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的歷程:中華精神現象學大綱

覺醒的歷程:中華精神現象學大綱

《覺醒的歷程:中華精神現象學大綱》是張世英先生晚年受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一書啟發,試圖從中華思想文化的發展淵流中尋找“自我”的覺醒歷程,兼論“中華思想文化史中的四境界”,並得出結論:中華文化史是“個體性自我”長期被湮沒於社會群體,從而為爭取獨立自由而不斷覺醒之過程,而中華文化未來之崛起於世界,亦有待於“個體性自我”的進一步解放。

基本介紹

  • 書名:覺醒的歷程:中華精神現象學大綱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頁數:176頁
  • 開本:16
  • 品牌:中華書局
  • 作者:張世英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定價:34.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覺醒的歷程:中華精神現象學大綱》由中華書局出版。

作者簡介

張世英,號寒軒,陝西耀州人,副研究員,孫思邈研究所研究員,香港現代醫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陝西孫思邈研究會理事、副秘書長,國際衛生醫學研究院教授,中國科技史學會、中國醫藥學會、中國博物館學會會員。出版專著十餘部冊,如《藥王山醫碑錄釋一海上方》、《藥王山醫碑錄釋一千金寶要》、《孫思邈養生長壽集要》、《千古名勝藥王山》、《百歲壽星長壽之秘》、《藥王孫思邈醫藥方集》、《百歲壽星長壽奧秘》、《孫思邈傳奇故事》、《單方名方驗方祖傳方》等。其書已流傳到日本、新加坡、美國、德國、英國、韓國、台灣、香港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個人事跡被錄入《中國當代歷史學者辭典》、《中國大百科專家人物傳集》、《科學中國人·中國專家人才庫》、《共和國的脊樑》、《中國、名醫大辭典》、《世界優秀醫學專家人才名典》(中華卷)等十餘部典書。榮獲紫荊花傑出醫學成就獎、世界文化名人成果獎和2l世紀創新醫藥學科技成果“醫壇傑出人物獎”等。

圖書目錄

自序
引論
第一篇光輝燦爛的童年
第一章無我的“仁”德之夢
第二章“求知境界”之晚出
第三章無我之美
第四章懷瑾握玉、特立獨行的偉大詩人——屈原的崇高境界
第二篇思想的一元化
第一章思想一元化初期“個體性自我”的閃光——賈誼卓爾不群的品格
第二章孔子思想的變調——思想一元化之始創者董仲舒“
第三章處百家罷黜之世仍能成一家之言的偉大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司馬遷的“謗書”———《史記》
第四章敢於“問孔刺盂”的“異端”——王充
第五章科學求實境界與審美境界相結合的典範——張衡的自由精神
第六章藝術中自我意識的閃現
第三篇中華思想文化史上自我的朦朧覺醒
第一章自我朦朧覺醒的哲學基礎——玄學
第二章道教“求知境界”中的自我覺醒
第三章玄學影響下“審美境界”中的自我覺醒
第四章陶淵明不“自以心為形役”的崇高品格
第四篇自我覺醒歷程中的另一番景象——佛教思想的輸入
第一章談玄與成佛
第二章佛教的中國化
第三章柳宗元、劉禹錫對佛教思想局限性的彌補和韓愈的一味排佛
第四章佛道審美意識中的自我覺醒
第五篇從“天理”到“人慾”,從“理學”到“實學”
第一章“萬物一體”之“仁”與名教綱常的矛盾
第二章“仁”德中的自主與至公
第三章人慾、功用、求知之公開倡導
第四章不自由毋寧死的“真人”——李贄
第五章從“文以載道”到“以美人情”
第六章西學的輸入為中華文化首創自我覺醒的新篇章
第七章早期啟蒙思想和“實學”的發展——樸學
第六篇西方的“船堅炮利”對“東方睡獅”的震撼——西學的第二次輸入
第一章中華傳統文化第一次吸收了西方“主體性”思想的新鮮血液“
第二章第二次西學輸入對審美意識和文學藝術領域的影響”
第三章“五四”運動的偉大歷史意義:“東方睡獅”如夢初醒“
餘論
附錄
中國現代哲學的縮影——北大哲學系百年
個體性自我顯現的歷程:中國與西方
中華精神現象學的自我維度——訪著名哲學家張世英

文摘

著作權頁:



董仲舒基於這種粗陋的天人合一思想,進而提出了一套王權神授的觀點。“王者承天意以從事。”“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號為天子者,宜視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故天子有代天行賞罰生殺之至上權威:“唯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春秋》之法,以人隨君,以君隨天。”“人主立於生殺之位,與天共持變化之勢。”從“天”到“君”再到“人”,“人”被壓制到完全由“天”、“君”宰制的地位。這顯然背離了孟子“民為貴,君為輕”的思想。董仲舒雖亦主“天意”欲生不欲殺,以示“天”之“仁”心,但這也不過是“天”、“君”恩威並施、寬猛相濟的策略,對“人”的生殺予奪之權仍在“天”、“君”的掌握之中。
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主要還是從倫理道德角度來立論的“正名”思想,也未達到君臣之間、父子之間、夫妻之間的主從關係、統治與被統治關係的結論。董仲舒所提出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之說,則把臣、子、妻明確界定為君、父、夫之從屬和被統治者,並把這種關係說成是“天”的意志,與陰陽相配合,不可移易。“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