋,熔化了的金屬。用高溫把金屬熔化成液體。
(14)碓:音對,舂穀的設備.。掘地安放石臼,上架木槓,槓端裝杵或縛石,用腳踏動木槓,使杵起落,脫去穀皮或舂成粉。用水力的稱為水碓。
(15)斫:音卓,用刀或斧砍削也。
(16)生革絡首:“革絡”在此作動詞用。依《實用漢語字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年8月第一版)的1346頁注,“革”通“勒”。《詩·小雅·蓼蕭》:“革忡忡”;684頁注,“絡”,纏繞,故知此句之義為“以生鐵製成之索練纏在罪人的頭或頸上,令其痛楚至死”也。此處之“革”,非指皮革(非作名詞用),以本經中《地獄名號品第五》中云:“各各獄中,有百千種業道之器,無非是銅、是鐵、是石、是火,此四種物,眾業行感”。可知地獄刑具中,更無皮革之類充作刑具也。
(17)羌胡夷狄:羌,古族名,主要分布在今甘肅、青海、四川一帶,最早見於
甲骨文的卜辭中,殷周時雜居中原,
秦漢時稱西羌,居於四川省,成為現代的羌族。胡,中國古代對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稱。夷,中國古代對東方各族的泛稱。有時也泛指外國人。狄,古族名,春秋前長期活動於齊、魯、晉、衛、宋、邢等國間,主要居於北方,故稱北狄。羌胡夷狄通常稱為外族,這裡指無論何方的眾生,含有廣義的意思。
(18)愁憂:愁罪人之受苦無有窮盡,憂已力之未充,無能相助也。
(19)頂禮:又稱頭頂禮足、頭面禮足、頭面作禮、頭面禮、五體投地等。這是古印度最高的敬禮。
作品譯文
這時,佛的生母摩耶夫人向地藏菩薩恭敬合掌詢問道:“聖者,
閻浮提的眾生造業有大有小,千差萬別,他們所受的果報也有種種不同,具體來說又是怎樣的呢?”地藏菩薩回答說:“千千萬萬的世界或國土中,有的有地獄,有的沒地獄;有的有女人,有的沒女人;有的有佛法流傳教化,有的沒有;或者如聲聞、辟支佛一樣的聖者及其教法,有的有,有的沒有。不單單是地獄才算是罪報。”摩耶夫人重又請教菩薩說:“聖者,我只想聽聽閻浮提的眾生,因造種種罪而遭受種種果報的情形是怎樣的。”地藏菩薩回答說:“聖母,請您細聽,我將閻浮提眾生造罪受報的情形大略說一下。”佛母回答說:“請聖者講一講吧!”這時,地藏菩薩就對聖母講:“南閻浮提眾生造罪所得報應的情況是這樣的:倘若有眾生,不孝順父母,甚至起噁心殺害父母的話,那就要墮入無間地獄,即使經過千萬億劫的久遠時日也沒有出頭之日。倘若有眾生出佛身血,毀謗三寶,不恭敬、不尊重佛教經典,也將要墮入無間地獄,就是經過千萬億劫的久遠時日也還沒有出頭之日。倘若有眾生侵占、損壞佛經、佛像、經典及寺院的財產物品,勾引僧人或姦污尼眾,或是在寺廟裡恣意搞邪淫的活動,或是殺害、打罵出家僧尼等,做了這些惡事,也要墮入無間地獄,即使經過千萬億劫 的久遠時日也還沒有出頭之日。倘若有的眾生,穿了出家人的服裝,假裝虔誠向佛,但內心貪戀俗世,將寺廟及僧眾公共財產據為己有,為了名聞和利養,欺騙居士信眾,違背佛門戒律,造出種種惡業。像這樣的人,也要墮入無間地獄,即使經過千萬億劫的久遠時日都沒有出頭之日。倘若有眾生偷竊寺院的用具、財物、糧食、衣物等,哪怕只是一件小東西,不經寺院或出家人同意而私自取用的話,也得要墮入無間地獄,即使經過千萬億劫的久遠時間也還沒有出頭之日。”地藏菩薩總結說:“聖母,若有眾生做了如上面所說的種種罪行的話,那就一定會墮入到五無間地獄裡去受極大苦,在這期間,想要祈求哪怕剎那之間的停止都不可能啊!”摩耶夫人再次問地藏菩薩說:“為什麼將這個地獄叫做無間呢?”地藏菩薩解釋說:“聖母,所有的地獄都在大鐵圍山裡邊。要說大地獄,那就有十八所。其次有五百所,名稱都不一樣。再其次有千百所,名稱也都不一樣。所謂無間地獄,它的獄城周長有八萬多里,城牆全都是用鐵化成,城高一萬里,在城牆頂上大火瀰漫,連一點空隙都沒有。在獄城之內,各個地獄互相連線,名稱各不相同,特別有一個地獄,名字就叫‘無間’。這個無間地獄,周圍有一萬八千里,獄牆高一千里,也都是純鐵化成。獄牆上燃燒的火焰一直通到牆根,牆根的火焰燒到牆上,鐵蛇、鐵狗也都是燒得火紅,噴出火來,在獄牆頂上來回奔跑,驅趕那些想爬出城去的罪人。獄中有大鐵床,綿延布滿一萬里。若一個人受罪,可以親眼看到自己的周身躺在鐵床上遭受折磨;若千萬人受罪,也都看見各自的周身躺在鐵床上遭受折磨。這都是由於眾生犯了眾多嚴重的罪惡,所得到的苦報啊。另外,這些罪人還要承受許許多多各種各樣其他的痛苦折磨。那裡有千百個夜叉、惡鬼,張開了血盆大口,暴露出像劍一樣鋒利的牙齒,眼睛像閃電一樣在黑暗的地獄裡發光,手像銅爪一樣結實,把罪人們拖來拽去。有的夜叉用大鐵戟來戳罪人,有的刺中罪人的嘴巴、鼻子,有的刺中腹部或背部,把他們挑起來扔向空中,再用鐵戟把罪人刺中接住,扔到大火燒紅的鐵床上。在空中還有許多鐵鷹,專門啄食罪人的雙眼;還有鐵蛇纏住罪人的頭頸使他們喘不過氣來。罪人全身的關節骨骼里,都被釘上長長的鐵釘。或者把罪人的舌頭拔出來,用鐵犁在上面耕犁;或者把罪人的腸子抽出來寸寸斬斷;或者把燒熔的銅汁灌在罪人的口中;或者用燒紅的鐵水澆在罪人的身上……種種刑罰,萬死千生,生了死,死了生。無間地獄裡如此種種慘酷的折磨,都是由於眾生過去所造的種種惡業所招感的惡報啊!罪人一旦墮入無間地獄,就要經過千萬億劫漫長的折磨,出離之日,遙遙無期。一旦這個世界毀滅之時,便會自動轉生到其他世界的地獄中去;那個世界毀滅之時,再轉寄到另一個世界的地獄當中,就這樣循環轉寄,無有休止。當這個世界重新生成之後,還會再轉到這個世界的地獄中來。無間地獄裡罪報的大致情況就是這樣。”“此外,這個地獄之所以稱為無間,是因為它是由五種特別嚴重的報應所組成的,所以叫五無間。第一,日日夜夜折磨不斷,以至於累經劫數,也沒有片刻時間的間斷,故稱為無間。第二,一個人身在獄中,其獄是滿無間隙的,許多人身在獄中,其獄也是滿無間隙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亦稱為無間。第三,該獄中的種種刑具和刑罰的方式五花八門,種類俱全。如鐵叉、鐵棒、鐵鷹、鐵蛇、鐵狼、鐵狗、石碓、石磨、鐵鋸、鐵鑿、鐵銼、鐵斧、鐵水、鐵網、鐵繩、鐵驢、鐵馬等。或用鐵鏈絞罪人的頸;或用鐵水澆罪人的身體;飢餓時以鐵丸子令罪人吞食;乾渴時讓罪人喝滾燙的鐵水……就這樣痛苦不堪地承受刑罰魔子諫父,一種接著一種,在無數大劫的時間裡從不間斷,所以稱為無間。第四,無論是男是女,是漢族或是少數民族,是中國人或是外國人,無論是成人或是小孩,無論貴如君主還是賤如乞兒,無論是人類還是龍、神、天人、鬼道,不管是六道中哪一類的眾生,只要生前犯有上述罪行的,都會感應到這地獄來,共同受苦,沒有絲毫差別,所以稱為無間。第五,一旦進入這個地獄當中,從一開始起直到百千大劫,期間的每日每夜每時每刻,都要經歷萬死萬生的痛苦。在任何時候想要有一念間的暫停生死都不可能。除非業報已盡,方能離開地獄去別處受生,從這意義上講,稱為無間。(註:這與第一點不同。第一點說明累經劫數,強調時間的長久。這裡說明一天一夜之間即經歷萬死萬生,生死苦楚連綿不斷,連一念的休息都沒有,強調痛苦的程度。)”地藏菩薩最後對聖母說:“無間地獄的情形,粗略的來說就是這樣,假如要詳細敘說地獄裡的刑具刑罰,眾生受苦的慘狀,那就是用上一個大劫的時間也說不完啊!”摩耶夫人聽完地藏菩薩的講述之後,深為那些在地獄當中受苦的眾生而悲憂痛心,恭敬合掌,並向地藏菩薩頂禮,退回到原來的座位中去了。
作品評析
這一品叫觀眾生業緣品第三。觀是觀察。眾生是攬眾因而成,逐境而生。眾因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因,攬這五因而成的身體。逐境而生,由這種因緣境界而生出來的就叫眾生。
梵語毗婆舍那,譯為“觀”,即是用真智去體察一切事物,俾對一切事物得到正確理地的了解,免去妄加忖度的過失,這就叫做觀。所謂眾生,或譯為有情。有多種解釋:(一)眾人共生之意。阿含經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間,無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生。”(二)眾多之法和合而生:是指依一期受報來說,例如法鼓經說萬法和合施設,維摩經謂眾事會合。大乘義章謂依於五蘊和合而生。故名眾生。(三)經過眾多之生死;指依業力而流轉六道而言。如俱舍光記云:“客群生死,故名眾生。”
“業”者造作之意,或譯為動也;即是動身口意三業,身體屈伸取捨造作叫身業。口之音聲屈曲造作叫口業。心的種種思惟造作,名叫意業。一動就是一業。第二種解釋叫因。怎么樣招來果報呢?因一動了這身口意任何一業,如果動的善業,將來得善果,動惡業,就招惡業的
果報。這個善因惡因的因,就是因果之因的意思。而要發動身、口之業,原由於“意”故。三業均以意為主。心沒有動這個“意”,不但身不會動,口也不會動。而真正能推動這意業者,實在是由於“思”所引起。這個心有八個心王,心所法就是“心王”,所有的法,有五十一個心所,思想在佛經上稱為“思”,思是個心所,想也是個心所,可是思心所在前,想心所在後。“思為心所法之一,以造作為性者也。”思心一動,起心動念,或叫打主意,叫造作。這個想心所是取相義,必須經過思的境界。這個境界有一個相貌,他心裡在哪裡取這個相,這是想心所。這個思心所並沒有取到外邊的境界,他就起心動念,那就是思心所的作用。是以造作為性,所有起心動念都是它推動的,所以真正想要實實在在的修行者,在開口之前或動身之前,必須先細細觀察這個“意”。這個“意”正是那個身、口、意的“總動力”。不但必須觀察這個意,再進一步更要小心謹慎的審辨其思,看看思心所是思個什麼。如果所“思”的是惡法,則與三惡道相應,動了身口就要墮三惡道。若果思的是善法,則與人天道相應,動了身口則轉生人天。如果思無常苦空之理,天天動意去做無常觀、做苦、空的觀,則與二乘人相應,將來了生死出三界得聲聞緣覺。要是動“思六度實相,則是菩薩如來。”想要實實在在好好修行,其正本清源之道—就在這個“思”裡頭,時時自己作主人,好好管住你的“思”,不要“思”錯了路,思到惡法,結果全盤皆“輸”。
業──這業或者是由言語上造出來的,或者是由身體造出來的,或者是由意念造出來的。造出來怎么不叫“因”,而叫“業”呢?“因”只是這一種、一次,這叫因;業,積久而成業,其中有多種的因,因為因太多了,就不能叫因,而叫業。
再講“緣”字,有二義:(一)者攀緣:由心思對向境界而起之作用。攀是取境的意思。攀扯外頭的境界。(二)者叫助緣:由境界而引起心識之變化者。由外面的境界反過來給你幫助給您心動念頭。由外境幫助的緣叫助緣。“境界雖能輕心,而要以心為主”。這個用功修行,在緣起上研究境界能輕修行者的心。但要以心為主。要是修行者對於外面的境界絲毫不動心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則境界與自己毫不相干。或是儘管境界與自己不相干,但修行者心裡起攀緣之心,則境界才能轉修行者的心,變成以境界為主。隨境流轉,墮生死之瀑流。“若能對於順逆之境不起攀緣之心,則境界自無助緣之力用矣。”修行者想要用功修行,了生死、出三界,首先必須看住自己的心,不管是順己意之境,或逆己意之境,均能不起任何攀緣之心,要用功就以心為主要轉境界,不叫境界轉我的心。境界輕自己的心;則變成凡夫。心能轉境,則成聖人。要“轉凡成聖”,就打從這個地方用功,能不被順逆境所轉,則道心現前,就能了生脫死,就能證得涅槃。
緣──是一種造業的因緣,造業的因緣有種種,每一個眾生有每一個眾生的業緣,而每一個眾生所遭遇的境界不同:有的眾生所遭所遇都是很快樂的,因為他在往昔所種的都是善因,所以今生就結了善果;有的眾生所遭所遇都是非常的困苦艱難,就因為在往昔沒有種過善因,而種了惡因,惡因積久而成惡業,所以今生就受這種苦的果報。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就結惡果,種善種惡是由個人所造出來的,不是別人使令造的,所以乃至於成佛,也不是別人叫成的,是修行者自己要用功修行,才能成就。修行者用功修行,這就是種佛因;將來成佛了,結佛果。也就是修行者造佛業,將來就成佛;修行者造的是魔業,就做魔。所以前邊說三業惡因之所招感,這是業緣的意思。
地藏菩薩以實相之慧,興無緣慈,運同體悲,如法諦察,倘眾生之遭遇苦難,即前往救護。因為眾生有種種差別,業緣亦復各異,是故欲度眾生,則必須觀眾生的業緣。若了知緣生之性本空,則不但無眾生可度,而十法界的業緣亦復了不可得。
地藏經十三品,前二品是能化之主,這一品是所化之機。地藏是能化,眾生是所化。迷真起妄,故有眾生;不迷常覺,則無眾生。可知眾生無自性,從緣而生,如水成泡,機緣和合而有;色受想行識,五陰和合故有眾生,離陰無別生;眾生本來空,迷之則有,悟之則無。地藏知眾生本空之理,就發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之願。此願是真實的,非空口講白話,無根據之願也。
眾生迷理起惑,由惑造業,故有眾生。作十善業,則有天、人、阿修羅三善道之眾生;作十惡業,則有地獄、鬼、畜生三惡道之眾生。如是在六道之中,頭出頭沒,不能自出,受無量苦。所以諸佛菩薩,發願度眾生。莫作業,無業則無苦矣。地藏觀眾生惡業之緣,而有地獄。這一品勸眾生莫作業,業息則地獄自空。
華嚴經云:“諸天子,汝等之業,不從東方來,止住於心。也不從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十方來,止住於心。但從顛倒生,無有住處,無我無我所,十方推求,悉不可得。天鼓一說,諸天子皆證無生法忍。”可知眾生之業,從緣而生,何曾有自性!所以要觀,觀則不可得矣!故曰觀眾生業緣品。
在這一品中,佛母摩耶夫人向地藏菩薩詢問閻浮提眾生的造業差別及所感惡趣的情形,地藏菩薩首先為佛母講述了無間地獄的造業因緣。若是犯了不孝父母,或至殺害;出佛身血,毀謗三寶,不敬尊經;侵損常住,玷污僧尼;偽作沙門,欺誑白衣;偷竊常住財物等罪行,則當墮五無間地獄。繼而,地藏菩薩解釋了該地獄之所以號稱“無間”,是因為在該地獄中,日夜受罪,無時間絕;一人亦滿,多人亦滿;罪器刑罰,苦不堪言;不論男女、貴賤,罪行業感,悉同受之;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最後,地藏菩薩告訴佛母摩耶夫人,若是廣說地獄罪器等名,及諸苦事,即使用上一劫的時間也說不盡。
出處簡介
《
地藏經》,中文版本是唐朝高僧實叉難陀翻譯的。又稱《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本願經》、《地藏本行經》、《地藏本誓力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冊。 經中記載了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欲界六天的第二層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
譯者簡介
實叉難陀(Siksananda 652年-710年)唐代僧人。佛經翻譯家。又譯施乞叉難陀,意譯學喜。于闐(今新疆和田)人。通大小乘和外學。據《宋高僧傳》卷二載,他共譯經19部107卷。最主要的是《華嚴經》和《大乘入楞伽經》,武則天均撰有序文。此外還譯有《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如來不思議境界經》、《普賢菩薩所說經》、《文殊師利授記經》、《十善業道經》、《右繞佛塔功德經》、《大乘四法經》、《觀世音菩薩秘密藏神咒經》、《摩訶般若隨心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