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介紹
《西漢初期長沙國南部地形圖》 又名《西漢初期長沙國深平防區地形圖》,簡稱《地形圖》,是1973年12月出土於湖南省長沙市
馬王堆一號
漢墓的西漢古地圖,繪製技術精良,是迄今為止最早把南海繪入的中國古地圖。
文物級別:國家一級
文物年代:西漢(公元前206—公 元25年)
畫幅:長97厘米、寬93厘米
出土時間:1973年
出土地點: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文物鑑賞
《西漢初期長沙國南部地形圖》,或名《西漢初期長沙國深平防區圖》,簡稱“地形圖”。絹質,方位上南下北。所繪主區為漢初長沙國南部8縣(道),即今
湖南南部瀟水流域、
南嶺、
九嶷山及附近地區。鄰區是漢初
南越國的轄地,約相當於今天的廣東大部分和廣西小部分地區。主區部分內容比較詳細,鄰區內容簡略。
此圖雖未標明比例尺,但經測算,其主區比例約為1∶180000,相當於漢代的一寸折十里。圖上所繪河流骨架、流向及主要彎曲等,均和現在地圖大體相似,所繪山脈坐落、山體輪廓、範圍及走向也大體正確。這些說明,它是一幅經過科學測量、計算而繪製的地圖。該圖翔實的內容、科學的表示方法,都超越了以往人們對古代地圖傳統的概念。國際製圖學界普遍認為:馬王堆漢墓地圖是世界地圖學史上罕見的珍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發現經過
1972年1月16日,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馬王堆鄉首先發掘了深達16米的一號墓,內中棺槨的邊箱中塞滿大量的隨葬品,由文物上的文字可辨出,此墓是西漢
長沙國丞相利倉夫人
辛追墓。4月28日,考古人員打開內棺材蓋,發現了埋存地下2100多年仍未腐爛的漢代女屍。1973年11月18日和12月18日,考古人員相繼發掘了三號墓和二號墓,確定了三號墓主為利倉之子,二號墓主即為軑侯利倉。馬王堆三座漢墓共出土珍貴文物3000多件,絕大多數保存完好。
其中,1973年12月發掘的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一次發現了3幅畫在絹帛上的地圖,即後來被簡稱為《地形圖》、《駐軍圖》、《城邑圖》的古地圖。《地形圖》、《駐軍圖》經修復已基本復原,《城邑圖》由於破損嚴重,至今沒有復原。?出土時,這些帛圖摺疊成多層長方形,收藏在三號墓槨室東邊的漆奩中,破碎粘連如豆腐渣一般。故宮的修裱師傅精心進行修復,將疊起來的圖一層層搗開後,將碎片一一粘連,其中地形圖被裱糊成為三十二張帛片。
1973年年底,湖南考古部門給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上海復旦大學的
譚其驤(1911年~1992年),教授寄來這32張斷帛照片,即已成碎片的《地形圖》,請他進行研究。
繪製南海
譚其驤對馬王堆發現的漢代地圖極為重視,認真研究,先後發表了《二千一百多年前的一幅地圖》、《馬王堆漢墓出土地圖所說明的幾個歷史地理問題》等文章。
譚其驤先生在他隨後的文章中寫道:圖中的遠鄰區“這么大的地區只註上了“封中”一個地名,海岸不畫曲線而畫成一個半月形……”2這裡說到的海岸,就是珠江水系進入南海的入海口珠江口。
《地形圖》的海域部分,圖之上方邊緣的那片半月形的水域,是我國現存地圖中最早的海域描述,為珠江口之南海。珠江是中國境內第三長河流,其名原指廣州到入海口的一段河道。珠江下游廣東段稱為西江,其分支東江、北江匯入珠江入海口,後來逐漸成為西江、北江、東江和珠江三角洲諸河的總稱。
珠江沒有統一的入海口,珠江入海口的特色是“三江匯合,八口分流”。
譚其驤在他寫於1975年的另一篇文章《馬王堆漢墓出土地圖所說明的幾個歷史地理問題》中,附圖一張,從中可清晰地了解當時長沙國與南海的位置關係。
南海在《地形圖》中,雖然只是不大起眼的一彎“月牙”,這一小部分卻確實描繪了南海最重要的入海江河——珠江的入海口,表現出了較清晰的江海關係,海與海岸線的關係。《地形圖》表明,早在2100年以前,
南海就入了中國官方製圖者的法眼。
繪圖技術
該圖被
譚其驤命名為《西漢初期長沙國深平防區地形圖》,又稱《長沙國南部地形圖》,簡稱《地形圖》,這地圖畫在長寬各96厘米的正方形絹上,根據與該圖同時出土的一件木牘上“十二年二月乙已朔戊辰”的字樣,可知該墓的下葬年代為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所以成圖時間當在2100年之前。圖以詳略程度分為主區與鄰區。主區描述的是漢初長沙國桂陽郡的中部地區,相當今湖南深水(今瀟水)的中上游流域。這一部分的比例尺,約在1/150000至1/200000間,精度不低。有統一的圖例,表明製圖技術已經相當成熟。鄰區描述的是時為南越王趙佗割據的嶺南地區。
《地形圖》的方位是上南下北,從全圖看,主要區域繪製精確細緻,其他部分則精度下降。從主區向上往南直到南海,這是西漢諸侯南越(南粵)王的轄區。這部分圖的比例尺變小,繪圖精度顯著下降,圖上畫有河流,海岸線象徵性地畫為半月形曲線(即南海)。
馬王堆《地形圖》包羅的地理範疇,主要為當時諸侯國長沙國的南部,即今瀟水流域和南嶺一帶,圖中繪有山脈、河流、住民點、門路等。三十多條河流的地理位置、流向和水繫結構,按流向由細到粗均勻變化,線條表示、平面圖形、流向與彎曲等與大部分與現代地形圖大同小異,瀟水及其支流特別靠近於今日繪製的地圖。圖中較大中心城鎮為“深平”,各個縣城如營浦(今湖南道縣)、南平(今湖南藍山縣)、舂陵(今湖南新田縣)等的位置也基本準確。圖中地形複雜的九嶷山和都龐嶺山脈走向、河流走向、流域地勢,都十分突出和明晰。地貌採用閉合曲線表示法,山體清晰醒目,位置準確。居民點用不同等級符號。道路用虛實兩種曲線表示。名稱標註也很有規律,圖中八十多個城鎮分別用方框、圓圈兩類符號分級表示,並且一律在符號位置里註記名稱。二十多條道路用虛、實兩種線劃區分。
《地形圖》主鄰有別,詳近略遠。主區精雕細刻,鄰區即趙佗割據的嶺南地區,比主區畫得粗略得多,僅今在一支流域標有“封中”字樣。據研究者考證,西江支流賀江,古稱封水。“封中”指的應是封水中部。?除“封中”一名外,鄰區南越國的地盤上,還繪有一些表現江河的粗略線條,勾勒珠江三角洲的基本面貌。《地形圖》中城邑不少至今猶在。1976年冬至1977年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世榮利用回家探親的機會,帶上一位老技工漆孝忠,沿著圖中的大深水(即湘江和瀟江上游)逆流而上,翻越九嶷山,穿過都龐嶺,進入兩廣地區調查。《地形圖》中的八個縣治古城邑被他找到了六個。其中“營浦”(道縣),因現代建築多變,古城被塵土淹沒,他一連去了四次才找到。“泠道”古城位於九嶷山的蕭韶峰下,城址呈長方形,四角設有城堡。“舂陵”是一座方城,城亘高牆環水。
馬王堆出土的《地形圖》(見封面)是現存最早的彩色帛繪地圖。圖上主要表現了西漢長沙國南部地區,即今湘江上游第一支流瀟水流域、南嶺、九嶷山及其附近地區。圖上繪有山脈、河流、居民地、道路,這正是現代地圖的四大要素。其中,用閉合曲線表示地形的畫法與現代等高線的畫法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