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科爾斯基死亡的爭議
- 死亡時間:1943年7月4日
- 死因:飛機墜毀
- 結果:仍在調查
西科爾斯基之死,調查與爭議,其他解釋,流行文化,
西科爾斯基之死
1943年5月下旬,西科爾斯基前去視察駐紮在中東的波蘭軍隊。視察的同時,他也試圖提高當地波蘭軍人的士氣,並處理了一些政治事務。在這段時間裡,他和瓦迪斯瓦夫·安德斯將軍出現了爭議,主要原因在於西科爾斯基仍然對俄波關係正常化持開放態度,而安德斯對此則強烈反對。
1943年7月4日23:07,西科爾斯基乘坐的專機B-24轟炸機(序列號“AL523”)從直布羅陀機場起飛後僅16秒便墜毀在大海中。西科爾斯基本人、他的女兒兼秘書蘇菲婭·萊斯妮奧斯卡、參謀總長塔德烏什·克里馬基少將等11名乘客和5位機組人員全部喪生,僅有飛行員愛德華·帕查爾(Eduard Prchal)生還。
調查與爭議
位於直布羅陀大圍攻通道末端的西科爾斯基紀念牌匾。上面的文字寫道:“這起神秘事故的原因尚未查明,並已引起了許多猜測、疑慮和傳聞。”
1943年7月7日,一家英國調查法院開始對西科爾斯基的B-24轟炸機墜毀事件展開調查,但沒能確定事件成因,只知道這是一起“因升降裝置控制干擾”而引起的意外事故,“已經不可能確定這一干擾是如何引起的,但可以肯定沒有任何人為破壞活動。”因為報告中尚未確定原因就已排除人為破壞的矛盾觀點,波蘭政府表示不認可並自行展開另一輪調查,這表明事故原因無法輕易確定。事件的政治背景加上多種特殊情況立即引起了多個對西科爾斯基的死亡並非事故的猜測,這些猜測認為事故可能是德國、蘇聯、英國甚至波蘭內部的陰謀。
納粹德國的宣傳部門最早提出了陰謀論,認為西科爾斯基的死是英國和蘇聯的共同陰謀。一些現代來源仍然指出事故原因還沒有完全查明,例如傑茲·簡·勒斯基在他1996年出版的《波蘭歷史辭典》(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Poland)中的“Gibraltar, Catastrophe of”(直譯為“直布羅陀巨災”)條目中寫道:“對事件的解釋存在多種理論,但這個謎團從未得到徹底解決。”羅曼·沃平斯基在他1997年出版的《波蘭傳記辭典》中的西科爾斯基傳記條目中指出,還沒有發現任何存在不當行為的確鑿證據,西科爾斯基的死亡已經被正式列為是一起事故。無論是在波蘭還是其他國家,均有圍繞西科爾斯基之死未解之謎進行探討的歷史學或主流媒體出版物面世。波蘭歷史學家安德里·賈里奇(Andrzej Garlicki)於2009年針對這些傳聞發表了與歷史學家馬里安·卡基爾(Marian Kukiel)類似的評論,所有關於西科爾斯基之死的陰謀論都是些不負責任的虛構。
2008年,波蘭國家紀念研究所開始對事件進行正式調查。西科爾斯基的遺體被挖掘出來後由波蘭科學家驗屍,2009年公布的結論認為死者因傷勢過重而死,這與空難的情況相符,同時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西科爾斯基是被謀殺的,因此所謂他是墜機前先被槍殺或勒死的理論均不成立。不過波蘭國家紀念研究所仍在對是否存在人為破壞行為進行調查。截止2013年7月,這場調查仍在繼續。波蘭國家紀念研究所的其中一位歷史學家馬切伊·科爾庫奇(Maciej Korkuć)曾聲稱“許多事實表明(這是)一次暗殺”,而另一位歷史學家安德魯·法爾巴(Andrzej Chwalba)則指出這一說法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撐。他還批評了一些英國和西班牙文檔仍然保密,妨礙了對事件的調查。
其他解釋
位於直布羅陀聖母加冕主教座堂的波蘭總理瓦迪斯瓦夫·西科爾斯基紀念牌匾。
自事故發生之日起,飛機上確切的乘客和載貨清單就存在著不確定性,這導致墜機地點所發掘出的屍體難以確定真實身份,包括西科爾斯基女兒蘇菲婭在內的多具遺體都一直沒有找到。由於西科爾斯基多名隨行人員的屍體一直沒找到,所以也就有多人無法確認其是否已經死亡,記者兼業餘歷史學家達留施·巴里謝斯基(Dariusz Baliszewski)就提出有些人可能是還在地面上時就已遭謀殺的推斷,還有人認為他們可能遭到蘇聯的綁架。
巴里謝斯基和塔德烏希·基什勒烏斯基(Tadeusz Kisielewski)指出,蘇聯有在直布羅陀進行這一綁架的機會。西科爾斯基的飛機未經保護地留在直布羅陀機場期間,一架蘇聯飛機也停在旁邊,機上載有蘇聯大使伊萬·麥斯基,所以這可以正式確定,蘇聯人有出現在事故發生地點。金·費爾比是英國秘密情報局1941至1944年伊比利亞半島反情報分部的主管,他曾於1963年叛變後聲稱自己從1940年代開始就是蘇聯的雙重間諜。1941年前,費爾比就曾擔任特別行動執行部門的導師,這個組織專門在敵後進行破壞和干擾活動。
有傳言認為西科爾斯基的女兒蘇菲婭可能因其重要身份而遭到綁架,波蘭精英突擊隊(Cichociemni)成員塔德烏斯·科布林斯基於1945年報告稱自己在一個蘇聯古拉格看到了蘇菲婭,科布林斯基曾在1945或1946年集結波蘭家鄉軍人員執行一項旨在營救蘇菲婭·萊斯妮奧斯卡的任務,但在邊境時被蘇聯間諜俘虜,從此沓無音訊。
另一項爭議圍繞的是機上唯一的倖存者,捷克軍官愛德華·帕查爾。帕查爾與許多飛機員一樣平常開飛機時都不願穿救生衣,以免招來霉運。但這一次當他從海上獲救時,身上卻穿了一件。調查過程中他否認自己穿了救生衣,之後又稱是墜機的衝撞影響了他的行為和記憶,換言之,他聲稱自己有失憶症狀。之後他又解釋稱,自己肯定是在意識到飛機出了問題時本能性地穿上救生背心的。波蘭航空專家耶茨·馬里亞克(Jerzy Maryniak)對墜機過程進行模擬後得出結論,飛機在墜毀前一直都有沒有失去控制。基什勒烏斯基認為,飛機可能是由副駕馭在進行控制,後者最終也在墜機時喪生。
還有一些陰謀理論指向英國、納粹德國和波蘭內部,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67年一位很有爭議的英國歷史學作家大衛·艾文在針對這一事件出版的新書中指出,英國是事件的同謀。
前荷蘭皇家航空飛行員,曾擔任一屆國際航空公司飛行員協會主席的波蘭籍人士簡·巴特爾斯基(Jan Bartelski)在他出版的書籍《空中災難》(Disasters in the Air)中表示,解放者II型的墜毀是因為一個只裝了一半滿的郵包卡在了升降舵和水平尾翼之間,導致飛機控制系統失靈,起飛後無法達到所需要的海拔高度。這個郵包原本放在貨艙中,但在前起落架艙門的強大氣流衝擊下從飛機側艙門炸了出去。
流行文化
2009年上映的波蘭電影《將軍之死》講述了西科爾斯基在飛機失事前幾天的經歷,側重描述了一個針對他的暗殺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