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兒童發展規劃(2001——2010年)

西安市兒童發展規劃(2001——2010年)。

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關注兒童就是關注未來。提高國民素質、開發人才資源必須從兒童早期入手。兒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為兒童成長提供必要的條件,給予兒童特殊的保護、照顧和正確的教育,將為兒童一生髮展奠定良好基礎。
1993年,我市頒布了《西安市九十年代兒童少年事業發展規劃》。經過近10年的努力,我市兒童的生存、保護和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基本實現了《西安市九十年代兒童少年事業發展規劃》提出的主要目標:
——2000年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13.87%o和15.45%o,與1990年相比,分別降低了72.06%和72.66%,巳提前實現目標。
——孕產婦死亡率從1990年的115.41/10萬下降到2000年的50.51/10萬,降低了56.23%,巳提前實現目標。
——5歲以下兒童中度和重度營養不良患病率從1996年的4.2%下降到2000年的1.21%,降低了71.19%。
——我市食鹽加碘的比率巳達到100%,住戶碘鹽使用合格率達到95%以上。
——鄉鎮兒童計畫免疫接種率達到95%;消滅了脊髓,灰質炎;消除了新生兒破傷風;麻疹死亡率為零。
——農村改水受益人口覆蓋率為88.88%,巳超過本省85%的目標。
——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85%;國小畢業升學率為97.2l% 1996年在西部地區省會城市中率先實現“兩基”。
我市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的各項指標雖然取得了明顯的進展,但仍面臨著許多問題和挑戰:全市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城鄉之間發展水平差異較大;侵害兒童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時有發生;改善貧困地區兒童的生存和發展狀況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等。因此,改善兒童發展的環境,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仍是今後一個時期我們面臨的主要任務。
總 目 標
到2010年我市兒童發展的總目標是:堅持“兒童優先”的原則,保障兒童生存、發展、受保護和參與的權利,促進每個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兒童健康的主要指標:城鎮及經濟發達地區2005年達到全國平均水平,2010年接近國內先進省市水平;邊遠農村及經濟欠發達地區2005年達到西部省份的平均水平。兒童教育在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有步驟地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不斷最佳化兒童成長環境。
主要目標及策略措施
一、兒童與健康
主要目標
(一)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1. 在全市實行婚前檢查制度。開展婚前醫學檢查、婚前衛生指導及婚前衛生諮詢等婚姻保健服務。婚前醫學檢查率2005年城市達到80%,2010年達到85%。在農村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推廣婚前醫學檢查,婚前醫學檢查率2005年達到50%,2010年達到55%。
2. 提高人口素質。在全市各級醫療機構中開展出生缺陷監測,實施出生缺陷干預措施,降低缺陷兒的發生率。
3. 改善人口結構。到2005年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61‰以下,2010年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01‰以下。
(二)保障孕產婦安全分娩。
1.孕產婦死亡率2005年控制在39/10萬以下,2010年控制在32/10萬以下。
2.孕產婦系統保健覆蓋率2005年達到90%,2010年達到95%以上。
3.2005年在農村平原縣完全實行新法接生,山區縣、鄉新法接生率達98%。
(三)降低嬰兒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
1. 嬰兒死亡率2005年控制在12‰以下,2010年控制在10‰以下。
2. 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2005年控制在13‰以下,2010年控制在11‰以下。
3. 減少新生兒窒息和5歲以下兒童肺炎、腹瀉等主要原因的死亡率。
4. 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及嬰幼兒死亡監測。
5. 繼續保持高水平的常規免疫接種率,不斷將新的安全有效的疫苗納入計畫免疫管理。
(四)提高兒童營養水平,增強兒童體質。
1.新生兒低體重(低於2500克)的發生率到2005年不超過活產數的3%,2010年不超過2%。
2.嬰幼兒4—6個月純母乳餵養率2005年達到80%,2010年達到90%。
3.嬰幼兒家長科學餵養知識普及率城市達到90%以上,農村70%以上。
4.合格碘鹽食用率達到98%以上。
5.兒童系統保健覆蓋率2005年達到90%以上,2010年達到95%以上。
(五)加強兒童衛生保健教育,努力為兒童提供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諮詢指導及不良心理矯正服務。
策略措施
(一)進一步強化政府職能,切實加強對婦幼衛生工作的領導。遵循“政府負責,部門配合,民眾參與,法制保障”的原則,提供政策保障,保證資金投入,落實管理責任。
(二)堅持實行計畫生育的基本國策,嚴格控制人口數量,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
(三)提高優生監測手段,到2010年在全市普遍開展優生諮詢服務和先天性缺陷的篩查。
(四)實施“出生缺陷干預工程”,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積極做好特殊人群補碘、孕婦補服葉酸等工作,降低缺陷兒的發生率。
(五)醫療保健機構應實行孕產婦系統管理和保健服務,實行孕產婦住院分娩,嚴禁對胎兒進行非醫學原因的性別鑑定,嚴肅查處溺棄、殘害女嬰的犯罪活動,採取有效措施,努力改善出生人口性別結構。
(六)加強婦幼保健知識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婦女兒童保健意識。建立健全婦幼健康教育網路,利用各種宣傳媒介,面向民眾,廣泛宣傳《母嬰保健法》及婦幼保健科普知識,研究探索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使婦幼衛生知識宣傳人口覆蓋面逐年上升。
(七)認真貫徹實施《母嬰保健法》,做好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執業審核及監督管理工作,加大對違反《母嬰保健法》各類案件的查處。
(八)支持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為婦女兒童提供孕產婦和兒童保健、兒童生長發育監測、計畫免疫飛婦女兒童常見病診療等基本衛生服務。
(九)健全和鞏固三級婦幼保健網,加強婦幼機構建設。
(十)穩定婦幼衛生人員隊伍,提高保健人員素質。面向基層有計畫地開展婦幼衛生人員在職繼續教育,舉辦各種業務培訓班,推廣適宜技術,逐步提高婦幼衛生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和保健人員的專業服務能力。到2010年使縣級婦幼技術人員50%達到大專水平,鄉級婦幼技術人員80%達到中專水平。
(十一)繼續保持高水平的計畫免疫覆蓋率,並根據需要逐步增加接種疫苗的種類。不斷提高接種質量,城市及有條件的農村在疫苗接種時,保證“一人、一苗、一針”。
(十二)完善管理措施,提高婦幼保健服務水平。認真貫徹市政府下發的《西安市婦幼保健保償服務管理辦法》及《西安市婦幼保健保償服務實施細則》,全面推行婦幼保健保償制服務,提高孕產婦保健、兒童保健的服務質量。同時,依據《西安市孕產婦、兒童保健標準化管理方案》,在基層全面推行孕產婦、兒童系統保健標準化管理,規範保健服務內容、質量標準及考核、管理措施,提高基層婦幼人員服務水平。
(十三)建立婦幼衛生指標監測評估體系。在全市開展出生缺陷監測、新生兒疾病篩查、孕產婦及嬰幼兒死亡監測、母乳餵養、食鹽加碘、兒童常見病、乳腺癌、官頸癌等婦女、兒童健康指標的監測評估工作。
(十四)大力宣傳並使家長掌握正確的、科學的餵養方法、營養知識,改善兒童營養,提倡母乳餵養,合理添加輔食,控制單純性肥胖兒的增多。
二、兒童與教育
主要目標
(一)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依法保障所有兒童接受九年義務教育。
1.國小入學率達到99.85%,輟學率控制在0.05%以下。
2.國中入學率達到98%以上,輟學率控制在1%以下。
3.國小適齡女童入學率達到99.84%,輟學率控制在0.02%以下。
4.發展特殊教育,提高殘疾兒童入學率。到2010年,殘疾兒童入學率達85%以上。
(二)提高學前教育率。
學前兒童入園率2005年達到50%,2010年達到80%。
(三)有步驟地普及高中教育。到2005年全市城市國中畢業生升學率達到90%,為2008年前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奠定基礎。
(四)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
1.提高中小學生體育達標率,2005年達標85%,2010年達標90%以上。
2.中國小專任教師崗位合格率均達到標準,中國小校長培訓合格持證上崗。
3.中國小教育教學設備設施配備合格。
(五)提高親職教育水平。
1.增加各類家長學校的數量。
2.兒童家長親職教育知識知曉率達到90%。
策略措施
(一)切實把教育作為先導性、全局性、基礎性工作,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適度超前,加快發展。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為動力,合理調整教育結構,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育的整體水平。
(二)繼續增加對教育的投入,加快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建設步伐,實現中國小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的階段性目標。
(三)深化教育體制改革,鼓勵社會力量辦學,實現辦學模式和投入體制的多元化,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質量。2005年前,國小教師大專程度達45%,國中教師本科程度達40%,高中教師碩士學位達8%。
(四)從小培養和教育兒童的自理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五)繼續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培養社會實踐能力。
(六)切實保證女童受教育的權利,消除阻礙女童入學的障礙。
(七)繼續實施“春蕾計畫”等社會助學工程,發動全社會關心女童受教育問題。通過各種形式的捐資助學,幫助女童學習知識和技能。
(八)加強和改進學校的德育工作,加強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理想教育,遵紀守法和社會公德教育,重視性別平等教育、科普、,勞動技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兒童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
(九)維護殘疾兒童接受教育的權利,培養他們的自強精神和生存發展能力。
(十)辦好各類家長學校,深入開展親職教育理論研究,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不斷提高家長素質。
(十一)加強兒童校外教育場所的建設與管理。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創造良好的社區環境,為兒童教育服務。
(十;)根據兒童身心的發育特點與需要,堅持在少兒中長期開展科普教育、普法教育,遠離邪教教育要從兒童抓起。
三、兒童與環境
主要目標
(一)改善兒童生存的自然環境。
1.農村改水受益率2005年達到91.91%,2010年達到97.8%。
2.農村自來水普及率2005年達到65%,2010年達到75%。
3.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2005年達到41%,2010年達到50%。
4.城市污水處理率2005年達到60%。
5.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2005年達到95%。
(二)最佳化兒童成長的社會環境。
1.為兒童提供必需的閒暇、娛樂時間,保障兒童參與家庭、社會和文化生活的權利。
2.提高兒童食品、玩具、用具和遊樂設施等的質量,保證其安全無害。
3.為兒童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產品,淨化兒童成長的文化環境。
4.大眾媒體傳播有益於兒童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信息,保護兒童免受不良信息影響。
5.發展社區兒童教育、文化、科技、體育、娛樂等課外活動設施和場所。
策略措施
(一)依法加強生態建設,加大環境保護和治理的力度。大力植樹種草,增加綠地面積。積極治理環境污染。在農村,繼續以改水、改廁為重點,加強衛生廁所建設和人畜糞便無害化處理等技術指導和服務。
(二)廣泛開展包括兒童在內的全民生態環境意識教育,提高全民環保意識。
(三)將兒童校外教育、文化、科技、體育、娛樂等設施建設納入城鎮建設規劃,加強社區的兒童工作。建立兒童文化活動陣地並發揮其服務功能。加強對各類兒童活動場所的管理,提高其社會效益。
(四)大力發展少兒藝術,提高少年兒童的文化素養。開展各種門類的藝術教育,辦好市藝術學校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少兒藝術團。
(五)每年開展幾項規模大、涉及面廣的少兒文藝活動。進一步搞好青少年“希望獎”影評活動。
(六)鼓勵創作有益於兒童身心健康的優秀兒童劇目、歌曲、影視、圖書等作品,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科技、娛樂等活動。2010年力爭在70%的區縣文化館開辦業餘少兒藝術培訓班,西安兒童藝術劇院每年排演兒童新劇目,深入學校、農村及偏遠貧困地區,為孩子們送戲演出,豐富兒童精神生活。
(七)切實加強文化市場的集中檢查和經常性管理。禁止在學校周邊200米之內開辦營業性“歌舞廳”、“錄像廳”、“遊戲廳”,防止黃、黑、灰的讀物和音像製品毒害少年兒童,為孩子們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和社會環境。
(八)制定和完善兒童食品、用品的檢測標準,把兒童食品、用品的生產、銷售的監督管理納入法制軌道。在經營活動中應體現兒童受惠的原則,為兒童發展提供支持。
(九)積極開展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加強家庭美德建設,倡導平等、文明、和睦、穩定的家庭關係,為兒童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四、兒童與法律保護
主要目標
(一)依法保障兒童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
(二)打擊侵害兒童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
1.控制並減少侵害兒童人身權利的各類刑事案件。
2.禁止虐待、溺棄兒童,特別是女嬰和病殘兒童。
3.禁止使用童工(末滿16周歲)。
(三)預防和控制末成年人犯罪。
l.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率。
2.中國小校普遍進行法律知識教育。
策略措施
(一)利用各種渠道廣泛宣傳《兒童權利公約》、《未成年人保護法》、《母嬰保健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等有關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規。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制意識、自我保護意識。
(二)各區縣要建立法律援助機構,依法保護兒童生存、發展的權利。
(三)嚴厲打擊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及各種侵害兒童人身權利的刑事犯罪,加強對執法人雖進行法律和辦案技能培訓,提高執法人員的專業水平。
(四)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相互配合,針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在偵查、起訴、審判各階段都要給予特殊的、有別於成年人的待遇。
(五)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制定和完善有關的政策法規,確保流動人口中的兒童享受與當地兒童同等的計畫免疫、醫療保健服務和義務教育。
(六)建立流浪兒收容機構,完善其收容、教育、遣返功能,加強流浪兒童的救助保護工作,保障流浪兒童的身心健康。
(七)加強用工管理和監督,及時發現和查處非法使用童工,對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懲處。
組織與實施
一、各級政府要把本《規劃》的實施納入議事日程,納入主管負責人的政績考核,並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地區的兒童發展規劃(或實施方案),統一部署,統籌安排,有計畫組織實施,保證如期達標。同時接受各級人大酌執法檢查和政協的民主監督。
二、市級有關部門(市婦兒工委各成員單位)應根據本《規劃》的要求和各自的職責範圍,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或行動計畫,認真組織實施。
三、建立健全實施《規劃》的工作機制。市、區縣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都要建立相應的工作制度和報告制度,要加強調查研究,堅持分類指導、示範先行的工作方法,及時掌握有關情況,總結推廣經驗。要注重對兒童領域的理論研究。
四、各級政府要根據財力情況,合理安排實施《規劃》所需經費。在保證經費投入的基礎上,多渠道籌措資金,重點扶助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兒童事業的發展。
五、市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負責本《規劃》的檢查督導和評估。
六、本《規劃》由市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
監測與評估
一、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對《規劃》的實施情況進行分級監測評估。要加強兒童發展綜合統計工作,增設分性別統計指標,建立和完善分性別資料庫。做好信息收集、整理飛反饋和交流工作,分析兒童發展現狀,預測趨勢,評估實施效果,為制定規劃、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二、建立市、區縣兒童狀況監測體系,制定切實可行、科學規範的監測評估方案,全面、動態地監測兒童發展狀況。《規劃》分性別的統計指標納入市統計部門和各有關部門的常規統計和統計調查。建立健全勞動監察、衛生監測、教育督導、統計評估、法律監督機構,完善監測機制,確保《規劃》的有效實施。
三、建立定期報送和審評制度。市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和各有關部門,每年要向市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和市統計局報送監測數據及目標實施進展情況,並對報送的監測數據進行分析,評估實施效果。市監測評估周期分為年度監測、每3—5年的階段性監測評估和10年的終期監測評估。
四、建立監測評估機構。市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設立監測評估領導小組,負責審批監測評估方案,根據監測評估結果提出相應對策。
監測評估領導小組下設統計監測組和專家評估組。
統計監測組由市統計局牽頭,相關部門共同組成。負責制定《規劃》分性別的統計監測指標體系,提出監測的重點指標;確定監測方法,收集監測數據,建立和完善分性別資料庫;向市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提交兒童狀況統計監測報告;指導各區縣做好實施《規劃》的統計監測工作。
專家評估組由市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牽頭,相關部門推薦專家組成。負責制定檢查評估方案;審評監測報告,並對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提出意見和建議;開展階段性評估,向市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提交評估報告;指導各區縣對實施《規劃》的檢查評估工作。
各區縣要建立相應的監測評估機構和制度,及時、準確、全面地反映《規劃》和本區縣規劃的實施情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