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秦腔(西府秦腔)

西路秦腔

西府秦腔一般指本詞條

西府秦腔又稱西路秦腔、西府亂彈,民間俗稱桄桄。是一種陝西省的地方戲曲劇種,是現代秦腔亂彈主體部分的主要來源。新中國成立後,因為流行於關中西府地區,所以定名為“西府秦腔”。盛行於鳳翔、寶雞;流行於千陽、隴縣、太白、鳳縣、扶風、岐山、眉縣、武功、漢中、安康、耀縣、富平;並且流傳至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及河南、河北、濟南、重慶、湖北、廣州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路秦腔
  • 地理標誌:陝西省
起源,特色,

起源

新中國成立後,因為流行於關中西府地區,所以定名為“西府秦腔”。盛行於鳳翔、寶雞;流行於千陽、隴縣、太白、鳳縣、扶風、岐山、眉縣、武功、漢中、安康、耀縣、富平;並且流傳至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及河南、河北、濟南、重慶、湖北、廣州等地。
據西府秦腔名老藝人孫雙錢的口述得知西府秦腔在明朝末年已有班社的演出活動。清道光至光緒年間為西府秦腔的昌盛時期,僅西府10餘縣,即有100多班社流動演出,曾有"四大班,八小班,七十二個“饃饃班”之說。
西府秦腔傳統劇目約有千本以上,但無劇本存留,僅靠藝人口述相傳。因而,失傳很多,據挖掘整理統計,現有600餘本。以“列國”、“三國”、及“說唐”戲居多。其次為歷史戲、民間故事戲,並有不少連台本戲。經常演出的有《破洪州》、《斬黃袍》、《太和城》、《鴻門宴》、《黃巢反唐》、《潞安州》、《石佛寺》、《精忠保國》等,都是氣勢雄壯、激盪人心的劇目。清光緒年間,西府一些戲班,曾演出反映10餘萬農民反抗官府“官鹽加價”奮起鬥爭為內容的時裝戲《打鹽局》,受到民眾的歡迎。

特色

西府秦腔劇目比較古老,據傳有《斷王霍霍》一劇,十分獨特,為其他各路秦腔所沒有。故事情節是劇中一女妖所變化的角色,扮演女妖的演員在演出中,乘機跑下舞台,並混跡婦女觀眾中,說笑逗趣,充當好人。其他角色相繼下台搜尋女妖,女妖發覺後,即在觀眾中穿行躲藏,直至逃上舞台,其他角色亦隨之追上,並捉住女妖使其露出真相全劇結束。這一劇目僅在旱情嚴重時演出,以示除妖斬魃。同時,劇目中還有比較特殊的戲,如《雙鉤魚》,反映前後兩個不同朝代的歷史事件,同一角色扮演兩個不同朝代的人物,且層次分明,有條不紊。
西府秦腔唱腔細膩清朗,委婉動聽。除板腔體外,仍保留了較多的“秦吹腔”,並運用了“二黃”調、“勾腔”及“羅羅”腔等,以豐富自己的唱腔。據老藝人李嘉寶講:“西府班社有個規矩:所聘請演員、文武場面人,要求既會‘秦腔’,又要會‘秦吹腔’,否則,一律拒聘。”
西府秦腔粗礦豪壯,唱腔講究火而不爆,沉而不散;表演重虛,並有不少獨特技藝:如耍雙鞭、掄麻鞭、鞭掃靠旗、耍牙、打五雷碗等;角色分行,有四大行,七小行之說。並講究一角多能。如老生兼演大淨,鬚生兼演小生,小旦兼演小生,武生兼演武丑,小花臉兼演彩旦;臉譜化妝有突出的特點,粗直大方,注重輪廓,顯得莊重、魁偉,而又富於誇張浪漫色彩。
在樂器運用方面,文場以二弦為領奏,輔以月琴、板胡、笛子、嗩吶、唧吶等。民國初年又以板胡代替二弦為領奏樂器,並在各戲班推廣;武場面除與中路秦腔所用的鼓板銅器相同外,常配以社火鑼鼓。
西路秦腔發展至解放前夕,由於中路秦腔不斷發展,對西路秦腔影響很大,演員相繼改唱中路秦腔,並將西路唱腔融會其中。著名秦腔演員仁哲中即是吸收了西路秦腔唱腔之長,成為獨具一格的"任派"唱腔。
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西府秦腔老藝人張德民、李嘉寶、魏甲合、孫雙錢等參加了陝西省第一界戲曲會演大會。分別演出了《太和城》、《打騾子》、《搬石頭》、《搜宮》、《王魁盤城》等折戲,均獲大會獎狀。同年8月寶雞專區召開16縣(市)名老藝人座談會,展覽演出《沙陀國》、《桑園會》、《時遷偷雞》、《古城會》等劇目;同時選拔20多名老藝人到西安獻演了《雙靈牌》、《諸葛亮撐船》、《伍員逃國》、《白馬坡》、《三義節》等40多出傳統折戲,受到普遍歡迎。
1958年後,西府秦腔已無正式班社存在,倖存的老藝人也都先後返鄉改行。至此,中路秦腔取代西府秦腔而流行西府各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