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遊記》是2012年杭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雲。本書選輯了從明代至近現代40多位作者的50餘篇遊記,來源於各種書籍和報刊中,蒐集頗費時費力,經過近兩年的努力,終於編成一冊,對研究西溪文化的工作者和熱心西溪文化的讀者也是一種方便,對促進西溪的發展,也有定的積極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溪遊記
- 作者:曹雲
- 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 ISBN:9787807586777
《西溪遊記》是2012年杭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雲。本書選輯了從明代至近現代40多位作者的50餘篇遊記,來源於各種書籍和報刊中,蒐集頗費時費力,經過近兩年的努力,終於編成一冊,對研究西溪文化的工作者和熱心西溪文化的讀者也是一種方便,對促進西溪的發展,也有定的積極意義。
《西溪遊記》是2012年杭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雲。本書選輯了從明代至近現代40多位作者的50餘篇遊記,來源於各種書籍和報刊中,蒐集頗費時費力,經過近兩年的努力,終於編成一冊,對研究西溪文化的工作者和熱心西溪文化的...
《餘杭歷史文化研究叢書:西溪文化(套裝共6冊)》由朱金坤擔任總主編進行編寫,眾多專家對西溪文化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寫,由《西溪築跡》《西溪風情》《西溪畫尋》《西溪雅士》《西溪遊記》等6個題材構成,以期將西溪濕地的寶貴文化遺產...
《西湖》是明代文學家袁宏道創作的一篇遊記。文章以審美感受為線索,按照游西湖的先後順序,記敘了作者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麗壯觀的景色,表達了與常人不同的獨到審美情趣,從而表現出作者的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獨以自然山水為樂的情感...
歷代有許多名人雅士鐘情西溪,將其視為休閒、養生、隱居和吟詩作畫的理想佳境。蘇東坡、唐伯虎、董其昌、郁達夫等一大批名人,留下大量的詩詞、匾額、碑刻、遊記。清代康熙、乾隆兩帝也曾遊歷西溪,並題寫了若干御詩。西溪的民俗文化豐富...
《遊目騁懷:中國最美的名家遊記》由青島出版社出版。圖書目錄 1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 8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俞平伯 13釣台的春晝 郁達夫 20西溪 趙景深 23潭柘寺戒壇寺 朱自清 27巴東三峽 劉大傑 31山陰道上 徐蔚南 33城隍廟的書市...
西溪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論及西溪的文章更是多種多樣。《西溪文獻集成第7冊·西溪文選》分上和下兩部分:上部分按年代收錄了與西溪濕地地理記敘相關的遊記和部分其他文獻,有明代、清代、民國的文選;下部分按類收集了有關西溪的文章,...
郁達夫:西溪的晴雨 釣台的春晝 鄭振鐸:昭君墓 山中的曆日 季羨林:游石鐘山記 楊 朔:泰山極頂 畫山繡水 范長江:再渡陰山 柯 靈:桐廬行 柯 岩:在澄藍碧綠之間 柳無忌:南嶽遊記 侯金鏡:漫遊小五台 鐘敬文:西湖的雪景 ...
1 說新編《郁達夫遊記》/ 陳子善 001 杭 州 008 寂寞的春朝 010 城裡的吳山 014 花 塢 018 皋亭山 023 玉皇山 027 西溪的晴雨 031 里西湖的一角落 036 半日的遊程 041 臨平登山記 047 超山的...
公元1129年,宋高宗“兩溪且留下”的感嘆,讓西溪從此有了皇家文脈的璽印。歷代有許多名人雅士鐘情西溪,將其視為休閒、養生、隱居和吟詩作畫的理想佳境。蘇東坡、唐伯虎、董其昌、郁達夫等一大批名人,留下大量的詩詞、匾額、碑刻、遊記...
公元1129年,宋高宗“兩溪且留下”的感嘆,讓西溪從此有了皇家文脈的璽印。歷代有許多名人雅士鐘情西溪,將其視為休閒、養生、隱居和吟詩作畫的理想佳境。蘇東坡、唐伯虎、董其昌、郁達夫等一大批名人,留下大量的詩詞、匾額、碑刻、遊記...
手卷徐文長《西溪遊記》手卷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李白《將進酒》九條屏 草書歐陽修《醉翁亭記》行草元好問《醉眼紛紛桃李過》冊頁諸葛亮《出師表》隨筆鑑定方林辰印章篇 隨筆得王福廠為何香凝刻雙清樓主印 隨筆析王松謙恭中和印 隨...
周三·西溪遊記 周四·水果都是數學家 周五·鐵圈 周末園地 第二周 周一·一張試卷 周二·怎樣讀小說 周三·會流淚的樹 周四·網路會讓人變膚淺嗎?周五·姥爺的選擇 周末園地 第三周 周一·稻草人 周二·父親教我的歌 周三·說話...
西溪濕地遊記 加州神秘點探幽 夏威夷遊記(上)夏威夷遊記(下)舊金山灣天使島 北美阿拉斯加海陸之旅 北歐四國之旅(一):童話王國丹麥 北歐四國之旅(二):峽灣之國挪威 北歐四國之旅(三):高福利王國瑞典 北歐四國之旅(四):千...
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上海衛視、上海東方電視台戲劇頻道《戲遊記》主持人;2003年1月至今浙江傳媒學院表演、台詞、配音藝術和播音主持課程的主講教師;2004年至2007年浙江衛視《新聞聯播》主持人。2001年10月獲得全國國語測試一級甲等...
《歷代遊記選》明朝 西溪記 茭蘆庵絕勝。近庵里許,回望溪路,為野竹所合,截然如斷,隱隱見水閻飛檐,斜出梅林之表。其下砌石可八九級,老柳垂條,拂掃水石,如縛帚焉。大石橋北趣八鳥柏中,漸見紅葉。登閣拜厲太鴻栗主,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