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調

西調

西調,還叫“永年西調”,是傳統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原系流入河北的山西上黨梆子。舊稱澤州府(今山西晉城)調,在永年還稱“三搭板”(因該劇種多演出袍帶戲,舞台多設一搭板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年西調
  • 時間:1956年2月
永年西調簡介,朔源,聲腔,劇目,

永年西調簡介

1956年2月,劇團登記時開始正式命名為“永年西調”。流行於河北省南部的永年、廣平、曲周、大名、邱縣、武安、雞澤、肥鄉、磁縣等。目前,河北境內僅永年縣有一個西調專業劇團。永年縣周村、睢寧、磁縣東城營、肥鄉中營、曲周縣大曲村和馬騾店、廣平縣平固店村、雞澤孔卜村等處,皆有業餘西調劇團。該劇種活動範圍在冀晉魯豫交界的冀南(北至石家莊)、晉東南、豫北(安陽)、魯西南一帶。

朔源

清鹹豐三年(1853),曲周縣四寨村的商人范某在山西做生意,此人酷愛戲劇,在山西看中了某戲班中的一個叫玉的男旦角演員,范就將此戲班買回河北,並招玉為婿。范死後,由女婿掌班演出(當時班內全是山西藝人)。這一劇種開始被冀南人所認識,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清光緒初年〈1877-1878),山西上黨一帶大旱,在山西潞安(今山西長治)演出的“三義班”經路城、黎城、涉縣沿途演出到達永年。因路途較遠,有些藝人不願背井離鄉,中途離去,到永年時僅剩二十餘人。三義班的藝人以田書德、張魁等為著名演員。田書德到永年之後,前後招三批藝徒,第一批有根寶(旦)、來成(生)等。第二批徒弟用“旗”字排名,有白旗謝天真、紅旗謝天祿(紅臉)、綠旗馮二歪(鬚生)(以上號稱三桿旗),還有黑旗、黃旗、藍旗等。第三批徒弟用“水”排名,有水花史登良(鬚生)、水仙(旦)、水沫(生)、水葉(旦)、水根、水源等。田書德的徒弟還有從山西來的邵森林。張魁在曲周縣先後收徒弟張秋貴(生)、劉書文(旦)、劉書閣(生)等。另外同來的山西演員所收之徒有廣平縣的申四(紅臉)、館陶的申五(申雲秀,紅臉),以及郭三(藝名“蓋山東”,旦)等。
此時西調的演員陣容較強,旦行有田書德、根寶、劉書文、謝天真;淨行有張魁、謝天祿、吳玉河;鬚生有楊東來、老全保、申雲秀、馮二歪、三扒拉鍋等;鼓師有田春河、老同等,琴師有張二、老德成、黑泥等。這些人時分時合,演出於冀南、豫北、魯西南一帶。
由於新收徒弟均為冀南人,在長期演出過程中,不斷受冀南方言及河北劇種的影響,因而在唱念方面,雖然尚保持上黨梆子的傳統,但已經摒棄了晉音,向京白、韻白靠攏,唱腔也有許多變化,唱腔上則吸收了京劇河北梆子武安平調的一些演唱調門,使西調與上黨梆子有了較明顯的區別。
田書德還曾應邀去館陶的申五戲班和雞澤的孔卜村傳藝,進入二十年代以後,田書德、張魁等山西藝人相繼謝世,埋骨於河北。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河北籍藝人廣收弟子,使西調藝術繁榮傳播。如白旗、紅旗收徒三批,皆以“同”字排名,首批有史同和(小生)、同中(小生)、同慶(生)、同喜(旦)、亢同會;二批有楊同柱(紅臉)、楊同林(花臉)、同福(旦)、同良(旦);三批有同花(旦)、嚴同生。劉文閣、劉書閣亦收了三批徒弟,以“貴”字排名。有些貴字輩、同字輩藝人從四十年代也開始收徒。
石家莊絲弦班曾於三、四十年代先後邀請過紅旗、白旗、史登良、豐香書、申雲秀、史同和、劉書閣、李長榮等赴石傳藝,傳授了《鍘子》、《五風樓》、《金奇關》、《困漢中》等十餘本戲,促進了劇種間的交流。
1946年底,西調“三義班”歸太行軍區第五分區榮軍學校領導,稱“太行第五軍分區榮校第三團”,有演職員九十餘人,團長楊永清,副團長霍殿、張學增、劉書閣。1948年,由邯鄲市人民政府接管。此時劇團排演了《黃巢起義》、《紅娘子》、《王大娘趕集》、《槍斃李福林》等。後劇團分成以劉書閣為首的群友劇團和張學增為首的進步劇團。1954年,西調有了第一代女演員李愛珍、吳素琴等。
1955年二團合併成立了永年縣西調劇團,主要演員有劉書閣、史同和、史登銀、豐香書等。1958年,該團整理上演了一批優秀劇目,其中《海瑞告狀》參加了1959年河北省戲曲匯演並獲獎。省電台還播放了《海瑞告狀》、《洪湖赤衛隊》、《八郎刺蕭》等劇的錄音。1970年至1972年,西調劇團曾一度改唱京劇,後又恢復唱西調。

聲腔

西調劇團原有“昆、梆、羅、卷、簧”五種聲腔,而西調隨著演出劇目的演變,崑腔、羅戲、簧腔、卷戲劇目很少演唱,目前僅演唱梆子劇目。

劇目

西調的傳統劇目共一百多出,均由上黨梆子承襲而來,其中梆子腔劇目有六十多出,如《小過山》、《羅章跪樓》等;簧腔劇目有《探陰山》、《空城計》等三十多出;崑腔劇目有《封相》、《賜福》等;羅腔劇目有《打麵缸》、《上墳》、《頂磚》等;卷戲劇目已失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