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位於西藏自治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
- 機構地址:西藏自治區
- 所獲榮譽:2022年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位於西藏自治區。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位於西藏自治區。機構事跡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深入開展考古發掘、文物保護工作。近年來承擔考古調查、發掘、研究項目200多項(含合作項目),在西藏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前吐蕃時期和歷史...
李林輝 李林輝,現任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 。人物履歷 現任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 。
《西藏文物考古研究第1輯》2014年5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作者是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內容簡介 本書以西藏文物考古與古建築為主要討論對象,文章類型包括考古調查簡報、專題研究、綜述、建築勘察報告、修繕方案等。本書收錄文章所討論的時間上限至前吐蕃王朝(約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7世紀)時期,下限到民國時期;內容...
《西藏文物考古研究(第3輯)》是201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內容簡介 《西藏文物考古研究(第3輯)》以西藏文物考古與古建築為主要討論對象,文章類型包括考古調查簡報、專題研究、建築勘查報告等。《西藏文物考古研究(第3輯)》收錄文章內容涉及西藏自治區岩畫、古遺址、石刻造像、...
保護措施 當雄墓地系2007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發現,現為當雄縣文物保護單位。為配合國家大型基本建設項目,2020年和2021年,在國家文物局和西藏自治區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和安排部署下,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當雄墓地進行了兩個年度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系“考古中國”重大項目。2022年...
三亞市文物局 重慶市 重慶紅岩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遺址保護部(後勤物管處) 四川省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四川石窟寺保護研究院)成都博物館(成都中國皮影博物館) 貴州省 遵義會議紀念館 雲南省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博物館 西藏自治區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 山南市博物館 陝西省 ...
截至2023年4月,西藏已累計調查石窟寺及摩崖造像277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西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3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8處,一般文物點199處。調查成果 2020年啟動的調查工作任務重、人員少,在自治區文物局的組織下成立了專項調查小組,由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牽頭,各市地、區縣文物幹部共141人...
《山南壁畫》是2019年3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文物局。內容簡介 本書囊括了西藏自治區山南市17座佛教寺廟壁畫的圖像資料,反映了各個寺廟壁畫的整體面貌,不僅實現了壁畫信息的永久性保存,也為藏傳佛教考古、壁畫圖像和西藏藝術史諸多領域提供了...
《山南壁畫補編》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文物局聯合編著的書籍,2021年3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本書是《山南壁畫》一書的補編,包括了西藏自治區山南市42座佛教寺廟的壁畫圖像資料,反映了各個寺廟壁畫的整體面貌,不僅實現了山南壁畫信息的數位化保存,也為...
王侯文鳥獸紋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在西藏阿里象泉河上游地區聯合開展的考古發掘工作發現的,距今1800多年,這一發現證明了該地區在漢晉時期處於絲綢之路的波及區域,當時青藏高原西部地區就已通過古絲綢之路與內地開展文化、商貿交流。發現地 2012年至2014年,考古專家在西藏阿里象泉河...
曲踏墓地於2012年—2014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在阿里獅泉河上游地區的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聯合開展發掘工作,發現並清理了一批土坑墓和洞室墓,出土了大批珍貴文物。簡介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認為,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的發現,讓我們由此看到...
《從長安到拉薩》是一部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多家單位的考察記錄,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五家單位在2014年以“從長安到拉薩”為主題,策劃了唐蕃古道考察。本書稿是對這次考察的記錄。作者...
拉頗遺址考古發掘工作是國家文物局審批通過的《西藏考古工作規劃(2021-2035年)》重點項目之一,遺址位於林芝市波密縣傾多鎮巴康村巴妥卡組,地處波得藏布左岸二級階地後緣,海拔約2800米。歷史沿革 2011年10月,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對拉頗遺址進行了試掘,對採集的泥炭標本碳十四測年顯示其年代為距今約4700年...
日喀則石刻藝術博物館匯集了公元7世紀至19世紀之間大量的西藏精美石刻,其中包括約60多件相關石刻文物及各類西藏地區的拓片文物。歷史沿革 西藏自治區首個石刻藝術博物館在日喀則市正式開館。2022年4月,該博物館在仁布縣境內發現一處早期岩畫點。這是繼2017年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考古人員在仁布縣境內發現的江嘎塘...
2016年8月26日,正式啟動考古發掘資料整理工作,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和昌都市文物保護研究所對小恩達遺址考古發掘資料整理及出土文物進行修復。截至2017年11月,小恩達遺址考古發掘已完成出土標本的分類、統計和報告選用標本的繪圖工作,並進行標本的照相、描述、掃描、修復等工作。據統計,此次整理的各類出土標本總計...
2018年10月末,由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蘭州大學、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西北大學等單位組成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藏東南人類活動遺蹟及生態環境調查分隊,對昌果溝遺址範圍再次進行了地質地貌及人類活動遺蹟調查。調查發現,昌果溝遺址範圍內基本被現代沙丘覆蓋,部分風蝕窪地內有...
格布賽魯遺址對研究象泉河流域人群的交流與遷徙、區域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要價值。遺址簡介 格布賽魯遺址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是一處距今3600年至2100年的遺址。2017年至2020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聯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學對遺址開展持續考古工作。格布賽魯遺址考古發掘墓葬20...
2019年10月,尼阿底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2013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高星課題組與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發現了尼阿底遺址。2016年,正式發掘的尼阿底遺址,考古工作者在地層中發掘出土了4000餘件舊石器時代石製品,包括石核、石片、石葉和刮削器、...
碉樓是當地寶貴的建築遺產,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2019年10月7日,曲西碉樓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曲西碉樓群從吐蕃時期到帕竹時期的建築都有,可以感受古西藏各時期的建築風格和文化。2018年、2019年,由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和南京工業大學組成的調查小組對山南市洛扎...
文物歷史 2017年,拉薩市柳梧新區嘎瓊寺駐寺幹部永中久美根據當地村民提供的線索,在拉薩市東面蔡公堂的傑丁噶小山溝內首次確認了這處早期摩崖石刻群。同年9月,傑丁噶摩崖石刻造像群被公布為第七批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2023年8月17日,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首次公布拉薩傑丁噶摩崖石刻造像群考古發現與保護全...
古象雄文明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遺址簡介 古象雄王國都城 穹窿銀城,是西藏傳說中的象雄都城,在西藏阿里地區噶爾縣門士鄉卡爾東城址,位於海拔4400米的卡爾東山頂,面積10餘萬平方米。2012年6月—8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聯合對“瓊隆銀城”及故如甲木墓地進行了測繪和試掘。據漢文...
2019年10月7日,傑頓珠宗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歷史沿革 2018年、2019年南京工業大學建築學院、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聯合對洛扎縣的古碉樓遺址進行了調查,其中包括傑頓珠宗遺址,分析了它們在分布、選址、功能、形式、結構、構造等方面的特點及影響因素。遺址特點 綜述 ...
出土文物 溫江多遺址出土的739件遺物標本中,有大量的陶質建築構件,還有部分特殊的瓦件,現在保存在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正在進行修復和研究。溫江多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琉璃瓦等建築材料,這些琉璃材料色彩豐富、種類多樣,體現了非常高超的技術特徵。尤其是磚瓦形制非常典型,可類比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出土的琉璃瓦件...
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英國入侵西藏後,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英會議藏印續約》等不平等條約,將亞東開放為商埠。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清政府修建了亞東海關。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4月,英軍占領帕里宗後,海關被取消。2018年11月,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對亞東海關遺址進行了考察。建築格局 亞東海關遺址...
在2005年考古發掘的基礎之上,2006年5月至10月,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受西藏自治區文物局委託,在西藏文物保護研究所、薩迦寺維修工程指揮部的幫助下,對薩迦北寺遺址繼續發掘及調查,同時還對薩迦寺的屬寺瓊堆寺遺址進行了調查。瓊堆寺遺址每個區均環繞著高大的圍牆,圍牆外均有人工挖成的壕塹。瓊堆寺遺址1區以吐旺...
故如甲木墓地的發掘,成為重新認識阿里古代文明,乃至西藏古代文明及其與之相連的絲綢之路的重要依據。2019年10月,故如甲木墓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2005年,發現故如甲木墓地。2012~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在西藏阿里象泉河上游地區...
如果研究的結果能與當地其他的考古研究甚至是歷史記載相吻合,那將是梅龍達普洞穴遺址考古的巨大成功,對我國的考古意義重大。”石文斌說。2024年2月,從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組成的梅龍達普洞穴遺址考古隊了解到:經過連續6個年度的正式考古發掘,梅龍達普一號和二號洞已出土舊...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館員扎西次仁介紹,“當雄墓地出土了金銀器、狗頭金、青金石、瑪瑙、銅器、紡織物等各類器物300餘件(套)。碳十四測年顯示,墓葬年代為公元7至9世紀。”出土遺物 出土遺物主要有金銀器,包括雄獅鳥紋金耳勺、植物紋金飾件、銅鍍金覆面、陰刻花紋銀飾件、銀帶扣和金珠、銀珠等;狗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