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嶺金礦的成礦與找礦研究

《西秦嶺金礦的成礦與找礦研究》是由甘肅省地質調查院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張 翔、戴 霜、黃萬堂、趙彥慶、劉建宏、孫新春、賈志磊、馬永東、楊 濤、馮備戰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秦嶺金礦的成礦與找礦研究
  • 第一完成單位:甘肅省地質調查院
  • 主要完成人:張 翔、戴 霜、黃萬堂、趙彥慶、劉建宏、孫新春、賈志磊、馬永東、楊 濤、馮備戰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180409
成果名稱
西秦嶺金礦的成礦與找礦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甘肅省地質調查院
主要完成人
張 翔、戴 霜、黃萬堂、趙彥慶、劉建宏、孫新春、賈志磊、馬永東、楊 濤、馮備戰
研究起始日期
2013-06-01
研究終止日期
2016-12-01
主題詞
西秦嶺金礦、成礦、找礦研究

成果摘要

本項目取得成果如下:1.通過對西秦嶺地區金礦時空分布,成礦規律的研究,劃分出6個礦床成因類型和10個礦床工業類型,建立9個金礦成礦系列,14個成礦亞系列,19個礦床式及成礦模式。2.首次提出西秦嶺地區中、下三疊統地層是金的礦源層;北西西向構造控制含礦地層和岩體的展布;北西西向斷裂與次級北東向、近南北向斷裂構造交匯部位是金礦成礦有利地段;印支期、燕山期中酸性岩漿淺成侵入活動為成礦提供了部分成礦物質、成礦流體和熱動力。3.認為成礦構造環境上既有島弧活動環境,又有碰撞環境。礦床在空間上分布於北西西向區域斷裂活動帶內,成礦時間集中於印支期,並有後期熱液疊加改造。成礦過程表現為多期次、多階段特徵。4.對西秦嶺地區金化探異常進行了篩選和綜合信息預測,初步認為Au、Hg、As、Sb和Au、Ag、Cu、Pb、Zn、Cd等異常組合是主要找礦標誌,該2類異常組合是開展綜合信息找礦預測的主要評價要素。5.在金礦潛力評價成果的基礎上,建立了西秦嶺地區金礦找礦預測模型13個,優選Ⅰ、Ⅱ級金礦找礦靶區44處,預測金資源量3032.9噸,為西秦嶺地區今後金礦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依據。,本項目取得成果如下:1.通過對西秦嶺地區金礦時空分布,成礦規律的研究,劃分出6個礦床成因類型和10個礦床工業類型,建立9個金礦成礦系列,14個成礦亞系列,19個礦床式及成礦模式。2.首次提出西秦嶺地區中、下三疊統地層是金的礦源層;北西西向構造控制含礦地層和岩體的展布;北西西向斷裂與次級北東向、近南北向斷裂構造交匯部位是金礦成礦有利地段;印支期、燕山期中酸性岩漿淺成侵入活動為成礦提供了部分成礦物質、成礦流體和熱動力。3.認為成礦構造環境上既有島弧活動環境,又有碰撞環境。礦床在空間上分布於北西西向區域斷裂活動帶內,成礦時間集中於印支期,並有後期熱液疊加改造。成礦過程表現為多期次、多階段特徵。4.對西秦嶺地區金化探異常進行了篩選和綜合信息預測,初步認為Au、Hg、As、Sb和Au、Ag、Cu、Pb、Zn、Cd等異常組合是主要找礦標誌,該2類異常組合是開展綜合信息找礦預測的主要評價要素。5.在金礦潛力評價成果的基礎上,建立了西秦嶺地區金礦找礦預測模型13個,優選Ⅰ、Ⅱ級金礦找礦靶區44處,預測金資源量3032.9噸,為西秦嶺地區今後金礦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