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寺廟壁畫,7世紀佛教傳入中國西藏高原(古稱吐蕃),西藏佛教藝術隨之興盛起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藏寺廟壁畫
- 所處地址:拉薩、山南、日喀則
- 流派 :康赤、藏赤、衛巳赤
- 相關宗教:佛教
西藏寺廟壁畫,7世紀佛教傳入中國西藏高原(古稱吐蕃),西藏佛教藝術隨之興盛起來。
西藏寺廟壁畫,7世紀佛教傳入中國西藏高原(古稱吐蕃),西藏佛教藝術隨之興盛起來。解釋西藏佛教藝術是印度密宗造像藝術吸收一些藏地固有的神祇,即密宗與西藏原始宗教——本教相結合的產物。具有自己獨特的地方風格和民族特色,在中國...
西藏壁畫分布在寺廟、府第、宮殿、民宅、驛站、旅店等地方的牆壁上。而寺院則為壁畫聚集之所。大寺院往往有數十個到數百個殿堂,各個殿堂及其周圍走廊的牆壁、天花板等處均繪滿了壁畫,估計寺廟壁畫在10萬幅以上,如果把這些壁畫一幅幅的排列起來,那確實是延綿不斷、絢麗多姿、色彩繽紛的美麗畫廊。簡介 西藏壁畫的...
壁畫描繪他降生時,於湖中坐一梗蓮浮現水面,四周龍女、仙女、虎、豹、獅、孔雀、鴨、鵝和人歡呼雀躍,後被印度國王安扎底迎至印度學經修身、雲遊四方、弘傳佛法;8世紀,被赤松德贊邀請進藏,一路遭妖魔、蛇蠍,野氂牛、猛獅和地方精靈的殘害,他廣施法力將其逐一降服;後建桑耶寺,並廣譯佛經,為佛教在西藏的...
拉薩小昭寺壁畫,寺址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區。7世紀中葉由文成公主督飭藏漢族工匠建造。建築形式原與內地漢族寺廟相同,後幾經焚毀,依藏族形式培修,原來面目已失。寺址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區。7世紀中葉由文成公主督飭藏漢族工匠建造。建築形式原與內地漢族寺廟相同,後幾經焚毀,依藏族形式培修,原來面目已失。
《中國寺觀壁畫典藏:西藏阿里古格王國遺址壁畫》再現了西藏阿里古格王國遺址壁畫。古格的壁畫繼承了吐蕃傳統藝術的基礎,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有選擇的吸收了漢地、印度、尼泊爾、克什米爾地區佛教藝術的精華,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媒體推薦 前言 佛教自漢代傳人中國,佛教藝術也因之獲得迅速發展,寺院、石窟相繼沿...
《西藏阿里壁畫線圖集》由張蕊俠、張建林、夏格旺堆所著,《西藏阿里壁畫線圖集》作為首部西藏地區壁畫藝術線描作品集,作者選擇代表西藏後弘期西部阿里佛教壁畫藝術最高水準的托林寺、古格王國故都札布讓部分佛殿、東嘎洞窟、皮央洞窟等壁畫作品的線描圖200餘幅,以現場臨摹壁畫的田野考古調查資料為基礎,按不同文物點...
《西藏阿里東嘎壁畫窟》是2009年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彭措朗傑,阿布。書籍簡介 版 次:1 頁 數:182 印刷時間:2008-10-1 開 本:大16開 紙 張:銅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00079408 包 裝:精裝 內容簡介 壁畫作為裝飾殿堂廟宇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直是西藏曆代寺廟建築的重要...
《西藏佛教寺院壁畫藝術》是1994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西藏佛教寺院壁畫藝術》,西藏,是藏族歷史文化的發源地。藏族的繪畫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佛教傳入西藏之後,宗教繪畫開始興起和發展,逐漸形成為一個專門的藝術門類,其中又以寺院壁畫占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後宏期佛教寺院壁畫是從前宏期的始興、...
西藏阿里托林寺壁畫 《西藏阿里托林寺壁畫》是2001年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維諾。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寺觀壁畫典藏中的《西藏阿里托林寺壁畫》一冊,書中以清晰的圖片,詳盡地生動地展示了西藏阿里托林寺中的壁畫。中國壁畫是中國勞動人民的心血結晶,本書可供繪畫藝術愛好者及廣大讀者欣賞。
藏民族的壁畫集中在寺院,但就其內容和社會功能而言,卻並非完全宗教化的,而是從一開始就表現出世俗化的傾向。壁畫在其發展中不斷地世俗化、民族化,並吸收多方面的營養和影響,從而形成了將藏民族傳統和外來影響融合一起,具有鮮明的藏民族特點的藝術流派。西藏壁畫中突出繪畫的是人像,往往以巨大的篇幅繪畫出一尊尊...
“仁青林寺”位於西藏拉薩市墨竹工卡縣扎西崗鄉仁青林村,由直貢噶舉派高僧強斯根郭仁欽於1416年(藏曆第七繞迥火猴年)創建,距今已有近600年歷史。基本介紹 傳說直貢噶舉派克珠·德哇迅魯弟子強斯根郭仁欽,獲得施主沖朗卡白桑布的資助之後,依照茹托索朗堅贊活佛的遺囑,抵達加持之地墨竹舍爾多建廟。但該地有兩...
大殿正中為經堂,面闊3間,進深3間,中立4柱。經堂後部有1.2米高的須彌座,座上供奉1985年新塑的蓮花生大師泥塑像。經堂四壁的壁畫亦為1985年重繪,僅西藏牆北部不保留有2米寬的原壁畫:正中繪釋迦佛跏趺坐像,有頭光和背光;其兩則各侍立一名持杖托缽弟子,周圍為眾弟子跏趺坐像;下排為白度母及四大天王像...
但實際上這個寺廟最開始不是因求財香火才旺的。據說最初這個寺廟是專門為外來人求平安而設,但外來人中大多又是生意人,在扎基寺敬神後特別靈念。於是,這裡逐漸成為了大家所稱的財神廟。寺廟偏殿中供奉的扎基女神傳說來自內地,非常靈驗,因此與西藏其他寺廟不同,該寺有很多來自內地或漢族信徒膜拜,該寺的占卜術在...
此外,申夏平面呈矩形,面積17.64平方米(長、寬各為4.2米);甘珠爾拉康系橫長洞窟,面積28平方米(長8米,寬3.5米),內無壁畫。 貢不日寺早期為修行洞窟,後因建寺並有神話流傳,才逐漸成為一方聖地。 地址: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馬甲藏布河北岸 [1]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概述圖冊(1張) 分享你的世界查看更多 贊 ...
與松贊乾布聯姻的尼泊爾赤尊公主進西藏時隨身帶有三尊釋迦牟尼佛像,其中的瓦帝桑布之尊被安放在吉隆鎮,並為它建造了帕巴寺。帕巴寺整體形狀為一樓閣式石木結構建築,塔身方形,塔中心有樓梯可盤旋至頂。從下至上共有四層,層層出檐,逐層收分,每層檐角上套有黃銅製成的火焰套飾;底層為佛殿,是寺廟的主體...
扣除迴廊為30柱經堂,經堂四壁皆繪有壁畫,經堂後為4柱佛殿,佛殿西有一間兩柱的密宗殿,內塑有各種密宗神像,像高2.4米左右,神像大都血口獠牙,面目猙獰恐怖,披人皮或獸皮,掛飾人頭等。杜康大殿二層為僧舍及庫房等。歷史沿革 公元1080年前後,由西藏著名佛學大師瑪爾巴出資,命弟子米拉日巴修建碉樓,經...
皮央和東嘎遺址,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境內的東嘎村、皮央村,是宋朝至明朝時期的古遺址。皮央和東嘎遺址是一處由寺院、城堡、石窟和塔林組成的大型遺址。皮央石窟群是西藏考古已發現的最大一處佛教石窟遺址。集中在半山腰的3個洞窟中的東嘎壁畫保存得較好。它的形成及其年代,在眾多的西藏歷史、宗教、文化...
至第十三任堪布喇尊白巴(生卒年不詳)主持寺廟期間,正值蒙古準噶爾部侵擾西藏,該寺遭到嚴懲破壞,師徒傳承堪布之規中斷。後至民主改革前,又有第二十五任堪布主持寺廟,最後一任堪布為堅贊桑布。著名景點 大殿 門向東,高二層。底層由前廊、經堂、佛殿三部分組成;前廊兩柱,廊前壁畫彩繪四大天王。經堂面積...
據有關文獻記載,“烏孜”大殿的建築吸取了西藏、中國內地和印度的構造風格。大殿和甬道迴廊里均繪滿了各種題材的壁畫。除了一些你在其他寺廟里也能看到的傳統的宗教繪畫外,在桑耶寺烏孜大殿內圍牆中層廊道上有著名的“西藏史”壁畫,畫中記載了從遠古傳說的羅剎女與神猴結合繁衍藏族開始,一直到宗喀巴創立格魯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