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活動構造》是由地礦部地質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韓同林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藏活動構造
- 成果登記號:19880248[02719]
- 第一完成單位:地礦部地質研究所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 19880248[02719] |
項目名稱 | 西藏活動構造 |
第一完成單位 | 地礦部地質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 | 韓同林 |
主題詞 | 西藏;活動構造 |
《西藏活動構造》是由地礦部地質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韓同林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成果登記號 | 19880248[02719] |
項目名稱 | 西藏活動構造 |
第一完成單位 | 地礦部地質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 | 韓同林 |
主題詞 | 西藏;活動構造 |
《西藏活動構造》是由地礦部地質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韓同林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成果信息成果登記號19880248[02719]項目名稱西藏活動構造第一完成單位地礦部地質研究所主要完成人韓同林主題詞西藏;活動構造...
西藏活動構造的活動與地震十分強烈和明顯。活動構造類型主要有西藏活動構造系、喜馬拉雅邊界翹起帶和岡底斯斷塊翹起帶。地震活動主要受西藏活動構造帶控制,其次受喜馬拉雅邊界翹起帶和岡底斯斷塊翹起帶所制約。目前劃分的地震帶有13條,基本...
《西藏高原地殼構造及其均衡問題》是由地礦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劉行義、郝文儉、王式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成果信息 成果摘要 此成果就1981-1982年在西藏南起亞東,北至唐古拉山,主要沿公路進行的重力...
西藏羊八井國家地質公園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東南部為高山區,東南部為山地,有地質(體、層)剖面、地質構造、礦物與礦床、地貌景觀、水體景觀、環境地質遺蹟景觀等6大類地質遺蹟,有蕨類800餘種、裸子植物88種,有哺乳動物25種、爬行類3種...
從沉積盆地分析入手,對西藏中生代的板塊構造格局,提出了有充分依據的九種盆地類型。對侏羅紀班公湖——丁青轉盆地和晚白堊世活動陸緣邊界、雅魯藏布江斷裂帶,對白堊系藏北弧背盆地和岡底斯南緣余洋殼弧前盆地,以及喜馬拉雅地區被動陸緣...
《西藏1:5萬雙湖區角木日地區四幅區域地質調查》是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王根厚、梁曉、袁國禮、高金漢、李典、唐宇、杜瑾雪、方斌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成果信息 成果摘要 晚古生界地層為一套非史密斯地層,具有...
西藏1∶25萬尼瑪區幅、熱布喀幅區域地質調查是中國地質調查局根據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大調查計畫部署的青藏高原空白區填圖任務的一項工作項目。工作區位於藏北高原的偏南部,北部屬高原湖盆區,南跨神秘的岡底斯山脈;大地構造區劃上位於班...
西藏是中國最大凍土分布區之一,也是世界上中低緯度地區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凍土區。現狀 凍土分布面積由北和西北向南及東南方向減少,最發育的地區在崑崙山至唐古拉山南區間,除大河湖融區和構造地熱融區外,多年凍土區基本呈連續分布...
西藏當雄幅1:25萬區域地質調查屬中國地質科學院國土資源大調查重點項目,包括3項調查研究內容: (1)西藏當雄幅1:25萬區域地質調查,(2)西藏當雄及鄰區構造演化與高原隆升過程專題研究,(3)西藏納木錯及鄰區第四紀古環境變遷專題...
《西藏岡底斯中段措勤地區中新生代構造岩漿演化》是2007年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江元生、顧雪祥等。內容簡介 《西藏岡底斯中段措勤地區中新生代構造岩漿演化》以新一輪1:25萬區域地質調查和江元生博士論文的研究成果為基礎...
《西藏羌塘盆地深部結構構造與含油氣前景預測》是2006年地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文津。本專著通過對羌塘盆地這一國內石油勘探的熱點地區之一,進行了地球物理、石油地質以及深部調查,從而介紹了作者研究羌塘盆地油氣資源遠景評價的成果...
同時為在西藏金源豐富、地貌與第四紀條件不利沖積砂礦的部分地區尋找砂金及開發利用開闢了一個新的領域和新的途研究指出:構造活動帶是西藏金礦最主要的控礦因素,強調把班公湖-怒江礦近期的戰略性找礦靶區和遠景區的必要性以及在西藏...
《西藏第四紀地質》是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於1973—1976年在西藏地區科學考察的第四紀地質專題的研究報告。全書包括西藏上新世和第四紀沉積物類型和分布、地層、古氣候(包括第四紀冰期)、新構造運動以及西藏上新世和第四紀沉積物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部地質專報五構造地質地質力學第18號喜馬拉雅岩石圈構造演化西藏高原地殼結構與速度分布特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部地質專報五構造地質地質力學第18號喜馬拉雅岩石圈構造演化西藏高原地殼結構與速度分布特徵年地質...
西藏地熱活動區位於喜馬拉雅地熱帶中,高溫地熱資源占全國地熱總量的80%。西藏地熱資源主要分布在青藏鐵路沿線的拉薩-尼木-羊八井-那曲-錯納湖一帶,此外“一江兩河”地區和藏北無人區也蘊藏著豐富的地熱資源。西藏地熱分布按其地熱活動...
在以後一系列地質一構造活動過程中便形成了念青唐古拉山脈。位置境域 念青唐古拉山脈位於西藏自治區中東部,近東西走向,是青藏高原主要山脈之一,是雅魯藏布江與怒江的分水嶺。西自東經90°左右處的岡底斯山脈尾閭起,向東北延伸,至那曲...
同時,隨著頻繁的構造運動,沿構造線有多期岩漿侵入、火山噴發及水熱汽活動,使高原成為我國最強烈的地熱異常區,具有較高的地熱背景值。據中國大陸地區大地熱流彙編資料(匯集黃少鵬,1990),西藏地區熱流值為100~350 mW/m2,而其他省...
位於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波密縣交界地帶,是崗日嘎布山脈的西端段(也是橫斷山脈的西北極端),平均海拔4800米,山口海拔4200米左右,是南面印度洋暖水氣和北面青藏高原高寒水氣的交鋒帶,氣候多變,令人生畏,加上地質構造複雜,活動...
念青唐古拉山脈是青藏高原的主要山脈之一,位於西藏自治區中東部,海拔5000米~ 6000米,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 1 62米。山脈形成於燕山運動晚期,地質構造複雜,以山谷冰川為主的現代冰川發育,為青藏高原東南部最大的冰川區,冰川分布...
從1982年起,國家登山隊和西藏自治區登山隊共同對南峰開展攀登征服的活動;中國科學院則組織了綜合性的科學考察隊伍,同時對南峰地區進行大規模的綜合科學考察。兩年中,他們組織了全國有關科研部門和大專院校的十餘個單位,計有地學和生物...
喜馬拉雅山脈可以分為4條平行的縱向的不同寬度的山帶,每條山帶都具鮮明的地形特徵和自己的地質史。它們從南至北被命名為外或亞喜馬拉雅山脈;小或低喜馬拉雅山脈;大或高喜馬拉雅山脈;以及特提斯或西藏喜馬拉雅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