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西藏竹葉青蛇
- 拉丁學名:Trimeresurus tibetanus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爬行綱
- 目:有鱗目
- 亞目:蛇亞目
- 科:蝰科
- 屬:竹葉青蛇屬
- 種:西藏竹葉青蛇
體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生物學,消化系統,毒素,保護措施,
體形特徵
全長600mm左右。具管牙的毒蛇。通身綠色,體側無紅白色縱紋,體背有不規則的銹紅色斑塊,腹面淡綠,尾尖純綠。頭大,三角形,與頸區分明顯。頭背都是小鱗片,左右鼻間鱗相隔1枚小鱗。有頰窩,第一枚上唇鱗與鼻鱗完全分開。中段背鱗21行。中央15~17行微弱起棱;腹鱗155~161;肛鱗完整;尾下鱗44對。
生活習性
發現於海拔150~2000米的山區溪邊草叢中、灌木上、岩壁或石上、竹林中,路邊枯枝上或田埂草叢中。竹葉青喜歡上樹,常纏繞在溪邊的灌木叢或小喬木上。多於陰雨天活動,在傍晚和夜間最為活躍。以蛙、蝌蚪、蜥蜴、鳥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卵胎生,8~9月間產仔蛇4~5條
分布
發現於海拔3200m的山。竹葉青(Trimeresuresstejnegeri):俗稱青竹蛇、刁竹青、青竹標。頭呈三角形,頸細,眼紅色,體背呈草綠色,自頸部以後形成左右各一條白色縱線,或為紅白色側線,或為黃色側線,尾焦黃色,體長60-90厘米。廣泛分布於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生活于山區樹叢或竹林,常棲息於溪澗邊灌木雜草或山區稻田田埂雜草,或宅旁柴堆、瓜棚。主要分布於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區)。在西部,向北可達北緯33°(甘肅文縣)。吉林長白山也曾發現。
生物學
發現於海拔3200m的山區。西藏竹葉青蛇最初發現於我國與尼泊爾相鄰的聶拉木縣,共2號標本。80年代末,中美合作進行我國西部地區兩棲爬行動物分類與生態研究期間,又在該縣採到1號標本。目前僅知此3號標本,建議列入中國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單,予以保護。
消化系統
竹葉青蛇的消化系統非常厲害,有些在吞的同時就開始消化,還會把骨頭吐出來。竹葉青蛇的消化要靠在地上爬行,利用肚皮和不平整的地面來摩擦。竹葉青蛇的毒液實際上是蛇的消化液,一溶解了被咬動物的身體,所以表現出“毒性”,人的膽汁也屬這種消化液。 竹葉青蛇的食慾較強,食量也大,通常先咬死,然後吞食。嘴可隨食物的大小而變化,遇到較大食物時,下頜縮短變寬,成為緊緊包住食物的薄膜。竹葉青蛇常從動物的頭部開始吞食,吞食小鳥則從頭頂開始,這樣,鳥喙彎向鳥頸,不會刺傷蛇的口腔或食管。吞食速度與食物大小有關,小白鼠5~6分鐘即可吞食小白鼠,較大的鳥則需要15~18分鐘。Barton認為非洲岩蟒只有在確定捕獲物的鼻子或耳朵位置時,才開始吞食。
毒素
竹葉青產生的毒素是血循毒。血循毒的種類多,成份複雜。以心血管和血液系統為主,產生多方面的毒性作用。其臨床表現相當於中醫的火熱毒症狀,故稱“火毒”。竹葉青咬人時的排毒量小,其毒性以出血性改變為主,中毒者很少死亡。傷口牙痕2個,間距0.3-0.8厘米。傷口有少量滲血,疼痛劇烈,呈燒灼樣,局部紅腫,可潰破,發展迅速。全身症狀有噁心、嘔吐、頭昏、腹脹痛。部分患者有黏膜出血,吐血、便血,嚴重的有中毒性休克。
保護措施
西藏竹葉青蛇最初發現於我國與尼泊爾相鄰的聶拉木縣,共2號標本。80年代末,中美合作進行我國西部地區兩棲爬行動物分類與生態研究期間,又在該縣採到1號標本。目前僅知此3號標本,建議列入我國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單,予以保護。
我們知道了野生動物在維護自然生態環境方面所起的極其重要的作用。野生動物物種都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環,它們通過食物鏈的關係互相依存、互相制約。一旦食物鏈的某一環節出現問題,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就會受到嚴重影響。青草——蝗蟲——蛙(鼠)——蛇——鷹,這就是其中的一條食物鏈,如果人類無節制地捕獵野外的蛇,蛇就越來越少,導致森林、草地和農田的鼠害越來越猖獗,鼠害和蟲害給農林牧業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生態環境就會受到嚴重破壞。
捕殺野生動物在全世界都是嚴重的問題,據西方報章報導:世界各地的蛇毒交易將導致毒蛇在地球上滅絕。巴西全國各地的人都涌到米納斯州去捉蛇,也許不久的將來,蛇會成為只有在民間故事中才會提起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