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國山

觀國山

觀國山,楚南名山,澧水流域的道教聖地,位於湖南省石門縣南蒙泉鎮夏家巷之南,逶迤於道水南源龍潭河的南岸,蒙泉湖東側。平均海拔400米,主峰海拔445.6米,由泥盆系砂岩構成,面積5平方公里。

觀國山原名小仙台,人稱“小武當”,後山名取《易經》觀卦象辭:“觀國之光,尚賓也”之義,而名觀國山。又傳是明萬曆時,內閣侍讀梅鶖(蒙泉人)上書神宗皇帝請求為大旱的石門、慈利減賦並放糧賑饑,鄉民感神宗皇恩及梅公之德,紛紛登山望北焚香朝拜,從而觀國山襲為山名。也有傳說是明世宗皇帝賜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觀國山
  • 地理位置:湖南省石門縣南蒙泉鎮
  • 占地面積:5平方公里
  • 著名景點:觀國山寺
    三王游節廟
    彌勒宮
    聖母祠
簡介,道家名山,名人詩作,道教勝地,

簡介

觀國山 彭山廟鐘觀國山 彭山廟鐘
觀國山自九永數百里蜿蜒而來,又綿延東去,大山小山交錯相屬,然觀國山突起壁立,峰屏高聳,雲表絕頂,平衍數丈,左右異嶂奇曲,險奇神幽,清溪繞山而過。前則一望無際,極目楚天三百里,十九峰、太浮山、太陽山、五雷山近在咫尺,澧陽平原,丘崗溪灣,盡收眼底,獨秀非凡,好不壯觀。正如晚清著名才子閻鎮珩詩譽:“八百奇峰連玉柱,三千弱水繞瓊溪。”相傳有“仙靈泉、懶游窩、飛來臼,赤霞洞”四景,和明建“三王游節廟”、“彌勒宮”、“聖母祠”等古蹟。山上赤霞洞,洞中有石床,壁題“洪都山人書”。旁有臼,每日龜銜谷三升以供道侶,名“飛來臼”,有貪而擴之者,龜遂不至。
山上石雕碑刻甚多,到處都有仙跡神蹤,充滿迷人的神奇。明萬曆年間曾任國子監學正,內閣侍讀,後轉任潮州府通判的蒙泉人梅鶖寫有《觀國山記》,對觀國山讚譽有加:
“考之圖經,謂澧陽為神仙窟宅者,非耶?赤松山則赤松子隱處,太浮山則浮丘子所居;范黃上升於彰觀,凝陽得道於太清;紫和為淨聖飛仙之區,方頂則煉丹池在焉。蘭江前陳,仙洲外蔽,靈蹤聖跡,不可殫紀。考之往載,班班也。觀國山屬管石門,去州西南百里,而遙脈自九、永數百里蜿蜒而來,近則層巒疊嶂,直抵仙岩。觀國山突起壁立,雲表絕頂,平衍數丈,左右皆奇峰異岫,前則一望無際。予聞之元光子曰:“國山之高,不及太岳天柱,孤絕遐曠則似過之,豈天造地設以俟瑞仙者耶?”
這段文字是說澧州是個“神仙窟宅”,赤松山、太浮山、彰觀山、太清山、紫和山、方頂山都有神仙隱士居留。

道家名山

觀國山系道家名山,自唐代尉遲敬德元帥在此草創聖母祠和二王廟後,道教開始在這裡生根發芽。宋元時期,小仙台已成為道教聖地,山上許多石雕碑刻都記載了仙跡神蹤,整個小仙台充滿了迷人神奇的色彩。明嘉靖年間蒙泉女子苟瑞來此山修道,更使整個小仙台遠近聞名。
相傳明世宗時,觀國山麓有女苟瑞,在此山赤霞洞修道成仙。苟瑞又名正覺,世居觀國山麓,生時有紅光赤芝之瑞。嘉靖年間(公元1540年),苟瑞采蕨觀國山,遇一老嫗,授草為食,遂不飢,老嫗終忽不見。苟瑞遂絕火食,居觀國山赤霞洞,潛修10年。有虎蟒盤踞洞周,替她護衛。苟瑞修成正果後,能知過去未來,名動京師,響徹朝野,人傳為神,平民百姓,王公貴胄,慕名來謁者,絡繹不絕。澧州華陽王慕名遣使持上聯來訪仙姑,聯云:“觀國山頭,八百奇峰連玉柱”。適仙已采靈芝外出,但仙姑早已擬好下聯放於洞中案頭硯台下,聯云:“赤霞洞口,三千弱水繞瓊溪。”明世宗皇帝三次遣重臣請她入京“佑邦保皇”,仙姑堅辭未行。詩答朝:“辟穀修行數十年,蒲團坐破自悠然,采芝和葉連根煮,枕石棲霞帶影竄。兩幅布袍身上掛,一輪明月枝頭懸。賢侯若問真訊息,太極圖中一個圈。”天子訪求,名盛傳播,香火更興。苟瑞棲赤霞洞中50年,活了近百歲,作《飛升詩》飛仙而去:我去之日,我來之年。舉手相謝,白鶴翩翩。
亦傳《飛升詩》為:我來之日,白雪飛飛,我去之時,白鶴翩翩。
苟瑞仙姑去後葬於石棺中,墓在觀國山頂北微下十丈許,外圍以小石城,棺置台上,四周可通人行。據說苟瑞數百年面容如生,狀如少女。從石棺的裂縫看去,胸前有一金色光環,璨璨射目。其仙跡逸聞頗多,考諸史志,無不鑿鑿有據。
山頂新廟後面有一巨大崖岩,兀自突出,崖岩上有兩座石洞,一為赤霞洞,一為蓮花洞,是苟瑞仙姑修煉處。赤霞洞洞前有對聯曰“赤地千年留名山,霞日普照聖古洞”,蓮花洞洞前有對聯曰“座洞天青山不老,成仙法緣水生蓮”。苟瑞自始即有仙緣,坐蓮台時,滿面紅光,道家譽其有“赤芝之瑞”,也有說是食了觀國山的千年靈芝之後,苟瑞才開始仙光四射。苟瑞取法號“正覺”,隱居赤霞洞修行煉道,洞周有虎蛇盤踞,替她護衛。明朝梅鶖的《觀國山記》對苟瑞是如何出家修道的過程有如此記載:瑞仙者,姓苟氏,名正覺,其先蜀人,世居觀山之麓。生而有紅光赤芝之瑞,及長,好端默,村女見之,不覺肅肅起敬。嘉靖庚子(1540),姑年尚未笄,適登山,遇老母,授一草,令食之,甚甘,曰:“可不飢。”母忽不見。遂絕火食,斷俗緣,亟欲入山,至親不能強。乃得一岩穴居之,即今所存赤霞洞也。潛修近十年,人無知者。家人窺之,則巨蟒數頭守岩前。樵蘇者偶經其地,猛虎咆哮,至驚走殆死,始知姑為上真矣。
觀國山 蓮花洞觀國山 蓮花洞
山上絕頂有觀國山寺,明華陽王朱宏境創建。觀國山寺規模宏大,飾配精工,對周圍各縣影響深遠,為楚南道觀之皎皎者。清道光年間,經道侶募修,廟祝一新,供像俱為銅鑄。又從慈利龍潭河中得一白石龜蛇像,石白如玉,生成逼肖。寺廟牆上嵌“七星伴月”石和普陀山景,寺中供有銅竹兩根,果勇侯楊芳題有匾額,今俱毀。清朝末,道人張明一住持不但于山頂修廟,還修造了苟瑞仙姑石棺墓葬,增添新勝。現觀國山上尚存道觀遺址及赤霞洞苟瑞仙姑石棺墓。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觀國山及其苟瑞仙姑的傳說,平添給人無限的神秘和厚重的文化底蘊。
觀國山民族風情濃郁,舊時每年農曆三月三,中秋節前後,人們敲鑼打鼓登上觀國山趕廟會。登觀國山,有5條險峻的石板路,常德、桃源、津市、澧縣等地的“香客”來此朝神者不下萬人,現廟宇雖無,但這裡風景依然,房舍亭台,隱於綠蔭之中,林木花卉,積翠溢香於幽谷之內,遠遠望去,觀國山猶如一座蒼翠欲滴的空中花園。

名人詩作

觀國山殘存的碑碣、廟宇、石龜、化香爐、赤霞洞、蓮花洞、墓穴岩棺、廟場、廟場四周的壕溝及壕溝外面殘存一里多長的古圍牆,都令人感到觀國山厚重的歷史和濃郁的文化詩意,因而觀國山自古以來就吸引了無數騷客詞人登臨懷古,也流下了無數詩詞佳作。
明朝詩人占春《春日登觀國山》作七律詩二首,其中一道寫道:“神仙窟宅五千丈,令我來登第一峰;滿洞蓮花台點綴,無邊弱水路橫縱;兩朝文字全留目,三楚河山半在胸;始信書生真捷足,聳身不許白雲封。”
清朝早年進士石門人梅自馨多次登觀國山,寫有《觀國名跡千古傳》,觀國山上的“仙靈泉”“飛來臼”“赤霞洞”“懶游窩”古蹟都有詩作流傳,如他的《飛來臼》:“由來此藥臼,採石和雲青;剩有仙糧在,留為道侶供;三升非未足,一擴杳無蹤;徒嘆神明跡,太色萬古封。”
特別是晚清文學家蒙泉人閻鎮珩對觀國山更是情有獨鐘,無數次登臨,每次都是詩興勃發,感慨無數。他的《詠蒙泉》就是他登臨觀國,俯看蒙泉平原,即興而作的傳世佳作:“一條白練飄沅澧,四十八寨隱王帝。八百奇峰聯玉柱,三千弱水繞瓊溪。”尤為可書的是,閻鎮珩《詠蒙泉》最後兩句“八百奇峰聯玉柱,三千弱水繞瓊溪”不僅流傳千古,而且廣為詩人名士引用和化意。比如晚清士棟登觀國山,作七律詩《登觀國山》就化用了這句:“奇峰八百水三千,各載圖經不偶然,應是出雲降雨地,半鐘賢秀半鐘仙。”又比如文人梅宏憲登觀國山賦詩,仍然是“八百奇峰聯玉柱,三千弱水繞瓊溪”的化句:“弱水三千堯,奇峰八百環;玉柱高處望,一覽小群山。”
甚至苟瑞仙姑預先對出下聯的神話傳說也講到這兩句詩。傳說澧州華陽王聽說苟瑞仙姑能知過去未來,便派人帶了一副上聯讓她對,苟仙姑不在洞中,只見書案上壓著下聯,正是上聯的絕好對邊。來人將下聯抄了回去,構成了這樣一副絕妙對聯。“觀國山頭,八百奇峰聯玉柱;赤霞洞口,三千弱水繞瓊溪。”這副名聯到底是前朝苟瑞先作,還是清末閻鎮珩後作,現無法考證。
苟瑞自己亦有詩作流傳,如《答朝使》:“辟穀修行數十年,蒲團坐破自悠然。采芝和葉連根煮,枕石棲霞帶影竄。兩幅布袍身上掛,一輪明月枝頭懸。賢侯若問真訊息,太極圖中一個圈。”

道教勝地

觀國山寺自唐代尉遲敬德元帥在此草創聖母祠和二王廟後,即成道教勝地。宋元時期,即與桃花源、太浮山、五雷山諸道教聖地齊名,對周圍各縣影響深遠,其規模宏大,飾配精美。
據《石門縣誌》載:“清道光年間經僧侶募修,廟貌一新,供像俱系銅鑄”。又有白石龜蛇像,慈利龍潭河中有石白如玉,生成逼肖。寺壁上嵌有“七星伴月石”和“普陀山景”。果有候楊芳,曾題匾額。寺中鑄有銅竹兩根。
清代末期,道人張明乙,在山頂修荀瑞仙石棺墓葬。現石棺尚存。石棺現存在山頂一拱形石室內,石室進深為280厘米,寬185厘米,拱高216厘米,其棺床寬80厘米,長212厘米,材質均為紅砂岩。在寺的後山有兩個緊連的石鑿山洞,名為赤霞洞、蓮花洞,為荀瑞仙居住、修煉處。解放後,該處被闢為林場,寺內文物遭到破壞。自大躍進開始,觀宇陸續拆毀,1974年,修蒙泉水庫時全部拆除,碑刻碣鐫作為基石,填入水庫壩底。銅竹對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當廢銅出賣,神像及寺壁飾件均在此期毀壞。現僅存遺址及部分殘破石雕飾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