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漢學視域中的《論語》英譯研究

西方漢學視域中的《論語》英譯研究

該書從西方漢學的視角切入對《論語》英譯進行了歷時性的研究。書中選取了漢學各階段最具學術影響力的《論語》譯本為個案,結合相關史實和理論,運用巨觀的文化分析與微觀的文本分析相結合的跨學科研究方法,對《論語》英譯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一方面展示各時期《論語》英譯的學術形態,理清學術發展脈絡,獲知其“求知”的西方學術傳統;另一方面探索《論語》英譯與西方漢學的關係,挖掘它對該學科的學術貢獻和價值。這樣的翻譯研究突出了典籍翻譯的學術價值,並為翻譯史研究和漢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本介紹

  • 書名:西方漢學視域中的《論語》英譯研究
  • 作者:王琰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4624787, 7544624781
  • 外文名:The Study on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Analects in Sinological Vision
  • 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 頁數:243頁
  • 開本:32
  • 品牌: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該書將包括《論語》英譯的源頭——漢學孕育階段的耶穌會士拉丁文翻譯研究,以完整地展示《論語》英譯在西方漢學發展歷程中的學術轉型和發展脈絡。論文除第一章緒論和第六章結論外,主體部分共四章,分別探討在西方漢學孕育、創立、現代轉型和當代發展四個階段中《論語》翻譯的學術形態和學術貢獻。書中研究得出的結論為:在西方漢學視域中,《論語》翻譯是以《論語》文本為研究客體、以西方歷代學者為研究主體進行的一種關涉中西語言、哲學、文化的學術活動,是西方為了客觀地認識中國典籍以增加其知識儲備而進行的一項認知性活動,屬於西方學術的一部分,遵循了西方“求知”的學術傳統。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的原因、目的和意義
1.2 國內外《論語》英譯研究綜述
1.2.1 國內《論語》英譯研究
1.2.2 國外《論語》英譯研究
1.2.3 國內外研究的差異和空白點
1.3 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1.3.1 描述性翻譯研究思路
1.3.2 跨學科研究方法
1.3.3 西方漢學歷史分期
第二章《論語》西譯的起源與西方漢學的孕育
2.1 歷史背景和耶穌會士的《四書》翻譯
2.1.1 耶穌會“適應”策略
2.1.2《四書》翻譯與“適應”策略
2.2《中國哲學家孔子》的“儒耶糅合”詮釋形態
2.2.1 耶穌會士的翻譯理念
2.2.2“儒耶糅合”的詮釋模式
2.3 耶穌會士的《四書》翻譯和西方漢學的孕育
2.3.1 耶穌會士的典籍翻譯與研究熱
2.3.2 歐洲學術界的中國研究熱
2.3.3 耶穌會士著作的學術轉向
第三章 新教傳教士《論語》英譯與英國漢學的創立
3.1 歷史背景和《論語》英譯
3.1.1 歷史背景
3.1.2《論語》英譯
3.2 理雅各譯本的中國經學詮釋形態
3.2.1 理雅各的翻譯理念
3.2.2 中國傳統經學詮釋模式
3.2.3 忠於原語的語文學翻譯模式
3.2.4 副文本文獻學研究
3.3 理雅各典籍翻譯與英國漢學的創立
3.3.1 確立英國漢學初創期學術形態
3.3.2 對當代漢學的影響和貢獻
第四章 二戰前《論語》英譯與英國漢學的現代轉型
4.1 西方漢學的現代轉型與《論語》英譯
4.1.1 歷史背景
4.1.2《論語》英譯
4.2 韋利《論語》譯本的實證性詮釋形態
4.2.1 韋利的翻譯理念
4.2.2 實證性詮釋模式
4.2.3“情感忠實”的意譯模式
4.3 韋利的典籍翻譯與英國漢學的現代轉型
4.3.1 體現英國漢學現代轉型期的學術形態
4.3.2 對當代漢學的影響和貢獻
第五章 二戰後《論語》英譯與西方漢學的當代發展
5.1 西方漢學的當代發展和《論語》英譯
5.1.1 西方漢學的當代發展與《論語》英譯趨勢
5.1.2《論語》英譯的兩種詮釋定向
5.2 安樂哲、羅思文譯本的哲學詮釋形態
5.2.1 譯者的哲學性翻譯理念
5.2.2 哲學詮釋模式
5.2.3 異化翻譯策略
5.3 白氏譯本的歷史詮釋形態
5.3.1 白氏的翻譯理念
5.3.2 歷史語境詮釋模式
5.3.3 文獻性翻譯模式
5.4 當代《論語》英譯與西方漢學的當代發展
5.4.1 體現當代西方漢學的學術形態
5.4.2 對西方漢學的價值和意義
第六章 結論
6.1《論語》英譯的學術發展脈絡及其西方學術傳統
6.1.1《論語》英譯的學術發展脈絡
6.1.2《論語》英譯的西方學術傳統
6.2《論語》英譯在西方漢學中的學術貢獻和價值
參考文獻
附錄:主要漢學家及傳教士
人名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