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術語,眼識之用為見,耳識之用為聞,鼻舌身三識之用為覺,意識之用為知,又雲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見聞覺知
- 屬於:佛教
- 類型:術語
- 解釋:眼識之用為見,耳識之用為聞
佛教術語,眼識之用為見,耳識之用為聞,鼻舌身三識之用為覺,意識之用為知,又雲識。
佛教術語,眼識之用為見,耳識之用為聞,鼻舌身三識之用為覺,意識之用為知,又雲識。...... 見聞覺知 屬於 佛教 類型 術語 解釋 眼識之用為見,耳識之用...
物質裡頭有精神現象,“念念成形,形皆有識”,見聞覺知是識,你能把這個實驗出來,這很有意義,很難得,你把佛在經上講的東西證明了。他很訝異,怎么佛經上有?我...
諸位難道沒有看見:那個本來就在的第八識如來藏,他是離見聞覺知而絕念無學、無作無為的悠閒道人,他既不勤求斷除妄想,也不企求能證得真實理;不管是出生無明...
【十種因】 [出瑜伽師地論] 一隨說因謂於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惑業系縛之法及系縛之法。隨所見聞覺知。起諸言說。是名隨說因。...
“此實見見,云何復名,覺聞知見”:既然沒有眚病,那就是真正能看見,見精帶妄之真見,亦即是妙明真心,怎可以叫作世間之見聞覺知呢?...
活用在何處?在萬象森然處,在見聞覺知處。然而要在無心方可契入。參考資料 1.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3421 ...
執著六識心的自性,說這六識能見聞覺知的自性是常住法,落入六識心的自性中,稱為自性見外道。[2] 想要修習解脫道而證聲聞初果、預入聖流,必須先斷我見;我...
【答】佛性是如如不動的,以上所說的與佛性了不相干,是無始無明及見聞覺知淨緣的作用,非佛性的本體。不住有是淨緣,不住無是無明,不住非有亦淨緣,不住...
複次,意識滅已,既有意識細心常住不滅,復不具意識見聞覺知之分別作用,由此二緣,不應將此細心附於意識之下而立為意識之細心,此細心乃意識之根源故,應名意根;...
在一切見聞覺知中,皆不取相,即息諸緣。內心無喘,是說心不起念。若有念起,心即喘動不安,若心住心位,如如不動,當下便得輕安自在,即為無喘。心如牆壁,...
一切凡夫,不知人身為五蘊假合,而有見聞覺知之作用,固執此中有常一主宰之我體,一切煩惱障由此而生,便有貪嗔痴等諸惑,發業潤生而纏縛有情於三界六道之中,障...
不能辨別佛性真覺與七轉識妄覺之分際,不能了知離見聞覺知之如來藏與不離見聞覺知之佛性之分際。猶如凡夫不解心與心所有法之分際,便於同修之間以月溪法師之...
詞語解析 (1).佛教語。謂塵世間一切事皆虛幻如影。1《楞嚴經》卷五:“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閉,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宋 范成大 《次韻李子永見訪》之一...
因為人的思想意識、語言文字,以及人們見聞覺知到的一切存在,本不自有,都是心靈所生,所以人的意識、思想、語言、文字,以及人們見聞覺知到的一切存在,皆有生滅,皆...
佛法的玄旨不是異義,也不是現象。它不上我們的見聞覺知。如果不知佛法與世間法的根本的不同處,始終在一個假立的妄我之上修,法修道,就會失去釋尊的本意。 ...
眾生“精明湛不搖處(指真心本覺),名恆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而眾生“現在見聞覺知”,乃串習所得,以此了知真心,則“罔象虛無”,此名“第五顛倒微細精...
亦有改認“冥性”——無念無相之靈知心,認為此心本有,不從緣生,借四大極微,成就人之五根及見聞覺知;不出數論外道二十五冥諦之範疇。 錯誤佛子所執此二...
《智慧的禪公案》是2008年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松柏。“禪”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人文價值和真理價值的字眼,它所包含的大智慧是見聞覺知不能到、思維智...
”上雲:“生死心切誠如老和尚所說,但見聞覺知昔人所訶,今欲用心參禪,未免落他見聞覺知。”師雲:“譬如大火聚,觸之即燎人,然道火何曾燒卻口?不見古人道...
說完又解釋道:“非見聞覺知之所可知,非思慮分別之所能解。”接下來忽必烈再三盤問,妙高大師追源溯流,緣詞說理,一一條分縷析。洋洋數千言,如長江千里清秋,如...
解脫道之修證,要依斷我見及我執而得;我見者,執見聞覺知之心為“常不壞我”,堅認此意識心由往世轉生而來,死已能去至後世,誤執此心作為輪迴之主體識,是...
《圓覺經》所闡明的重要教法是:一切法都是圓覺妙心的顯現,每一法都周遍法界,而覺性也周遍法界。覺性不只是一般的見聞覺知,甚至沒有思想的物質——能量的聚合...
至於本書的命名,因倓虛大師在末了結束其談話時會引楞嚴經上的話說:“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大師自己亦說:“我所說的話,並沒有...
正覺的理念是世尊在三乘經典法教中的核心是不生不滅、離見聞覺知(六識)的第八識如來藏。任何以“有生有滅”的第六識意識心作為修行的目標,或是要將意識心修...
“大乘頓教法”,引導信眾“頓見真如本性”,“一悟即至佛地”;“自性頓修,亦無漸次”;寄坐禪於自然無為和日常生活之中,“雖即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常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