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烏欖

西山烏欖

烏欖Canarium pimela Koenig,橄欖科,橄欖屬,原產我國華南,分布廣東、廣西、福建、台灣等地。廣州各區、縣級市均有種植,以增城為最多。西山烏欖原產增城市增江街西山村,故名。又因其欖果尾部有點偏左,又名“左尾”。西山烏欖特點是:皮薄,油質適中,肉紋幼嫩,味道芳香,遲熟,10月下旬成熟

歷史,特性,

歷史

增城是烏欖之鄉,烏欖的栽培歷史悠久。現存的200多年的老樹還能正常開花結實。種植面積3.2萬畝,年產20多萬擔。有西山、黃肉、羊角、竹欖、油欖等多個品種。其中以西山烏欖最有名氣。

特性

烏欖為常綠喬木,樹幹高大直立,樹高可達10~13米,樹冠開展,冠幅可達10~20米,主幹直徑可達1米多。樹皮灰褐色,有灰白色斑紋。有膠粘性芳香樹脂。山地烏欖根系深生而寬廣,側根發達。葉為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15~21片,對生,具短葉柄,長橢圓形或倒卵圓形,先端尖長,基部楔形,一邊稍歪斜,黃綠至深綠色。花序多為復總狀圓錐花序,每花序有小花數十至二、三百朵。花白色,有兩性花和雄花兩種,兩性花僅占1/10,雄花開後自行脫落。果長卵圓形,基部稍彎曲,與蒂連線處黃色,頂端極尖,殘存花柱小黑點突出,果皮灰黑色,果較白欖大,單果重12~14克。
烏欖喜溫怕寒畏霜凍,抗寒力較差,一般年平均溫度在22℃左右,積溫6500~8000℃,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的地區均可種植。4~5月開花,每花序花期3~7天,10月底成熟,成年樹株產400~500斤,高者可達1600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