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梆子戲起源於清代道光年間的傳統戲曲劇種,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主要分布於齋堂川一帶,其中西齋堂村的山梆子戲最富盛名,歷史上以“六合班”為代表,是西齋堂村專從藝事的戲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齋堂山梆子戲
- 地理標誌:齋堂川一帶
- 批准時間:2007年10月
- 非遺級別:北京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起源:清代道光年間
- 代表人物:王存秀、杜洪祿等
- 音樂特點:主韻循環體、主曲變腔體。
起源,特色,
起源
西齋堂村山梆子戲以“六合班”為傳承主體。道光年間,在姓史兄弟倆班主帶領下盛行幾十年。光緒末年,戲班日益衰落,傳至第二三代時開始有了兩支分組戲班。歷史上“六合班”的知名演員很多,像王存秀、杜洪祿等。尚在的後代傳人有九輩之多,第一輩都已七八十歲了。戲曲的傳承主要是戲班師傅指導、口傳心授,在本村輩輩相傳。
山梆子戲的唱腔和板式是舊時“山陝梆子”的韻調及原始形態與當地小調、民歌、方言的融會貫通,戲中的道白既不是山陝話,也非京韻話,而是地道齋堂地方話,屬於板腔體;音樂特點主要是主韻循環體、主曲變腔體,音區多以女性唱腔音區為準,板式豐富,音樂伴奏分文、武場。
山梆子戲的唱腔和板式是舊時“山陝梆子”的韻調及原始形態與當地小調、民歌、方言的融會貫通,戲中的道白既不是山陝話,也非京韻話,而是地道齋堂地方話,屬於板腔體;音樂特點主要是主韻循環體、主曲變腔體,音區多以女性唱腔音區為準,板式豐富,音樂伴奏分文、武場。
特色
山梆子戲是京西門頭溝特有民間地方特色的戲曲,它起源於祭祀祈福的需要,同時用藉以滿足老百姓自身對文化娛樂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廣泛性和實用價值。山梆子戲歷史悠久,唱腔風格古樸,傳統劇目豐富,對於研究山鄉戲曲文化和民間文學戲曲以及民俗文化等有很大價值。
在政府的扶植下,西齋堂山梆子戲從服裝、道具、戲台、樂器上已得到改善,開始以新的面貌繼續活躍在鄉間戲曲大舞台上。然而由於山區村莊交通閉塞,與外地少有交流,致使西齋堂山梆子戲至今仍保持山陝梆子的原貌和基調,無法加以創新,缺乏生命力,這也需要採取有力措施加以改進。
在政府的扶植下,西齋堂山梆子戲從服裝、道具、戲台、樂器上已得到改善,開始以新的面貌繼續活躍在鄉間戲曲大舞台上。然而由於山區村莊交通閉塞,與外地少有交流,致使西齋堂山梆子戲至今仍保持山陝梆子的原貌和基調,無法加以創新,缺乏生命力,這也需要採取有力措施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