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大通樓

西昌大通樓

西昌大通樓始建於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經過整修和恢復後,大通門城樓巍峨,瓮城依舊,城碟壯觀,是人們懷古頌今,休閒觀景的好去處。也是明建昌古城四大城門(北為建平,南為大通,東為安定,西為寧遠)之南門城樓。是西昌市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有樓建於門垛之上,稱大通樓。大通樓高22米,重檐歇山式大屋頂中式建築,紅牆綠瓦、雕樑畫棟,楹聯詩詞,石刻斗都拱,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昌大通樓
  • 外文名稱:Xichang Restaurant
  • 地理位置:西昌
  • 占地面積:2800平方米
  • 開放時間:9:00-17:30
  • 門票價格:1元
  • 始建於:1387年
  • :22米
歷史沿革,建築布局,歷史人文,

歷史沿革

大通樓歷經歷史滄桑變遷,是西昌六百年歷史的見證,1991年,大通樓被列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西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98年開工,2000年竣工,修復了大通門並重建了大通樓。正如“八百里河山風風雨雨依還看藍天白雲,兩千年往事是是非非試問這紅牆綠瓦。”
西昌大通樓

建築布局

大通樓由正廳、耳房、樓廳、檐廓、陽台等部分組成,為重檐歇山式仿明建築。城樓上的對聯、匾額、石刻、木雕、彩繪都具有較高的藝術品味。
城門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城樓建築面積588平方米,其他附屬設施140平方米,城樓設有展廳,常有各類展覽向遊人開放,還設有舞池、茶樓、觀景台。每逢節假日,夜晚彩燈映城樓,為西昌市夜景之一。大通樓是西昌最著名的古蹟之一。土紅的牆體,朱紅的楹柱,灰白的石刻,以及青灰的城垛,使這座古樓顯得格外莊重古樸。迂迴在走廊楹柱之間,仿佛回到了過去。舉目環顧,似乎在翻閱一頁頁積滿塵土的史籍。牆上的詩文,柱上的楹聯琳琅滿目,無不訴說著西昌的歷史,傾注著文人的一腔情懷。既有大史學家司馬遷的千古絕唱,又有一代文豪楊慎的斷腸悲歌,還有晚清書家何紹基的賞月詠嘆,以及乾隆舉子楊學述的建昌竹枝詞。書者雖是今人,仍不乏名家大師。中國書協副主席何應輝便是其中的代表。隸書、魏碑、楷書、行草各領風騷,盡顯書家的藝術才華。

歷史人文

西昌的歷史悠久,大通樓二樓書寫著史學家司馬遷的一段話語。他說,西南夷“自滇以北君長以十數,邛都最大;此皆椎結,耕田,有邑聚”。這是有史以來第一例將兩千多年前西昌的民族民俗、社會形態、生產技術介紹給大千世界的記錄。此言出自於《史記·西南夷列傳》。它明明白白地告訴世人,兩千多年前西昌居住著一支叫“邛”的民族,是滇之北面幾十個部族中最強大的一支。“邛”跟“夜郎”、“滇”一樣耕作稻田,建造都城和村莊,頭上梳著椎形的髮結,過著定居的氏族生活。
一樓茶廳北面懸有一聯:
西昌大通樓
琴台雖搭就,瀘水依稀,搖扇諸葛今安在;
舞榭既築成,大道空闊,持節相如可還來。
蔡應律撰文,金玉全書。
“持節相如”即司馬相如2100年前第一個代表西漢王朝來到西昌,說服當地部落氏族“邛都夷”推行郡縣制,統一由中央政府管理的使節。想當年,這個風流才子歷盡艱辛,冒生死而不顧,“橋孫水以通邛都”是何等不容易。郡縣制在西昌,在西南夷的成功實施鑄就了一座歷史豐碑。從此,西昌,乃至整個西南地區進入了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
西昌,自從西漢武帝推行郡縣制後,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歷史,歷代王朝相繼在這裡或設郡,或設州,或設府,或設都司,或設衛,或設縣,青史延綿,如同長江之水奔流不息。兩千多年來或悲壯,或輝煌,或哀傷,或曲折,一一難以細說。詩人徐文龍側倚大通樓,觸景生情,感慨萬千,仰望星空,邀月抒懷,欣然題聯一對,懸於大通樓北側,聯曰:
側倚大通樓邀邛池夜月笑談郡州府司衛縣;
夢回絲綢路聽瀘嶺松濤細說漢唐宋元明清。
明清時期是西昌封建經濟空前繁榮時代。大批漢族移民從湖廣、江南、川陝遷來。他們在這塊廣袤的土地上屯墾開荒、經商辦廠、修城鑿池、尚禮興邦。數百年間人文薈萃,人才輩出。人因地靈而傑,地因人傑而靈。瀘峰松濤愈加掀然,邛池夜月愈加柔美。大通樓正南萬州斯義題有一聯,聯曰:
瀘峰松邛池月松濤月色山河錦繡;
升庵詩馬駘畫詩情畫意古城風流。
查禮的七律詩
西昌在清代的乾隆年間,沒有戰爭,沒有災異,沒有動盪,百姓安居樂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你若有興體悟這一時期的社會真實,大通樓南北梁坊上書寫著寧遠知府查禮的七律詩《暮春東郊勸農》:
暮春東郊勸農
東郊霽色映青旗,雨後鄉村處處宜。
十里秧田平似掌,三眠柳線軟於絲。
弦歌不輟川興堡,俎豆常新宋氏祠。
正是農人無暇日,且同耆老話豳詩。
楊學述的竹枝詞
乾隆舉子、建昌才子楊學述所作的《建昌竹枝詞二十首》更是從商貿、風光、民俗、農事、燒鹽、打魚等各個方面對乾隆年間的西昌作了最生動、最具體的描繪。大通樓摘選其三首書於梁坊:
其一:水郭山垣繞建城,關門鎖鑰自天生。
要知山水清佳處,二百年來享太平。
其二:人煙輻輳貨堆排,填滿東西兩道街。
高唱一聲橋上去,賣花童子著花鞋。
其三:瀘山翠秀似廬山,望海樓前水叩欄。
記取三春流覽日,澄江練里列層巒。
何紹基·賞月詠嘆
何紹基是清代晚期一代大書法家,著名學者和詩人。何於鹹豐四年(1854年)八月以四川學政的身份來西昌主持考試。此間,留下許多詩文和墨寶。大通樓所書之七律是其中之一。詩曰:
山城斗絕覯奇文,今日籌邊語軼群。
萬里使星差不負,一年秋色又平分。
涼風滿榻收殘暑,好月當空掃片雲。
河北江南方奏凱,濡毫待汝勒殊勛。
何紹基西昌之行,對西昌文化藝術界產生了巨大影響,讀何紹基的詩,臨何紹基的字形成了一種風氣,濡養了一批詩人和書家。
大通樓不是一座普通的樓,它是一處具有品味的建築文化。人們樂登斯樓,大都為著懷古而來,為著感受文化藝術而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