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滸垛村,別名“滸垛”或“西滸”,有一廟叫淨土庵;有一塔叫天王塔;有一河叫興姜河;有一橋叫西滸大橋;有一山叫笆斗山;有一古樹叫黃楊樹;有一老街叫三就點(據考證應叫“三洲點”,洲讀“鬮”)。三就點位於滸垛中心地點。三就點南面,有一百年民居叫吳家祖宅(其餘幾處老宅都因村民建房被拆毀)。西滸垛有人農耕的歷史至少有600年。欲知西滸垛的村史,還是先從興化歷史講起。本文講述的是興化臨城鎮西滸垛村人眼中的興化人文掌故。在興化6000多年悠久歷史長河中,西滸垛有人定居的歷史只有600年,是這漫漫長河中的一部分,與整個興化歷史相比好比是“小巫見大巫”。在這600年中,西滸垛產生了吳、陳、王、榮四大姓(加上小姓氏總數有30餘個)。本文在敘述興化歷史的同時,也會告訴你西滸垛十餘個姓氏的來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滸垛村
- 外文名:Xi Hu duo Village
- 別稱:“滸垛”或“西滸
- 姓氏:吳、陳、王、榮四大姓
- 始於:新石器時代大約在6000多年前
概況,村史,1.新石器時代,秋時期,戰國晚期,3.秦漢時期,4.魏晉南北朝,5.隋唐和五代十國,6.宋元時期,7.明清時期,8.建國以前,解放以後,名人,現今狀況,
概況
西滸垛村別名“滸垛”或“西滸”,有一廟叫淨土庵;有一塔叫天王塔;有一河叫興姜河;有一橋叫西滸大橋;有一山叫笆斗山;有一古樹叫黃楊樹;有一老街叫三就點(據考證應叫“三洲點”,洲讀“鬮”)。三就點位於滸垛中心地點。三就點南面,有一百年民居叫吳家祖宅(其餘幾處老宅都因村民建房被拆毀)。
村史
西滸垛有人農耕的歷史至少有600年。欲知西滸垛的村史,還是先從興化歷史講起。本文講述的是興化臨城鎮西滸垛村人眼中的興化人文掌故。
在興化6000多年悠久歷史長河中,西滸垛有人定居的歷史只有600年,是這漫漫長河中的一部分,與整個興化歷史相比好比是“小巫見大巫”。在這600年中,西滸垛產生了吳、陳、王、榮四大姓(加上小姓氏總數有30餘個)。本文在敘述興化歷史的同時,也會告訴你西滸垛十餘個姓氏的來歷。
1.新石器時代
大約在6000多年前,興化地區就已經有人類繁衍生息。境內發掘的影山頭遺址,位於林湖鄉魏莊東南二里許,水面以上部分可以見到兩個文化層,文化遺物豐富,有石器、陶器、骨角器,其中部分陸生動物骨骼已形成亞化石。
影山頭遺址距今約6300~5500年,是江淮地區面積最大的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江蘇省江淮地區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這也恰巧證明了興化明代《胡志》所記的“淮夷”生活的年代。5000多年以前,部落聯盟領袖炎帝和黃帝為了爭奪中原,雙方發生了激烈的戰爭。阪泉一戰,黃帝擊敗了炎帝後,便把炎帝部落放逐到海邊不毛之地。那時候,放逐到江淮東部的民族叫做“淮夷”。 境內發掘的張郭鎮蔣莊舍遺址,距今5000多年前,這裡是長江以北首次發現的良渚文化部落遺址。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時代高度發達的文明類型,其核心區在環太湖地區,在長江以北200多公里發現蔣莊舍遺址,使良渚文化的範圍擴張到蘇中地區。蔣莊舍遺址可被視為良渚文化的邊界地區,幾乎沒有受到外來文化影響。 南盪遺址的遺存文物,與河南王油坊龍山文化(晚期)基本一致,距今4200多年,是龍山文化南遷的遺留。境內發掘的戴窯鎮東古遺址,是良渚文化在北遷過程中的遺留。這些古文化遺址表明,興化從較早的時候起,就已經成為南北文化遷徙交融的交匯點。遠古時的興化,地處海濱,境內地勢低洼,湖盪連綿,內水連線著外海,大部分陸地鹽鹼嚴重,不適合耕種。
當中原大地以種植業為主的農耕已經非常發達,封建生產關係已經初步形成之時,今興化一帶還停留在蠻荒狀態,當時的經濟結構以漁獵為主。垛田、邊城境內發現的石箭也說明遠古時期,興化地區人類文明的發展已達相當的高度。2.商周、春秋戰國依地理區位推斷,商周時期興化應為東夷、淮夷人活動的區域。據史料記載,在中原大地,周武王滅商以後,於公元前1045年追封前代聖王的後人媯滿於陳(即今河南省淮陽縣),建立陳國。媯滿為陳侯,稱胡公滿,這是天下陳氏公認的始祖。而生活在江淮東部的淮夷部落,則在春秋早期建立了“邗”國。“邗”在今揚州一帶。春
秋時期
吳王夫差稱霸東南,為圖北進中原,自揚州向北,依託江淮間的自然湖泊開鑿邗溝,從與興化鄰近的高郵境內穿過,向北經射陽湖貫通了江淮,吳文化影響力應波及於興化,淮夷在民族大融合的進程中消失。境內發掘的垛田鎮湖西口耿家垛遺址,發現有大量春秋至漢代的碎陶片,還發現了筒瓦的殘片和 規格較大的殘磚等。耿家垛遺址與興化城區隔河相望,對研究興化城區的遷徙演進具有重要價值。越國滅吳後,興化這一帶屬“越”。戰國時興化為楚國屬地,相傳為楚將昭陽的食邑,楚文化對興化的影響是很自然的事。楚國強大以後,占領了長江中上游,興化便歸屬於“楚”。因此,早在戰國時期,我們這一帶便受到吳楚文化的交替影響,有人稱之為“吳頭楚尾”。
戰國晚期
的楚懷王六年(公元前323年),楚國令尹昭陽率兵攻伐魏國,破襄陵,下八邑,戰功顯赫,準備移師伐齊。謀士陳軫以畫蛇添足的故事勸其急流勇退。昭陽便請求楚懷王將邊遠而荒涼的今興化一帶作為自己的封邑以度晚年,表明歸隱江湖、居功不傲的政治姿態。楚懷王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於是昭陽將軍率“屈、景、昭”三姓楚國貴族子弟來到興化,屯墾開發。這是興化建立行政單位(昭陽封邑)的開始。昭陽歿後葬於興化西門外,昭陽墓所在的土山被稱作昭陽山,簡稱陽山,即今“陽山遺址”,古為昭陽十二景之一,文人雅士謂之 “陽山夕照”。“昭陽”和“楚水”也成了興化的代稱。在興化,唐代以前便建有一座“三閭大夫廟”。人們以為,屈原是管理和教育屈、景、昭三姓貴族子弟的最高長官“三閭大夫”,興化應該屬於他的管轄範圍,加之他“行吟澤畔”,也許包括大澤茫茫的興化,所以將他和昭陽同樣列入“名宦祠”,在原木材公司和城南國小之間的滄浪河上為他建廟;明代以前,又在今成氏大司馬府西側建了一座“競渡廟”;清代在城北拱極台上,又建了一座“屈子祠”。這種屈原文化現象,在全國除了湖南長沙、秭歸、汩羅以外,是十分罕見的。特別在江淮一帶是絕無僅有的,這是興化的特色文化。這種文化影響深遠,到了宋代,被“景範文化”所延續。
3.秦漢時期
入秦以後,興化隸屬九江郡,後又改為臨淮郡,當時是海陵的一部分。漢初分封諸侯,興化一帶屬吳王劉濞封地。漢武帝至東漢, 興化南北分屬海陵、鹽瀆縣。三國時期,興化南部屬吳,北部歸魏,東西走向的蚌蜒河即為雙方對峙的界河(旱界,蚌蜒河是後來開鑿的人工河)。東晉起興化仍分屬海陵、鹽瀆二縣。西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吳王劉濞“煮海為鹽”,今興化一帶的鹽業加漁獵為當時的經濟結構,只有極少量的種植業。秦漢之爭時,當時著名的縱橫家(謀略家)蒯通(本名蒯徹,後因避漢武帝劉徹的名諱,被史記改稱蒯通)因勸韓信謀反失敗,隱於今興化境內,死後葬於今八里舖蒯墩之上(1958年填平蒯墩河時削平為田,其墓今不存)。
4.魏晉南北朝
前面說過,東晉起興化仍分屬海陵、鹽瀆二縣。東晉永嘉南渡時(公元390年左右),大批北方士民湧入今興化境內,在今興化邊城一帶建立了一個僑置建陵縣,直至隋文帝開墾二年(公元582年)才奉旨撤併入海陵縣。建陵縣先後存在近200年,這是今興化境內第一個縣級行政單位。南北朝時,今興化一帶屬南朝,先後隸屬宋、齊、梁、陳。這個陳朝開國皇帝叫陳霸先,在公元557年建立陳朝(圓了天下陳氏的復國之夢),雖然政權只存在了30多年,卻是穎川陳的驕傲!鴉片戰爭時期的陳化成,清末的陳天華,辛亥革命的陳英士,民國元老陳立夫、陳果夫,為創建新中國立下豐功偉績的陳獨秀、陳雲、陳毅,以及興化“玩易堂”陳氏家族(人們耳熟能詳的陳五房、陳八房等),都是陳霸先的後裔。
5.隋唐和五代十國
公元589年,隋文帝滅陳,天下一統,結束了分裂狀態,興化仍然為海陵縣的北部。長期以來,興化先民在東臨大海、境內湖泊沼澤密布的地理環境下,多以魚鹽為業,至唐代,境內各鹽場逐漸成為淮南重要的鹽產地。唐代興化種植業起步,開始只能在少數淡水湖泊種植一些耐鹽鹼的北方旱谷作物。安史之亂之後,我國經濟中心南移,江淮地區(含今興化)受到重視和開發。
大曆三年(公元767年),淮南節度判官李承率領軍民在鹽城至海陵之間主修了一條捍海堰,從興化東部穿過,阻擋了海水的倒灌、西浸,堤西之地漸成農田,境內經濟較前日漸繁榮,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在海南鄉境內發現的唐代銀錠便是見證。堰西之地逐漸成為了可耕之田,人們開始墾荒種植,大批北方勞動力移民興化,一併在湖沼濕地挖淤壘“垛”(後到宋元時期形成大批“垛田”),種植業開始成為經濟結構的主體。李承所築的捍海堰在新舊唐書中命名為“常豐堰”,這是後來范公堤的雛形。唐代晚期,藩鎮割據,軍閥混戰。今興化老閣一帶(唐代為陵亭鎮)發生了著名的“陵亭之戰”,軍閥孫儒和龐師古各統兵十萬人於此展開淮南爭霸的決戰。後來為楊行密所占,建立了五代十國中的“吳國”(史稱“楊吳”)。
楊吳武義二年(公元920年)興化建縣。楊吳武義二年于海陵縣北部設定招遠場(“場”是海濱煮鹽的行政單位,與“縣”相當)。由於興化此時經濟發達,人口規模、賦稅規模都已形成,種植業已成為農耕經濟的主體,故很快在同年改招遠場為“興化縣”。“興化”指“興隆昌盛,教化改革”之意。興化先後隸屬楊吳、南唐、後周,最後進入北宋。
6.宋元時期
北宋天聖初年(公元1023年)范仲淹任西溪場鹽監,首倡重修捍海堰,經泰州知州張綸舉薦,出任興化知縣,役工四萬人重築捍海堰,後人稱之范公堤(今人將此堤拓寬改造成通榆公路,即204國道),使興化形成東鹽西稼的經濟格局,提高了農耕生產力。范仲淹在興期間,政治清明,廉潔吏治。在今興化躍進橋處,建立學宮(明代移入城內),倡導規範教育和興學之風。在三閭大夫廟以南(今木材公司住宅區)滄浪河畔建“滄浪亭館”(為昭陽十二景之一),在縣衙二堂西側築小梅嶺,並手植梅花一株(今移至上方寺內),作“詠梅花”詩。范仲淹在興任職五年(公元1023-1027),深得百姓愛戴。興化士民不忘范仲淹的業績,稱捍海堰為“范公堤”,並在興化城內及捍海堰附近多處建“范公祠”、“景范堂”以及“三賢祠”(范公祠原址在躍進橋東側河邊,明代移入城內今三院西側)紀念范仲淹和築堤有功的胡令儀、張綸。興化形成了近千年的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核心的“景範文化”。北宋元佑年間(公元1086-1094年),興化陳氏家族自蘇州原籍遷居興化城外千步莊。南宋時金兵南犯,陳氏為避兵火杜門謝客,遂人稱“關門陳”(今作“關門城”)。這是西滸垛陳氏的遷興始祖。陳氏家族後來成為興化宋元時期四大家族之一。至今在關門城村,陳姓仍然是大姓。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岳飛轉戰江北,任通泰鎮撫使兼泰州知州,駐軍興化旗桿盪,操練人馬,抗擊金兵。當時興化縣級政權已潰散,降格為泰州昭陽鎮,岳飛為興化主官。公元1142年1月27日岳飛遇害,後來建岳王廟紀念他。南宋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梁山泊英雄四義士張榮、賈虎、孟威、鄭渥率部轉戰興化,駐軍縮頭湖(後改得勝湖),誘金兵深入,伏兵湖、盪、垛、島之間,殲敵近萬,擊潰金兵左帥撻懶,恢復江淮。後人在金東門建立四義祠(樓)用以紀念,此役為施耐庵寫作《水滸傳》提供了素材。紹興年間知縣黃萬頃主修南北塘,後屢有興廢。1205年淮水泛濫,興化民眾損失慘重。南宋寶慶元年(公元1225年),知縣陳垓主持修築興化有史記載的第一座土城。余土堆積北城為玄武台。城為土築,後到明代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改為磚城。南宋末年(鹹淳年間)興化出現了了歷史上第一位進士時堡人時夢拱,今四牌樓上“開科第一”匾額即為紀念此人。1275年元兵攻陷興化,知縣胡拱辰拚死抵抗,隨城而亡。元代知縣詹士龍在任期間重修范公堤,並於城北玄武台上襟淮樓讀書。市開發區董永村發現的元中期古墓說明,元代興化經濟在原有基礎上仍有緩慢發展。元末,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張士誠在興化東部鹽場白駒起兵抗元,即“十八根扁擔造反”;三月底攻陷泰州,五月攻占興化、高郵;不到三年,占據東南半壁江山,建都平江(今蘇州)稱吳王;縱橫二千里,帶甲數十萬,給元政府以沉重的打擊,後為朱元璋所滅。興化境內曾發生義軍與元軍的激烈戰鬥,興化士民紛紛參加起義,義軍中有一位名將陳十大,就來自興化陳氏家族。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元朝丞相脫脫率重兵鎮壓圍剿,大將董搏霄建芙蓉寨直撲興化義軍,義軍退守大縱、得勝兩湖,伺機反擊,占領南北芙蓉(今釣魚鎮芙蓉村),取得勝利。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徐達駐軍城南瓠子角(今老閣附近),率兵攻占興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興化屬大明直南隸行省揚州府高郵州管轄。
7.明清時期
由於元末農民戰爭,興化境內民不聊生,田地一片荒蕪,生產力受到嚴重破壞,全縣人口不足一萬人。明初,興化百廢待興,知縣徐士誠召集流亡人員,建縣署、遷學宮。明朝廷遷蘇州等地士民充實淮揚等地,實行大移民,大批江南人民被集中在蘇州閭門,強行遷往江淮,這就是民間流傳至今的“洪武趕散”。在元末時局大動盪中,有吳氏兄弟倆從蘇州移民到興化,兄長定居興化補鍋塘(西滸垛吳氏中門家譜上尊為“北村公”),弟弟定居西滸垛大洲子上(家譜上尊為“南村公”)。另據淮東王氏宗譜記載,王氏五兄弟除留二人在蘇州原籍,有兄弟三人移民蘇北,其中天袍公擇居鹽城南門,天興公擇居寶應東鄉,天祿公擇居興化城外。經多方考證,興化城裡城外王氏眾多,唯有與城東南三十里地的西滸垛王氏(今王日寶家族)有幾分吻合。據考證,西滸垛至少有四支王姓家族,他們屬於同族不同祖,最早的王姓家族住在王家洲子上。據王日寶(退休教師,今年83歲)說,他們王氏家族口口相傳是從蘇州閭門移民來到興化,後來在西滸垛王家洲子定居至今。因此,西滸垛最早的居民應該是吳氏和王氏。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興化縣人口陡增至63177人,人口較元代陡增7倍多,是移民進入的有力佐證。從此,居民的文化結構有所改善,遷入興化的江南人民在興化掀起了又一次創業高潮,並把吳文化全方位地帶到興化。在宋元“顧、陸、時、陳”四大族的基礎上,形成了“高、宗、徐、楊、李、吳、解、魏”興化八大家。為加強統治,明朝初期,在宋元古縣衙的西側又建起一座新縣衙,宋元古縣衙便降格為主薄署(清代稱縣丞署,即副縣級辦公處)。明朝廷在高郵衛下設興化御守千戶所,駐兵千員。並先後設時堡、安豐、寧鄉巡檢司。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千戶郭德、蔡德、劉仁傑在土城基上更建磚城。嘉靖年間知縣傅佩整修城牆,知縣胡順華為抵禦倭寇的襲擾,重修城垣,部分城垣保存至今。當周圍州縣為寇所陷時,興化城區固若金湯。終於在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在興化白駒、草埝一帶徹底殲滅倭寇,取得茅花嶺大捷。由於他在興期間政績卓著,被擢升為南畿司馬郎(南京兵部主事),興化人民感念其恩德,為他建了生祠。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興化陳氏後裔陳常道考中丙戍科第三甲第64名進士,官至四川松潘指揮使司兵備道副使,成為陳氏家族“一門五進士”中第一位進士。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興化人李春芳高中狀元,官至內閣首輔,成為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狀元宰相”。也是在嘉靖年間,有榮氏三兄弟因身為朝廷命官的家父突遭殺身之禍,聞訊從江南家中出逃,有一人流落到西滸垛榮家洲子避難。這位落魄榮氏就是西滸垛榮氏始祖。稍後,興化太平橋才有了四攢坊(即今四牌樓)。“曰國朝省閣,曰淮海人文,曰極品封君,曰狀元宰相”(見興化歐志)。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興化始建八字橋。隨後,知縣吳廷鑒主持修浚市河,可通舟楫,理順了城內的水道,方便了人民生活,興化城區漸趨繁榮,城市格局基本定型。明中葉,“昭陽十二景”形成。成化年間,知縣劉廷瓚修治紹興堰,堰成,人稱“劉堤”。萬曆十二年知縣凌登瀛主持修浚丁溪場海口,引車路河水入海;修竣白駒場海口引導興化腹部河水經白駒場南北二閘,從中灣河入海。萬曆二十年知縣歐陽東風修浚沙溝黃土溝至射陽神台場海口故道。明代興化境內開挖多處河道,方便了灌溉、排水和交通運輸。這一時期,興化種植業有較大發展,農作物經濟在興化經濟中更顯重要。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知縣程鳴伊在西城內修建永興倉;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歐陽東風擴建永興倉,增儲糧食。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興化東城外始建“文峰塔”,取“文運昌盛,峰巔崛起”之意。經濟發展是文化發達的基礎。明代尤其是明中後期,興化人才輩出,或從政、或致力學術文化事業,做出了顯著成績。“五朝元老”高谷,明永樂十三年進士,歷官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五朝,官至內閣次輔,晚年辭官歸里,著有《育齋文集》。明朝最後一位興化宰相吳甡,萬曆四十一年進士,著有《安危注》、《紫庵疏稿》等。興化現存最早的兩部志書先後於明嘉靖、萬曆年間成書。永樂年間,由於孫關保誣告興化“欺隱糧田”,由永樂皇帝下旨復加興化漕米2萬擔,並強行遷走800戶、數萬人到天津良鄉(今北京良鄉)和河北涿州,興化人少賦重,全國罕見。宣德年間又強行派養馬匹(馬政),興化受漕糧和馬政之苦成為典型。明代中葉資本主義萌芽,工商初興,興化形成金東門、銀北門兩大商業區。公元1644年大明王朝敗滅後,興化隸屬南明弘光政權;公元1645年史可法戰死揚州後,興化改朝換代進入清朝。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滋生人口,永不加賦”到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攤個入畝”,稅費改革,減輕了人民負擔,興化農耕經濟迅猛發展,勞動力增加,人口從清初的20多萬激增到50多萬。從乾隆年間開始修築大型水利,修築了東北圩(老圩)、中圩、永豐圩、唐子圩等,形成了圩內、圩外、圩南的格局。康熙年間,花順莊(又名“花舜莊”,今臨城鎮花沈村)陳氏家族“出大事了”,始作俑者避難東邊的西滸垛,並在大洲子上隱居,這是西滸垛陳氏始祖的來歷。前面講到,陳氏家族在宋元時期是興化四大家族之一。明初的興化,地廣人稀,陳氏家族在農村有大片的田產,比如當年的花順莊一帶就是如此。陳氏家族鼎盛時期不但興化城裡店鋪多,農村中也有不少田地。當年陳八房後裔常下鄉收租,後來有人就在花順莊住下來,現在的花沈村已經是“陳半莊”。在西滸垛,與陳氏落戶歷史同樣漫長的還有小姓李、袁二氏。李姓有兩支,最早的是瞎子李(即住在大洲子上的李愛華家族),在西滸垛落戶已有三百年。袁姓家族最早是以木匠為業,靠著好手藝遊走於鄉間,後來在大洲子西頭定居(即今吳炳元居所一帶)。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以知州衙署興化縣令,率領軍民保壩治水,並在興化完成《海國圖志》的印刷發行,贈給興化士子,倡導向西方學習,“師夷長技以制夷”。後人為了紀念他,將其與范仲淹合祀,在范公祠中設立長生牌位以作紀念。清代興化水災頻繁,興化人民為根治水患,築圩、保壩、疏浚河道,作出了巨大努力。清康熙年間,孔尚任隨工部侍郎孫在豐到蘇北治水,在興化拱極台著“桃花扇”二稿。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知縣李希舜於拱極台舉辦昭陽書院。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設立文正書院,後由孝母辭官的陳廣德擔任文正書院山長。陳廣德是興化陳氏家族第五位進士,今四牌樓所懸“行為士表”匾額即為其而立。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英籍傳教士胡德恩來興布道。道光年間魏源出任興化知縣,保壩安民,並提出了一些治水之策。清代興化又完成了兩部縣誌,湧現了一批在學術、文學藝術領域獨領風騷的人物。明清以來,興化文風昌盛,出現了一大串璀璨的文學明星。明初有《水滸傳》作者,大文學家施耐庵;明代中期有道教學者、內丹東派始祖,《封神演義》作者陸西星;《西遊記》合撰者、別號華陽洞主人的狀元宰相李春芳;嘉靖七子之一、中原才子宗臣;史學家、《明珠緣》作者李清;清初史學家和經學家陳以恂;清代文學家、書畫家,“揚州八怪”代表人物鄭板橋;詩畫名家陸滄浪、李沂、顧符真、陸震、李鱓、王國棟、顧於觀、李恢、李光國、魏標、黎體淳、顧錫爵;揚州學派早期代表人物任陳晉、任大椿、顧九苞、顧鳳毛;被譽為東方黑格爾的文藝評論家、文學家、《藝概》作者劉熙載等等。這種文化現象是建立在經濟發達、資本主義萌芽的基礎上。清乾隆至今影響較大的應是“板橋文化”。但清代康乾時期的文字獄災難在興化也很深重,出現了王仲儒等人的“西齋集案”和李驎的“虬蜂集案”。主犯都被戮屍(陰殺頭)、與案者的詩文集被毀版查禁。科舉制度下“學而優則仕”。有人考證,從隋唐至清末,興化僅進士就有2400多人,正兒八經的狀元有11人,其中文狀元九人,武狀元兩人。科名尤以 明清最盛,興化出了100多個文武進士,其中文武狀元各一人。明代三位宰相(高谷、李春芳、吳甡)出於興化,達到尚書、侍郎(相當於現在的正副部級幹部)者有10多人,知府以下不計其數。清後期太平天國運動席捲大半箇中國,定都天京(今南京),江寧等地人士避兵移居興化,興化城裡曾設有江寧公署。句容戴家濱戴氏叔伯兄弟二人和揚中三茅鎮夏氏,就在這一時期遷居西滸垛。印證了一句俗話:自古昭陽好避兵。在隨後的一個世紀裡,西滸垛大洲子上建起了淨土庵;王家洲子楊老夫人手植黃楊樹;湧現了晚清詩人吳家驥、清末民初畫家榮三珠、民國教育家陳金耀……他們如群星閃爍,揚名一方。
8.建國以前
西滸垛以三就點十字路口(東西巷)為界,劃分為南北二保(相當於現在的村)。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興化大水災,始有胡氏、韓氏(種田韓)、劉氏等移居西滸南保。抗戰時期,即上世紀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韓德勤曾一度率江蘇省政府遷往興化,其高等法院即設於竹泓。著名國學大師、江蘇省立第一圖書館館長柳治徽,為使大批珍貴古籍不落入日寇之手,寫信給時任興化縣縣長的學生金家華,得到支持,隨後舉家由鎮江遷居興化竹泓,將大批古籍隱藏於興化觀音閣及竹泓等地,此舉亦得到興化名士、教育家石金聲、張道中等先生幫助。抗戰勝利後,柳先生將保存下來的古籍運回鎮江。1946年國共和談破裂,內戰一觸即發,興化江氏避居西滸北保。
解放以後
興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興化文化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文革”期間,一批中央有關部門的文化人下放興化,對興化文化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一些新的藝術形式如攝影藝術等獲得了發展。同一時期,竹泓楊氏、金氏系供銷系統職工,因工作關係後來定居西滸北村和西滸中村。在漫長的歷史時期,興化地區的文化內涵逐漸充實,形式日趨多樣。明清時期,興化境內種植業、漁業、鹽業都有長足發展,文化空前繁榮,達官貴人、文人學者層出不窮。興化歷史上有名有姓的93位進士中絕大多數出現在這一時期,各種文化現象爭奇鬥豔。
名人
在興化文化中,明清文人文化無疑是一朵奇葩。當代興化也走出了畢飛宇、費振鐘、王乾、顧保孜、朱輝、龐余亮、顧堅、劉仁前等一批有成就、有影響的作家,還有一批堅守在本土的作家,如葛玉瑩、沈光宇、李學中(已逝)、王浩(已逝)、錢穀懷、韓世凱、顧維萍、楊玉貴等,被國內文化界稱為“里下河文學現象”。文學刊物《楚風》、《文化興化》、《純小說》,以及新聞信息中心的《楚水》文學副刊等,為本地作者提供了發展平台,為當代興化文化的輝煌奠定了基礎。建國初期,西滸垛只有夏家出了一位大學生(後來還有二位),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西滸垛現有大學生人數逐年上升,早已突破三位數字。值得一提的是,西滸垛還出了兩位博士,一位是來自吳氏家族的吳紅春(現居西安),另一位是來自陳氏家族的陳德明(現居南京)。西滸垛不乏舞文弄墨之人:陳大羽的關門弟子、興化書畫界中堅人物吳殿林;興化特級教師、寫書(或與人合作)20多本、當之無愧的現代教育家陳德前;上世紀八十年代創辦“蹊徑詩社”,主編興化民間文學社團第一份鉛印詩報(即《足跡詩報》,當代著名詩人高加索先生題寫報頭)的鄉土詩人陳德生……西滸垛也是長壽之村,88歲以上的老人不少於30人,最年長者是西北村的王小妹老人,今年95歲。直到現在,西滸垛老一輩人將“上興化”仍然稱之為“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