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蓋網路

覆蓋網路

覆蓋網路(overlay network)簡單說來覆蓋網路就是套用層網路,它是面向套用層的,不考慮或很少考慮網路層,物理層的問題。覆蓋網路允許對沒有IP位址標識的目的主機路由信息,例如:Freenet和DHT(分散式哈希表)可以路由信息到一個存儲特定檔案的結點,而這個結點的IP位址事先並不知道。比如說,P2P就是一種覆蓋網路P2P是集中分散分形概念的同行對等覆蓋網路,網路覆蓋就是指用戶能夠接收到網路信號的範圍。比如說網路覆蓋10米半徑,就是指以發射點為圓心10米半徑內的設備都可以收到信號。通常指無線信號網路,如手機網路,無線網路等設備的有效信號接收範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覆蓋網路
  • 外文名:overlay network
覆蓋網路的相關協定,評論,冗餘覆蓋率,

覆蓋網路的相關協定

基於TCP/IP的覆蓋網路協定:
分散式哈希表(DHTs), 比如 KAD 和其他基於Kademlia算法的協定。
(1)JXTAXMPP: the routing of messages based on an endpoint Jabber ID instead of by an IP Address。
(2)許多peer-to-peer 協定,包括Gnutella, Gnutella2, Freenet, I2P 和Tor。
(3)PUCC。
(4)Solipsis: a France Télécom system for massively shared virtual worldHyParView: a highly robust unstructured overlay for gossip broadcast
基於UDP/IP的覆蓋網路協定:
Real Time Media Flow Protocol - Adobe Flash

評論

套用層路由器和IP層路由器的重疊度越高可恢復性就越好。
當二者完全吻合的時候,也就意味著IP層的路徑多樣性可以完全被套用層路由挖掘出來,反之,則只能挖掘出那些包含了套用層路由器的冗餘路徑。

冗餘覆蓋率

因此,套用層路由結構的優劣,可以用冗餘覆蓋率來表示:
冗餘覆蓋率 = 套用層路由結構中包含的路徑數量/IP層路由結構中包含的路徑數量
這個比例越高,則套用層路由的性能就越好,當然,投資和開銷也就越大。其中最佳的平衡點,取決於業務的特性以及網路特性,也就是說,首先要確定套用層路徑能夠解決問題的程度,比如提供數據轉發恢復的成功率;其次,影響這一指標的要素,比如故障模型。以此構造方程求解,可以分析出需要部署節點的數量和位置,比如,網路的故障率越高,則為了達到同樣的路徑恢復能力,需要部署的套用層路由器節點也就越多。
因為套用層路由提供的通常是個案服務,也就是面向那些IP層路由滿足不了的需求,因此在成本核算上也和IP路由不同。IP路由的特點是薄利多銷,雖然構造路由結構是一個高開銷高複雜性的工作,但是因為用戶的數據轉發任務源源不斷,因此平攤下來,每用戶的開銷其實微乎其微。而套用層路由屬於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類型,如果仍然沿用IP層路由模式,效費比太低,而且複雜性會超過IP層路由。這一點比較詭異,但也不難理解。假設把OSPF協定直接搬到套用層,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每個路由器的鄰居數量過於龐大,等於節點總數減一,節點有可能被HELLO給噎死。而套用層鏈路的穩定性,是這條鏈路對應路徑中所有IP鏈路穩定度百分比的乘積,這一乘,就把穩定度給搞下來了。而最為致命的,是一旦吸上了最X路徑優先這口大麻,也就會像IP層路由一樣,喪失對多樣性的操控能力。有人可能會說,只要讓套用層路由採用急速收斂,無論網路如何變化,都能馬上找到最優路徑,不行嗎?答案是不行,因為計算的依據LSDB很難在HELLO噎死的條件下保證實時精確,而即便能保證,在一個穩定性不高的網路中,頻繁的重計算也會把駱駝壓死。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凡是最優的東西,一定是從眾多侯選中挑出來的,只有一個可選項,是無從討論最優的。而挑選的過程是不是靠譜,全賴兩個條件,第一是能不能保證所有有資格的候選項都進入了挑選的範圍,第二是挑選的過程是否合理高效。沒有這兩個條件作為鋪墊,像王昭君這樣的大美女黯然落榜只能下嫁蠻夷的悲劇就無法避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