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05年,發現故如甲木墓地。
2012~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在西藏阿里象泉河上游地區的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聯合開展發掘工作,發現並清理了一批土坑墓和洞式墓,出土了大批珍貴文物。
遺址特點
綜述
故如甲木墓地,位於象泉河北岸的一級台地上,北距山腳約160米,南距河谷約175米,河谷深2~3米。台地中部自北山面體向南延伸出一條的沖溝,形成一衝積扇,地勢自北向南傾斜,台地面積約50萬平方米,墓葬發現於沖溝東半部分,估計墓地面積約15萬平米。故如甲木墓地共發掘11座大小不等的墓葬,包括8座象雄時期墓葬和3座吐蕃時期墓葬,是阿里地區所見的最大規模的墓葬群。
象雄時期的墓葬
象雄時期的墓葬皆為豎穴土坑石室墓,多為二次葬,發現有完整的側身屈肢葬式。大型墓葬深度都在5米以上,都是多人合葬,結構複雜,存在二次或多次開挖跡象。填土層內設有專門的祭祀層,殉葬有人和動物。高規格的墓葬都有橫木搭建的墓頂和長方形箱式木棺。
根據碳十四年代測定,故如甲木墓地8座墓葬的年代為1700~1800年前,即公元2~3世紀,這一時期正是文獻記載的西藏西部
象雄王國強盛時期。從墓葬形制、規模、出土遺物等判斷,故如甲木墓地很有可能是一處象雄部族貴族墓地。
吐蕃時期的墓葬
故如甲木墓地3座吐蕃時期的墓葬均為小型石砌墓室,用石板封頂,側身屈肢葬式保存非常完好,出土遺物較少,主要為料珠。從墓葬形制及喪葬習俗上看,基本沿襲了象雄時期的傳統,說明在吐蕃吞併象雄之後,該地區的文化得以延續。
文物遺存
故如甲木墓地出土有絲織物、黃金面具、鐵劍、鎏金銅器、銀器、鐵器、陶器、料珠及大量人類和動物骨骼等。
“王侯”織錦
“王侯”織錦,以藏青和橙黃雙色呈現圖案,構圖可分為三層:最下一層為波浪形的曲波紋,類似西方建築物中的拱形柱廊,每組波浪紋當中有一對相向而立的鳥,對鳥身下腳踩著植物紋樣,下面有“山”字形的紋樣相襯托,波紋中有四蒂紋顯現;第二層為如意樹構成的幾何形空間,在其間布置以雙龍、雙鳳、雙羊等,雙龍僅具頭部,與兩兩相從的雙鳳與雙羊頭向相反;第三層也為如意樹相間隔形成的幾何形空間,樹之兩側各有一相背而立的獅子,獅口大張,帶有三重短羽的雙翼,鬃毛上揚。在每組動物紋飾的空白處,都有4個篆體的漢字,有學者釋讀出它們分別是“王”“侯”兩字的正體和反體字,“這些漢字實際上是四個一組,似乎可以釋讀為‘王侯羊王’四個字。”
黃金面具
黃金面具,採用拓展成薄片的金箔製成,有一具在面罩的邊緣上鑽有小孔,用絲線將絲綢和它連綴在一起,出土時還帶著絲綢腐朽後的殘段。有專家認為它跟信仰有關,也有專家認為它甚至是靈魂的寄託之處。在漢文史料關於羊同國的記載中,對此有一定的反映。《通典》《唐會要》《新唐書》《舊唐書》等史料都記載了羊同國的喪葬情況,“其酋豪死,抉去其腦,實以珠玉,剖其五臟,易以黃金,假造金鼻銀齒……”很可能是這個黃金面具的真實功能。
1800年前的茶葉
科學家在故如甲木遺址發現疑似茶葉的遺留。經過嚴密的檢測和科學的測量,確定為茶葉,而且它和更早時期在西安漢陽陵發現的茶葉可以相互比較,推測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繫,也有助於弄清楚茶葉西傳的路徑和時代問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呂厚遠和國內外同行合作,針對西藏阿里地區故如甲木寺遺址和西安漢陽陵陪葬坑出土的疑似茶葉食物殘體,開展了系統的植物鑑定和年代學分析工作,明確了鑑定茶葉的兩個生物標誌物:咖啡因和茶氨酸。此外,他們通過碳十四年齡測定,證明故如甲木寺遺址出土植物年齡約1800年,屬於西藏古象雄王國時期;漢陽陵出土植物年齡約為2100年,與歷史文獻吻合。
所獲榮譽
故如甲木墓地入選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研究價值
故如甲木墓地出土的絲織物等資料和新疆地區同一時期的絲綢織物有著近似性,說明兩者可能存在內在聯繫。織錦上的漢字昭示,它的製造地或者發源地只能有一個,那就是中原地區,而其中傳播路徑則可能很多。但是在阿里地區卻又是第一次,是首例重大發現,改變了人們對高原絲綢之路出現年代的歷史認知。
故如甲木墓地發現茶葉不僅是西藏地區的首次,也是包括新疆在內的中國廣大飲茶地區的第一次,也改變了對茶葉傳播路線的認識。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故如甲木墓地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
門士鄉故如甲木寺旁。
交通信息
自駕:自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
門士鄉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故如甲木墓地,路程約15千米,用時約2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