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背景,經過,結果,點評,人物,劉裕,桓玄,
背景
當時東晉的局勢,朝廷內有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相繼專權,外有桓玄等三人與劉牢之、司馬尚之割據,而京師建康(今南京)以南一帶,更為變民孫恩盤踞,國內大亂。隆安三年(399年),桓玄消滅荊州刺史(首府江陵,今湖北江陵)殷仲堪、雍州刺史(首府襄陽,今湖北襄陽)楊佺期二人勢力,盡占長江中游一帶。次年(400年),朝廷不得已乃任命桓玄為都督荊、司、雍、秦、梁、益、寧、江八州及揚、豫八郡諸軍事、後將軍、荊、江二州刺史、假節。
東晉在暫時壓制孫恩的勢力後,權臣司馬元顯決定剷除桓玄,元興元年(402年),以手握晉軍精銳北府兵的將領劉牢之為前鋒都督出兵討伐,然而劉牢之唯恐消滅桓玄後,不能被司馬元顯所容,又打算假借桓玄的力量以除掉當政者,自己再趁機奪權,因此不戰而降。桓玄遂順利東下,進入建康,殺司馬元顯。不久,並解除劉牢之的兵權,劉牢之因此意圖叛變,事敗自縊。桓玄更矯詔以任命自己為太尉、都督中外諸軍事、揚州牧、領豫州刺史,完全掌控國政,隨即又接連誅殺北府將領,以剷除其勢力。
元興二年(403年)二月,再矯詔自任大將軍;同年九月,更加授相國,封楚王,封地有十郡,並加九錫,準備篡位。十一月二十一日(陽曆為403年12月20日),東晉安帝獻上國璽,禪位於桓玄。十二月三日(陽曆為404年1月1日),桓玄正式稱帝,國號楚,改元永始。
桓玄即帝位後,好行小惠以籠絡人心,例如他親自審訊囚犯時,不管罪刑輕重,多予釋放;攔御駕喊冤者,通常也可以得到救濟;然而為政繁瑣苛刻,又喜歡炫耀自己,官員有將詔書中“春蒐”字誤繕為“春菟”,經辦人員即全被降級或免職。而桓玄又好遊玩打獵、興築宮殿,因此人心思變。
經過
二年十二月,桓玄逼晉安帝司馬德宗讓位於己。三年三月,北府軍將領劉裕、劉毅、何無忌等起兵討伐桓玄。同月,劉裕與何無忌等於京口(今江蘇鎮江)襲殺徐州刺史桓修;劉毅與孟昶等於廣陵(今江蘇揚州)攻殺青州刺史桓弘。劉裕被推為盟主。劉裕以孟昶鎮守京口,自率部眾1700餘人,進駐竹里(今江蘇句容北)。桓玄以揚州刺史桓謙為征討大都督。桓謙等主張迎擊劉裕,桓玄則屯兵覆舟山,以逸待勞。桓謙力爭出擊,桓玄遣頓丘太守吳甫之、右衛將軍皇甫敷相繼自建康北攻京口。三月,劉裕與吳甫之在江乘(今江蘇句容北)遭遇。吳甫之兵敗被斬。劉裕追至羅落橋(今南京東北)。
皇甫敷率數千人迎戰劉裕,皇甫敷戰死。桓玄再遣桓謙及游擊將軍何澹之屯兵東陵(覆舟山東北),侍中、後將軍卞范之駐軍覆舟山以西,合計兵力萬人。劉裕軍輕裝進至覆舟山以東,使老弱布疑兵,迷惑桓玄。桓玄急調武衛將軍庾賾之率精兵出援各軍。劉裕與劉毅等突擊桓謙軍,又借風縱火,桓謙大敗。
結果
桓楚永始二年(404年)二月,以北府舊將劉裕為首的數名將領,起兵討伐桓玄。同年三月,楚軍在屢次戰敗後,桓玄不得不退出建康,並挾持安帝西逃至江陵;桓玄於逃亡後恐怕命令不被聽從,因此更加嚴刑峻罰,然而部眾反而愈加離心。
四月,桓玄在荊州重整部隊,以苻宏為前鋒,再次東下與劉毅率領的勤王軍決戰。五月,楚軍於崢嶸洲(今湖北鄂城)大敗,桓玄欲乘船逃往漢中(今陝西漢中),在江陵附近,與益州軍隊相遇,益州將領馮遷跳上桓玄坐船,抽刀向前,桓玄拔下頭上玉飾遞給馮遷,說:“你是什麼人,竟敢殺天子?”馮遷說:“我這只是在殺天子之叛賊而已!”遂被殺。死後被其侄揚武將軍桓振謚為武悼皇帝。
點評
此役,劉裕率精兵突擊,並用計迷惑對方,遂以少勝多。
人物
劉裕
劉裕(363年-422年),字德輿,幼名寄奴,廟號高祖。彭城綏輿里(江蘇省銅山縣)人。即南朝宋的武皇帝,是南朝宋的開國君主。自稱是漢高祖劉邦的弟弟楚王劉交的子孫。但當時,他只不過是一個簡單而又貧窮的東晉下級官吏。他的父親為劉翹。劉裕雖出身帝王之後,官宦世家,但因父親早逝,家境貧苦,幼年竟淪落到靠賣草鞋為生。不過,劉裕少有大志,一心想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業。帶著如此雄心壯志,劉裕年輕時從軍,成為東晉北府軍的下級軍官。
平孫恩
隆安三年(399年),孫恩、盧循等二十七人在會稽起兵反抗晉朝,晉朝廷派前將軍劉牢之東來鎮壓,劉牢之請劉裕為參府軍事。劉裕為人機智有謀,勇敢善戰,多次克敵致勝,屢立戰功。因功升建武將軍、下邳太守、彭城內史。劉裕從此起家,成為東晉一員虎將。
平桓玄
元興三年(404年)二月初一,劉裕在家鄉京口起兵討伐篡晉的楚帝桓玄。405年,擊敗桓玄,晉安帝司馬德宗復位,任劉為侍中、車騎將軍、中外諸軍事、徐青二州刺史、兗州刺史、錄尚書事。劉裕從此控制了東晉朝政,權傾天下。
掌權
劉裕執政晉室後,於409年率軍滅掉廣固(今山東省益都縣)的南燕政權,又回師擊敗盧循。元興九年(412年),又西攻盤據四川的譙縱,收服巴蜀。元興十二年(415年),後秦姚興病逝,姚泓繼位,兄弟相殘,關中大亂。元興十六年(417年)攻克長安,滅後秦,受封為宋王,受九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