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概述

西藏自治區位於我國西南方向,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環境優美。有許多名勝古蹟坐落在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藏自治區概述
  • 地理位置:西南邊陲
  • 東經 :78°25′至99°06′,
  • 北緯:26°44′至36°32′之間

西藏自治區概述
西藏自治區概述西藏自治區概述
一、西藏地理位置
西藏自治區,簡稱藏。西藏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南邊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東經 78°25′至99°06′,北緯26°44′至36°32′之間。面積一百二十多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1/8,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的主體部分。它北臨新疆,東北連線青海,東面與四川相連,東南與雲南相鄰,南邊和西部與緬甸、印度、不丹、錫金、尼泊爾接壤,邊境線近四千公里,是我國與南亞次大陸聯繫的紐帶。其間,綿亘著眾多巨大的山脈,奔流著無數湍急的流,高原湖泊星羅棋布,林海莽莽,濤聲萬里。西藏的行政區劃分為1個地級市、6個地區,下轄1個縣級市,70個縣,1個縣,1個縣級區,2個縣級辦事處, 899個鄉,31個鎮。自治區首府設在拉薩市。

西藏自治區概述
西藏自治區概述西藏自治區概述
二、西藏的歷史溯源和變遷
西藏,古為羌、戎地。唐、宋時為吐蕃地。元為宣政院所轄烏思、藏、納里速古魯孫等三路宣慰使司地。明代依元制,仍稱“烏思藏”。清代分為“衛”(前藏)、“藏”(後藏)、 “喀木”(康)、“阿里”四部,因在中國西境,故總稱“西藏”。“西藏”一詞,最早見於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1956年將原西康省昌都地區併入西藏。 1965年9月9日,建立西藏自治區。
“藏”是漢語賦予的稱謂,而藏族人歷來都自稱為“蕃”(bo播)。唐代時漢語譯為“吐蕃”,英文依漢譯為“TIBET”。
西藏高原由滄海變成,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科學考察、發現所證明。但是,高源並非在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相當緩慢地變化著,只是近幾百萬年的地殼變動,才使高原隆起急劇上升。最近幾年對喜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瑪峰的測定證明,高原還在不停地上升著,這個上升速度在地救歷史上是驚人的,但也不過一年上升一二公分罷了。

西藏自治區概述
西藏自治區概述西藏自治區概述
三、西藏的氣候地理特徵
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是拉薩市,拉薩(藏語意為“聖地”)是西藏的政治、經濟、交通、文化、宗教中心。西藏地勢高峻,海拔超過8000米以上的山峰就達11座,屹立在中尼邊境的珠穆朗瑪高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又稱為“地球第三極”。在西藏中部和北部有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昆倉山和唐古拉山等山脈。在東部是著名的橫斷山脈地區。山脈與山脈之間,分布著高原和谷地。
由於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因而形成了西藏獨特的高原氣候。其氣候特點是:空氣稀薄,約為海平面空氣密度的60—70%;含氧量少,比海平面的含氧量減少35%—40%;氣壓低,僅為海平面的一半,水沸點為84—87℃左右。因此,從內地入藏的人,最初都有不同程度的頭痛、胸悶、心跳快、氣喘、呼吸困難等高山反應,經過三五天的適應,可逐漸緩解和消失。其次,光照充足,輻射量大也是西藏氣候的一大特點,西藏各地全年平均日照時數在1550到 3390小時之間,拉薩為3005小時,故又有“日光城”之稱。再有一大特點是氣溫低,溫度年變化小而日變化大,所以有“一年無四季,一日見四季”之說。全年平均氣溫,藏北高原在 -2℃左右,藏南谷地在8℃左右。藏東南地區在10℃左右。還有一大特點是乾濕季分明,且乾季多大風,西藏每年4至9月為雨季,10月到次年3月為乾季。
西藏流域面積大於1萬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多條,大於2千平方公里的河流超過100條。亞洲和中國一些著名大江大河多發源或流經西藏,如獅泉河、象泉河、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等。
西藏的高原湖泊星羅棋布,約有1500多個。著名的有納木錯(錯,即藏語的湖泊)、色林冬錯、當日錯、扎日南木錯、班公錯、羊卓雍錯等。
西藏是我國冰川集中分布區,占全國冰川面各1/2強。主要分布於唐古拉山脈、岡底斯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喜瑪拉雅山脈,冰川總面積達27676平方公里。

西藏自治區概述
西藏自治區概述西藏自治區概述
四、西藏的豐富資源
西藏的森林資源非常豐富,主要分布於西藏東南部、三江流域、中喜瑪拉雅山脈南側等地區,約有木本植物1500多種,主要為松、杉、柏、櫟等。
西藏的礦產資源有硼砂、鋰、鈾、鉻、鐵、銅、鉛、鋅、鋁、銻、食鹽、石膏、雲母、煤、油頁岩、石油、瀝青、金等40餘種,其中硼砂、鋰儲量居世界第一。
西藏的主要糧食作物有青稞、小麥、豌豆、蠶豆、蕎麥、馬鈴薯。經濟作物有油菜、麻、甜菜、茶、煙也試種成功。主要果物有蘋果、梨、桃、杏、核桃、香蕉、柑桔、葡萄、西瓜等。主要藥材有藏紅花、蟲草、貝母、大黃、黨參、秦艽、丹參、天麻、胡黃連、雪蓮、靈芝、麝香、羚羊角、鹿茸、熊膽等。主要牲畜有氂牛、綿羊、山羊、犏牛、黃牛、驢等。此外,還有很多珍禽異獸,如白唇鹿、藏羚羊、黑鷳、藏雪雞、黑頸鶴等。

西藏自治區概述西藏自治區概述
西藏自治區概述西藏自治區概述
西藏自治區概述西藏自治區概述
五、西藏的民族文化
西藏自治區是中國人口最少、密度最小的省區。西藏全區總人口為261.61萬,人口密度為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2人。在西藏總人口中,藏族人口243.6萬,占總人口的96.4%;漢族人口 6.6萬,占2.8%;其它少數民族人口1.8萬,占0.8%。西藏是全國藏族居民最集中的地區,占全國藏族人口的45%。除藏族外,西藏自治區還居住有門巴族、珞巴族、漢族、回族等民族以及漢人、夏爾巴人等。藏族是西藏的主要居民。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分為衛藏、康、安多三個方言區。
藏族人民以農牧業為主,城市居民多從事手工業、工業和商業。藏族人信仰藏傳佛教,熱情開朗,能歌善舞。宗教在西藏有著久遠而深刻的影響,境內居民(除漢族外)大部分信仰宗教,其中藏族、門巴族、珞巴族等信奉藏傳佛教,回族信奉伊斯蘭教。藏傳佛教影響最大。藏傳佛教是大乘佛教,顯密俱備,尤重密宗。它是公元4世紀以來外來佛教與西藏原有的本教長期相互影響、相互鬥爭的過程中成的帶有強烈地方色彩的西藏佛教,在藏流傳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形成了許多獨立的教派,它除原有的本教外,還有“寧瑪派”(俗稱紅教), “薩迦派”(俗稱花教),“噶舉派”(俗稱白教),“格魯派”(俗稱黃教)。從公元16 紀起,西藏實行政教合一的制度,因此,無論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上,還是在生產和生活等的習俗上,都帶有濃厚的宗教(佛教)色彩,宗教活動成為大多數居民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


西藏自治區概述
西藏自治區概述西藏自治區概述
六、西藏的風景名勝
西藏不僅有世界屋脊奇異的地質地貌和獨特的自然風光,而且有別具一格的社會人文景觀,僅寺廟在歷史上最盛時就有2700多座,還有不少宮殿、園林、城堡、要塞、古墓、古碑等。
雅礱河風景名勝區。
距拉薩150公里,位於號稱“西藏糧倉”的山南地區南部,是藏民族公認的發祥地。區內主要名勝:雍布拉康,藏語意為“母子宮”,在山南地區乃東縣東南,雅礱河東岸的山頂上。相傳建於公元前1世紀,殿堂內保存有歷代文物、典籍,是西藏最早的宮殿建築遺址。桑耶寺,建於公元779年,藏語意為“無邊寺”,“存想寺”。位於扎囊縣雅魯藏布江北岸。外形宏偉莊重,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藏王墓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南地區瓊結縣城對面的穆日山上,背山面水,為吐蕃時期藏王們的墓葬群。據史料記載有21座墓,現能見到墓有9座,方圓達3公里,尚未發掘,多數墓高達數十米,酷似山丘。
拉薩名勝區。
區內主要名勝:布達拉宮,中國著名的古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漢藏建築藝術合璧之作。大昭寺內壁畫、浮雕、塑像等都與唐代內地的風格相似,寺內保存有唐代以來的大量歷史文物。羅布林卡藏語意為“寶貝園林”,在拉薩市西郊,始建於16世紀,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夏宮,占地36公頃,分為宮內和宮前區、森林區三個主要部分,園內有宮殿佛堂,亭台水榭,湖池小徑,曲折通幽,是拉薩著名的園林風景區。哲蚌寺,位於拉薩西北5公里的山坡上,建於1416年。歷史上僧人定額為7700人,主要建築為大經堂,可容8000僧人。歷代達賴都以此寺為母寺。寺內收藏的歷史文物、佛教經典及工藝美術品十分豐富。色拉寺,坐落於拉薩北部山上,建於1419年,僧人多時達5500人,規模宏大,環境優美,寺內佛像上萬尊。還有許多來自內地的佛像、法器、供器等珍貴文物。甘丹寺,建於1409年,位於拉薩以東約20公里的達孜縣境內,寺廟建於汪固爾山頂的山坳處,其主要殿堂可容納3000多僧人在殿中誦經。寺內有黃教始祖宗喀巴靈塔殿,靈塔用白銀建造,外包純金,十分華美,寺中還擁有乾隆盔甲和“唐繡”等珍貴歷史文物。此外還有小昭寺、楚布寺、龍王潭公園、勞動人民文化宮、西藏革命展覽館等名勝景點。
日喀則名勝風景區
扎什倫布寺,扎什倫布藏語意為吉祥須彌之意。該寺位於日喀則市西,是西藏佛教格魯派(黃教)四大寺院之一,又是後藏地區班禪四世以後歷世班禪的駐錫祖廟。大佛殿內供奉的一尊鍍金強巴銅佛(即彌勒佛)高達26.7米。全寺建築面積近30萬平方米,保存著大量傳世的珍貴文物及栩栩如生的壁畫。薩迦寺,位於日喀則地區薩迦縣城內,全寺藏書有4萬卷,可稱是第二敦煌。薩迦法王八思巴曾被元世祖忽必烈封為國師。夏魯寺,位於日喀則東南約10公里處,建於1087年,為藏漢混合的建築結構,藏式殿堂,漢式殿頂,壁畫豐富,精美,具有獨特的風格。白居寺,位於日喀則江孜縣城內,建於1414年,有聞名西藏的泥塑羅漢堂,寺內白科塔(意為吉祥輪)共9層,塔座底層廣2200平方米,共有108個門,每層均有佛堂,供有佛像並繪滿了壁畫,據說加起來佛像有10萬尊之多,故又號稱十萬尊佛塔。宗山炮台,為1904年西藏軍民抗擊英國侵略軍遺址。宗山地勢高峻,為抵禦英軍,在半山前崖曾構築炮台和其他防禦設施,遺址至今尚存。羊卓雍錯,湖面海拔4441米,面積638平方公里,水深30~60米,蓄水量150多億立方米,湖中盛產高原裸鯉,魚類蘊藏量達2~3億公斤。湖濱周圍水草豐美,數萬隻天鵝、黃鴨、水鷹、沙鷗等長期集聚湖中。岡仁波齊峰和瑪旁雍錯,位於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為著名的千年佛教勝地,至今中外香客不斷。古格王國遺址,系公元10世紀前後的一處建築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藏自治區概述西藏自治區概述
西藏自治區概述西藏自治區概述
西藏自治區概述西藏自治區概述
西藏著名的寺廟:
布達拉宮 哲蚌寺 羅布林卡 大昭寺 色拉寺 甘丹寺 楚布寺布久喇嘛林寺絨布寺 夏魯寺
敏珠林寺 昌珠寺雍布拉康 桑耶寺 曲龍寺丁青孜珠寺乃旦寺強巴林寺 噶瑪寺同卡寺

西藏自治區概述
西藏自治區概述西藏自治區概述
其他著名風景名勝
藥王山 魯朗林海 神山色季拉 南迦巴瓦風景區 東嘎皮央石窟壁畫遺址 秀巴古堡 尼瑪達果雪山
納木措 藏北無人區 比如骷髏牆羌塘草原 苯日神山 象雄王國遺址 古城江孜 山南
藏王墓 拉加里王宮 然烏湖 青朴修行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